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浅析话剧《简爱》的舞台
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的分析
什么是“内部节”
内部节奏也叫心理节奏,是演员在塑造角色过程中根据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情感线、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态、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而产生出来的,是角色感情变化强弱的体现。
人物性格决定了角色情感基调,不同性格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塑造方法,也就有不同的内部节奏人物关系是在某一段对白中影响演员的内部节奏的,同一个角色,对待不同关系的角色,会有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也就有了不同的内部节奏。
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变化或是规定情境的改变也能改变角色的情绪情感,演员抓住这一改变才能把握内部节奏的变化。
演员的内部节奏会随人物角色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不同的演员对角色的心理变化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内部节奏。
什么是“外部节奏”
外部节奏分为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语言节奏具体表现为角色台词语言的停顿、重音、声音的强弱等,肢体节奏具体表现为行动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静止时间长短等。
演员的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的快慢强弱取决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的产生、激化和解决。
人物角色性格决定了演员塑造角色过程中的语言节奏基调和肢体动作快慢;人物关系变化也改变了语言声音的强弱和台词重音以及肢体动作幅度的大小。
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的产生、激化和解决会使演员在处理过程中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做出相对应的改变。演员的外部节奏取决于内部节奏的变化。
“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的关系
演员对角色的内部节奏把握决定了演员表演的外部节奏表现,在塑造一个角色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从而明确角色在当时规定情境下的心理变化过程,再根据人物关系形成不同的态度和情绪,才能有较为准确的内部节奏变化。
演员在明确了内部节奏变化,有心理依据之后,需要通过语言、肢体等外部表现使内部节奏外化。
也就是说,内部节奏需要通过外部节奏来具象化,而外部节奏是由内部节奏决定的,由于角色心理过程和情感态度变化产生的演员内部节奏变化需要通过语言、肢体等外部节奏来表现,同时,外部节奏也要依据内部节奏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外部节奏有时可以帮助演员寻找内部节奏,当对角色的思想情感态度不太明确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析台词语言和做出适当的肢体行动来寻找当下角色的心理活动基调,包括角色对事件的态度、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台词语言的节奏变化反向推导出来。
总之,节奏是由内部和外部节奏形成的。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是相互影响、有机统一的.他们是节奏的整体表现,内部节奏处于主导地位,但内部节奏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外部节奏的具体呈现才能表现出来。
舞台行动与舞台节奏的关系
舞台行动指的是在规定情境中,根据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做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动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行动要具有目的性,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才做出的相应的舞台动作,舞台行动包括语言动作、肢体动作、心理动作等。
舞台节奏也称为“演出节奏”,是演员在演出过程中表现出的角色的生活节奏。排台节奏其最重要的是演出角色的生活节奏,要求演员在角色的人物性格这一大前提下,通过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的变化做出符合角色人物性格的行为动作和节奏变化
舞台行动和舞台节奏是相互影响的,台节奏需要通过演员的台行动来进行具象化的表现,“节奏”这个概念是抽象的。
也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就是舞台行动,观众通过演员的舞台行动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演员的排台节奏,从而感受角色的心理活动、角色行动的目的以及角色对人物关系的态度。
“行动”是角色有目的性的动作,而目的性取决于角色在当时规定情境和戏剧冲突下的心理过程,有了既定的目的,行动才称之为“行动”,否则只是舞台上的动作
在话剧表演中,舞台节奏具有统一性、变化性、连贯性和组织性,那么舞台行动也就具有相应的统一性、变化性、连贯性和组织性。
节奏的统一性就是行动的统一性,指的是演员在塑造角色时的舞台节奏要符合演出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演出的主题思想是导演思维决定的,同一个剧本,导演思维不同,表达的主题思想也不同,演员在处理排台行动时要根据主题思想进行角色节奏的处理和改变。
节奏的变化性指的是演出的各个部分不可能用一样的节奏进行舞台动作处理,因为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而进行着变化的,要明确任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变化,在不同场次进行不同的舞台行动处理,表现舞台节奏的变化。
排台节奏有连贯性是因为剧本故事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有因果关系的,那么相应的舞台行动就有了连贯性,随着矛盾冲突的激化,舞台行动会随之改变舞台节奏就更加紧凑,这种连贯性可以使演员的舞台行动不会过于突几,有理可循,舞台节奏变化更为流畅。
排台节奏的组织性是通过导演构思来安排处理的,可以更好的表现剧本的思想内涵,通过对重点场次的处理、对演员节奏的要求来组织演出的节奏,表达导演思维。
主要人物的节奏变化
戏剧事件对人物行动和节的影响
事件指的是可以引发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导致人物关系发生变化的、改变人物心理情感的、指引角色行动的舞台事实。
通过事件,分析主要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和人物关系的转变,基于事件引起的变化调整演员的心理节奏以及外部节奏,能更准确的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导演想表达的侧重点。
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演员的心理节奏与外部节奏统一,从而表现角色的情感需要分析事件对角色心理节奏的影响,并通过外部节奏表现出来,包括对角色动作、语言节泰的处理。
在话剧《简爱》中,罗彻斯特先生和简·爱小姐两者之间相互的态度和感情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是通过戏剧事件产生的。
罗彻斯特先生在回到庄园后和简爱的第一次聊天,罗彻斯特先生因为之前在树林里和简爱的偶遇,对简爱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基于他的人物性格和两者的人物关系。
罗彻斯特先生还是很盛气凌人的对简爱指指点点并提出很多刁难,而简爱小姐虽然有些生气却因为人物关系不能对罗彻斯特先生表示愤怒。
所以罗彻斯特先生的心理节奏的关键词是戏弄,简爱的关键词是紧张。外部节奏表现为罗彻斯特先生四处走动上下打量简爱,而简爱小姐只能站在原地接受询问。
可罗彻斯特先生也因为这次谈话,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简爱,于是就有了下一次的谈话。这一次,罗彻斯特先生首先让简爱小姐坐了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行动。
代表了罗彻斯特先生愿意和简爱以较为平等的方式交谈,也就决定了这一段的舞台节奏较为平和,可当简爱提到“阿黛尔”的时候,罗彻斯特先生受到了冲击。
这一事件的出现,也让整个的舞台节奏瞬间变化,从开始的平静甚至略带暧昧的节奏变为暴风骤雨般的顿诉。
也正是这个事件导致的顿诉,让简爱对罗彻斯特先生的了解更加深入,触碰到他内心深处的伤疤,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这一事件导致的人物关系的转变,为两人之后的感情之路打下了基础。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梅森先生突然出现在简爱和罗彻斯特的婚礼上,并告诉简爱,罗彻斯特先生有妻子,就住在阁楼。
在当时的规定情境下,这一事件的出现直接将故事剧情从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转变为两人分离,罗彻斯特先生从婚礼开始时的温文尔雅变为近乎癫狂的控诉,简爱也从幸福转变为崩溃冷漠。
这样的心理状态的转变让两人的人物行动有了不同的目的性,罗彻斯特先生想要表达对简爱的浓浓爱意并请求原谅,试着挽回简爱,简爱在接受这一事件之后目的只有离开这里。
使得罗彻斯特先生急促的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和简爱小姐冷静理智的语言节奏形成对比,人物形象就更加完善,人物关系表现更为明确,所以这场戏的节奏就会变化多端且起伏跌宕。
由此可见,戏剧事件的发生首先影响了人物角色的心理情感变化,演员基于这种变化调整自己的内部节奏,转化为外部行动表达,产生了外部节奏的改变。
这一改变,间接导致了人物关系的转变,对手接收到这一转变,做出相对应的角色情感变化,同样进行内部节奏调整,再通过改变外部节奏反馈给对方,达到两人节奏的统一。
这些节奏的变化是通过戏剧事件和矛盾冲突而引发的。
主要人物语言、动作的节泰处理演员表演中的外部节奏,主要表现为语言节奏和肢体节奏,观众在观看话剧演出时,大多是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接受信息,从演员的语言节奏中感受角色内心情感,从演员的肢体节奏中感受角色的目的性。
话剧《简爱》中,罗彻斯特先生的台词里有很多节奏的改变和强调处理,在处理台词节泰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肢体节奏也发生改变,两者通常是同步进行的。
例如在罗彻斯特先生前妻放火的那场戏中,简爱将罗彻斯特先生从房间里救了出来,惊魂未定的罗彻斯特先生打断了简爱的话,冲向阁楼去查看前妻后下楼。
在听到简爱今晚听到阁楼上的脚步声和笑声以及从罗彻斯特房间里冲出去的人影,罗彻斯特先生很慌乱,他怕简爱知道自己前妻的事情,无可奈何之下,打断了简爱焦急的关心,让她回自己的房间。
这时罗彻斯特先生的心理是很紧张的,但是由于不能让简爱看出来自己的紧张,就需要放慢外部节奏,并想出办法让简爱淡化这件事情,所以罗彻斯特先生减住简,对她说“你救了我的命,现在却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至少,我们应该握握手吧。”
这看似轻浮的话语也是罗彻斯特先生的真情流露。这段的节奏处理要和前面形成对比,需要演员从之前紧张慌乱的情绪中脱离出来,用较为平缓的节奏完成这段对话,从而掩盖人物内心的慌乱和焦虑
在这段对手戏中,舞台节奏发生了由快到慢的转变,在演出处理过程中,根据角色所处规定情境,分析戏剧事件对角色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造成的人物关系变化,明确人物内心活动,才能准确的把握演员的内部节奏,再通过外部动作和节奏变化,表现角色在当时情况下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