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名校在哪里?所在城市发展前景如何?

锐智达楼市啊 2025-04-23 03:30:40

现在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阶段,莘莘学子们正在紧张备考中。

虽然还未到志愿填报时,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全国到底有多少高校?分布在哪些城市?

根据国家教育部权威数据,截至2024年6月20日,成人高等学校除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合计2868所,其中本科类院校1308所。

各省及直辖市高校数量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

985、211、双一流,那些闪亮的名校,是莘莘学子们的引路灯塔。

985高校,合计39所,分布在21座城市。

211高校,合计115所(涵盖所有985高校;其中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各有2所,独自办学),分布在39座城市。

“双一流”高校,涵盖所有211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42所(全部是211高校,涵盖所有985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10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有75所。

以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大陆的名校体系骨架。

重点说下985、211高校及所在城市。

具体高校名单及所在城市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及省市统计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校所坐落城市,是指高校本部所在城市,不包括高校跨市的分校区。

港澳台除外,全国有四大直辖市、含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在内的293个地级市,合计297座城池,构成了中国大陆的城市主骨架。

上述115所985及211高校,分布在四大直辖市、26个省会、三个副省级城市、三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地级市行政单位、两个县级市。

省会城市石家庄市、副省级城市深圳及宁波市,没有985及211高校。而且河北省是唯一没有985及211高校的省份。

985及211优质高校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其中北京26所、上海10所,南京8所,武汉和西安各7所,这五个城市占比超50%。

先特别说明三所高校所在城市: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陕西省的杨凌示范区,原属咸阳管辖,现属省直辖的地级市行政单位,2024年GDP总值162亿元,常住人口25万人左右。

2、石河子大学:坐落于新疆的石河子市,属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2024年GDP总值832亿元,常住人口76万人左右。

3、延边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的延吉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同时也是自治州首府。2024年GDP总值451亿元,常住人口67万人左右。

看下剩余36个城市的2024年GDP总量,在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及省市统计局

2024年,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有27个城市,其中18个城市有985及211高校。另外深圳、宁波、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和唐山9个城市,没有985及211高校。

2024年,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有18个,其中14个城市有985及211高校。另外深圳、石家庄、东莞和临沂4个城市,没有985及211高校。

总体而言,985和211高校的分布,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或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普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比如名校云集的五个城市:

北京: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和资源集聚效应。拥有众多金融机构、总部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高端。人口规模庞大且素质较高,,高收入群体规模较大。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经济高度发达,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人口流入,高收入行业和人群集中。

南京:江苏省省会,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经济发达,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较为发达。居民收入处于较高水平,人口素质较高且增长稳定。

武汉:湖北省省会,华中交通枢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人才资源丰富,居民收入水平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西安:陕西省省会,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城市,“一带一路” 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人才资源丰富。居民收入水平在西北地区相对较高。

比如另外两大直辖市重庆和天津市,都是“万亿俱乐部”成员,常住人口都超千万。重庆是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制造业、商贸物流发达,人口吸引力强,居民收入在西部地区处于较高水平。天津的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制造业、港口经济突出。近几年人口增长放缓,收入增速平稳,但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比如以广州、成都、杭州、长沙等为代表的强经济省会城市,都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口吸引力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如:广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制造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产业繁荣;商业氛围浓厚,就业机会多。成都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良好,文娱产业繁荣。杭州市数字经济、互联网产业发达,创新优势明显。长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工程机械、文化等产业突出。

东北三省,近几年面临严重的人口流失挑战。不过,沈阳、长春、哈尔滨作为三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都还在900万以上,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居民收入在东北地区都属较高水平。作为东北工业基地,三市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对俄合作活跃。凭借东北振兴战略机遇,依托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仍有很大持续发展空间。

还有以兰州市为代表的西北及沿边省会城市,虽然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相对偏弱。不过在所在区域,仍然是人口吸引力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区域中心城市。而且结合国家战略机遇及区位特点,都有独特的城市定位及发展优势。如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以石化、冶金产业为主,文旅资源丰富。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三个副省级城市:青岛、大连和厦门市。青岛市是“万亿俱乐部”成员,常住人口超千万,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连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金融和旅游城市,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2024年GDP达9517亿,常住人口超700万。厦门市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作为海峡西岸核心,外向型经济突出,2024年GDP达8589亿,常住人口超500万。

还有三所211高校坐落于江苏省的三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和徐州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是“万亿俱乐部”成员,常住人口超千万。无锡市同样是“万亿俱乐部”成员,常住人口超700万。徐州市2024年GDP达9537亿,常住人口超900万。

上述985及211高校所在城市,从毕业生平均起薪方面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最高,相对工作压力和生活成本也最高;以成都、武汉为代表的新一二线城市,薪资平均为一线城市的70%-80%,但生活成本较低,性价比突出;其他城市薪资水平相对偏低,但本地企业能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各有千秋。

可以看出,985和211高校分布城市,多为政治、经济、科技及人文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在经济、就业、收入和发展空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努力吧,学子们!

祝愿所有高考学子金榜题名,马到成功!

0 阅读:15
锐智达楼市啊

锐智达楼市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