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和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有什么样的关系?影响了角色吗

铭桉看国际 2023-07-26 13:56:00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在强化对女性个体的关注以及增强女性自身主导意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女性题材仍难逃玛丽苏套路、女性话语权的弱势表达、拟态环境的遮蔽性等问题,掩盖了女性群体的现实困境,值得我们深思。

女性题材仍难逃玛丽苏结局

不同于学者网友给予的高度赞扬,一些网友提出了《我的前半生》这部看似宣扬女性主义的励志大剧,实则仍是一部“中年玛丽苏”剧。

玛丽苏一词最早出现在一篇同人虚构文中,指的是一种女性角色,她们往往没有什么特殊的闪光点,甚至不漂亮不聪明,但是她们似乎天生带有主角光环,身边总会围绕着很多愿意为她出生入死、付出一切的男性。

近年来的许多热播剧如《后宫?甄嬛传》《醉玲珑》《香蜜沉沉烬如霜》等都可以看到玛丽苏剧情的身影,尽管这种角色设定并不符合现实逻辑,但是由于这种设定迎合了许多女性受众的美好幻想,满足了观众的自我代入感,而受到很多女性受众的追捧。

剧中罗子君的成长逆袭之路得益于许多人的保驾护航,这部定位全职太太失去优渥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后实现逆袭的女性励志大片,仍旧没有摆脱“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罗子君的每一步成长都依赖于贺涵的帮助。

此外,剧作强行制造出的三角恋矛盾,虽然增加了剧情的曲折性,使其更有看点,但同时也遭到了许多网友的诟病,称罗子君是“翻版凌玲”,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而施暴对象还是有恩于自己的好闺蜜,而被指出三观不正。

女性话语权的弱势表达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长期处于话语权缺失的状态,缺少主动权,然而随着社会思想的解放和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女性开始拥有自我意识,渴望独立、平等和自由,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在一些文化作品试图去展现女性的这种自我意识时,由于受商业化、消费主义以及传统思想等多方面的局限,使得这种自我意识和女性主义的呈现出现了偏颇。

正如徐志祥指出,除了经济地位之外,女性的独立还应该体现在情感领域中也要获得平等和自立。说明了女性的真正独立不仅仅关乎经济地位和精神层面,而是要在与男性的情感之中摆脱被动和等待的状态,在情感中实现自我认同。

在这部女性励志大剧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但是除此之夕卜,仍旧可以看到很多男性审视的目光。

诸如从贺涵的移情别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男权意识的影子,贺涵这一完美男人的塑造,其本质就代表了男权社会的审视,相较于事事需要人帮衬照顾和保护的罗子君。

唐晶这一角色显然更具有独立女性的特质,她雷厉风行,把经济和精神独立当作是自己的毕生追求。

然而结局却是,在贺涵面前总是无助和楚楚可怜的罗子君最终赢得了贺涵这位优质男人的爱,而与之相恋了十年的唐晶,却因为不愿意放弃事业和不想要依靠男人而最终孑然一人。

宄其根源,正如贺涵自己所说的,他享受塑造“作品”的成就感,唐晶曾经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然而当唐晶日渐强大到不再甘于受贺涵控制时,贺涵身为男性的身份焦虑开始暴露出来。

因而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弱势的罗子君身上,享受着罗子君给予他塑造又一“作品”的成就感,在罗子君对他的服从、崇敬中感受到了自己的男性魅力。

无独有偶,除了《我的前半生》外,其他不少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如《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中的女性的成长也是依靠男性来完成的。

女性在剧中大多处于被动,是一种弱势群体的存在,她们需要被男性保护和救赎,而在这个过程中,男性的性别优越感处处可见。

男性目光成为了一种社会标准,驱使女性服从这种标准并内化为自我约束,这反映了男性虽然希望女性成长但是希望这种成长是由自己掌控的心理,同时其所暗含的价值取向也会对社会带来“女性价值的实现得益于依附男性”的引导。

此外,正如上文所说到的,剧中的罗子君的自我身份确认和身份转换缺少自发性,是在他人的协助下被动完成的,因而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仍缺乏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

该剧在反映女性要实自我独立的过程中,肯定了女性群体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但却忽略了自我认同的重要性,女强人唐晶虽然取得了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但在感情方面,也并没有真正实现自我认同。

同样,剧中罗子群的丈夫是一个不学无术、混吃等死的懒汉,罗子群也深知自己应该离开这个男人。

但是面对丈夫死皮赖脸的忏悔,她又一次次地心软,最后决定离开这个男人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因此还是选择继续这段令人煎熬的婚姻。

这其实也是女性话语权对男权社会的弱势表达与妥协,也反映了女性群体在情感领域仍旧缺乏自我认同,仍逃不脱现实社会性别的运转机制。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作为一部描摹都市女性生活的现象级大剧,对于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一方面,该剧所引发的关注中国女性觉醒的社会现象引导大众关注女性个体,从而推动电视剧行业打造更多关注女性个体的优质剧作。

同时,该剧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饱满、特点鲜明的角色矩阵,这一点上在配角的塑造上尤为明显。

此外,该剧以其密集的话题性特点获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在剧作中融入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议题,有些议题直击大众痛点,引发深思。

另一方面,该剧的一些不足诸如难逃“玛丽苏”结局、过于理想化的设定、对消费主义的过度追捧、以及对女性主义的肤浅解读等问题,也为日后该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上升优化的空间。

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契合了当下女性群体追求自我成长与独立的心理需求,因而广受欢迎,不少影视剧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剧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兼顾社会效益,承担起传播性别平等意识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女性独立自主观念的健康传播,主动促进男女群体的平等自由,打造和谐的两性关系。

一部优秀的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定位不能仅局限于迎合女性受众,满足女性受众追求视觉及心灵“爽点”的观剧心理。

而是需要揭开“女性主义”的神秘面纱,深挖“女性主义”的内涵,在情感戏中不再以“玛丽苏”套路来约束女性的情感认同。

在职场中应当避免理想化、简单化的叙事倾向,着重呈现女性在激烈残酷的职场中如何生存与成长的技能;在两性关系上,也应该避免一方依附另一方或一方打压另一方的趋势,而是应当传递出两性平等且独立的价值观。

目前,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迎来井喷式的热播现象,这些剧作鼓励女性表达自我、追求独立、实现自我探索与成长,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然而,距离如何正确健康地传达女性主义、表达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该题材电视剧未来创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女性形象的重点描摹,且需要对脸谱化女性形象有所突破,打破脸谱化局限,塑造更加饱满、立体的女性形象。

另方面,对于叙事结构的设定也需要不断地革故鼎新,不能仅停留在婚姻、职场与爱情等,而是要从现实入手,着重传递现实语境的主流价值观,用艺术手法反映现实问题,关切现实,关注女性成长,挖掘真正的女性主义话语权的表达,这才是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应努力的方向所在。

0 阅读:15
铭桉看国际

铭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