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心腹大患,建立回军“南八营”的李得仓,为何投降左宗棠

有史杂谈 2024-12-09 18:47:23

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长期以来所奉行“扶汉抑回”的政策,加上横征暴敛的增加,一场波及西北的回变最终在同治年间爆发。

动乱充满血腥,据估计陕甘回汉死伤2000余万,背井离乡者数不胜数。

以马化龙、白彦虎为首的几十支起义军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辗转反复,相互支持。

其中,陇东、陇南的回族起义军尤其善战,清廷视其为心腹之患。

杨毓秀在《平回志》中提到:“其人习懔掠、凶狠好斗,平凉、盐、固之陷皆出其谋。……既居万山丛中,又处适中之地,疾在心腹。”

这支被清廷视为心腹之患的队伍,正是由李得仓领导的“南八营”回民起义军。

李得仓其人

李得仓(1827-1896年),是甘肃张家川县刘堡乡李山村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

年轻时,他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做工。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大规模的回民自卫反清动乱爆发。

当时,35岁的李得仓在衙门里充当衙役,在这期间,他目睹了贪官劣绅的敲诈勒索和穷苦百姓的悲惨生活,并且看到官府制造回汉纠纷,甚至不允许回民自由行路,擅自截杀。

因此,战事爆发后,李得仓便在张家川的回族群众中积极筹划起事。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部分陕西陇州固关的回族群众因无法对抗清军的剿杀,携眷逃亡至张家川。

在途中,遭遇了秦州知府赵桂芳率领的清军阻截,双方交战,赵桂芳部败退。

这些回民希望能在张家川暂时躲避,但张家川的回族人因怕受株连,不敢收纳。

李得仓看到这种局势,出面斡旋说服汉族士绅王平安等人给予救济,使固关回民感激不已。

李得仓和“南八营”

同年十月,清军参将范铭率军前来剿杀固关回民,此时张家川回民推选李朝栋为头领,与固关回民一起抵抗清军,最终击败范铭。

但战斗过程中,头领李朝栋中枪战死,副领李生华许诺:“谁能夺下大帅遗体,便扶谁做大帅。”

李得仓冒险夺回其遗体,赢得了回民的尊重,并被推选为统帅,人称“李大帅”。

他将回民军编为中、前、后、左、右五个大营,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举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

李得仓领导的张家川回民起义军不断在静宁、隆德、固原等地活动,配合捻军打击清军。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李得仓集中兵力固守张家川城,积蓄力量。

清廷闻知陇东南再生变故,急调清军进攻张家川。

初三日,清军改变战略战术,用火攻对付城内的起义军,至晚,清军架设云梯,火器齐发不料引爆了起义军的火药库,烧死双方军民无数,起义军惊溃不已,开西门直奔龙山镇,清军“并拦途截杀,前后夹攻,约死五、六千名,投井自缢者更难以数计。”

经过数次激战,起义军被迫撤退至龙山镇,继续与清军鏖战。

清军将领雷正绾认为必须彻底剿灭起义军,于是抽调七成兵力追击起义军。

而李得仓则利用龙山镇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特点,坚守阵地,并在短暂的战间空隙中休整队伍。

他带领余部转移至秦安莲花城,与穆生华军合兵一处,继续进行抗清斗争。

同治五年(1866年),他们曾攻入陕西凤翔、岐山等地。

但双方实力悬殊,此后,穆生华因战局不利在甘肃固原忧郁而死。

在起义斗争陷入低潮时,李得仓决定整编回民起义队伍。

同治四年(1865年),他率部突围到达礼县盐官,受到当地回民起义军的支持,休整队伍后接收了穆生华余部的三个营。

同治五年(1866年),李得仓将部队统编为八个营,号称“南八营”,他任大帅,苏生杰任副帅。

李得仓在军事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变,他认识到,单纯对攻清军大部队,起义军必然吃亏。

因此,他发挥起义军机动灵活的优势,在运动战中给予清军出其不意的打击,尽可能减少起义军的伤亡。

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李得仓率南八营进攻华亭县城。

清军见陇东南军情吃紧,陕甘总督杨岳斌亲自督战。

同治五年九月,李得仓率部转战泾州、固原等地,与清军会战于洪河川,起义军获胜。

李得仓的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加之清军的粮荒,搅得清军防不胜防。

李得仓在南八营的组建与反抗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

他不仅成功地整合了各地回民起义军,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还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使起义军在劣势下保持了较强的战斗力。

与太平军和捻军紧密配合

李得仓(1827-1896年)领导的张家川回民起义军在反抗清朝压迫的过程中,与太平军和捻军紧密配合,共同对抗清朝的腐朽统治。

陕甘回民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同步进行,互为犄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力量。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进入陕西,与清军在周至、凤翔一带展开激战。

此时,李得仓领导的张家川回民起义军也初举义旗,这使得清军疲于奔命,腹背受敌。

张家川回民军的起事成功牵制了一部分清军,间接为太平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在周至作战失败,被迫南撤。

李得仓抓住机会,率张家川回民军进入华亭神峪河,截断清军的运粮道路,再一次有效地配合了太平军的撤退,起到了掩护作用。

除了与太平军相互配合外,李得仓的“南八营”与捻军展开了更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同治五年(1866年),李得仓率领“南八营”与陕西回民起义军会合,展开东进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捻军由梁王张宗禹率领,从河南向陕西进发。

捻军的入陕,使得陕甘两省的回民抗清斗争达到高潮,不少汉族反清武装如甘肃董福祥、高万镒部也积极配合李得仓等部回民起义军。

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李得仓率领“南八营”攻入陕西千阳、陇州、凤翔及关中东部一带,与捻军首领张宗禹联合作战。

在凤翔地区,两军一度仅隔一河,并有渡河会师之议,但由于计划泄露,清军总兵刘松山、谭玉龙合兵堵截,计划未能实现。

随后,捻军与“南八营”再次准备联合,但因清廷重兵围剿,两军在三原至咸阳间被冲散,计划未能实现。

尽管如此,李得仓与捻军仍有多次成功的联合作战。

例如,1867年11月,捻军和回民军共同占领了绥德,掀起了陕甘反清斗争的高潮。

然而,由于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的策略,集中兵力打击捻军,捻军在华北告急,西捻军在回民军掩护下渡过黄河东去,陕甘回民军在关中孤立,被迫再次退往甘肃。

李得仓招抚,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为了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先后派遣了六任总督(钦差大臣)办理陕甘军务。

第五任总督穆图善主张对回民起义军宜抚不宜剿,而第六任总督左宗棠则主张以武力镇压。

从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至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陕甘军务实际上由左宗棠和穆图善共同署理,但穆图善因先期督办不力,归左宗棠节制。

两人常因对回民起义军应抚还是应剿的问题发生分歧,但以左宗棠为首的主剿派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左宗棠进驻西安,开始布置对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围剿。

他购进大量洋枪洋炮,并制定了三路平回的作战方案,招抚了董福祥集团作为清军南翼,亲率中路,北路由刘松山率领,浩浩荡荡向回民起义军发起进攻。

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左宗棠移军乾州,诱使陕境回民进入甘肃,以便节省兵力。

面对清军的猛烈进攻,李得仓发现回民起义军力量薄弱,难以与装备精良的清军抗衡。他认真分析形势后,决定接受清廷的招抚。

同治八年(1869年)五月,李得仓在萧河城与盐关营何士秀部一起率众10万人(另一说16万人)受抚。

六月,清廷派遣官员前往招抚,实际稽点人数为9万6千余人,其中汉民胁从者3万1千余人。

由于饥病,回民陆续死亡,剩下3万1千余人,愿意返回原籍。

清廷安排回民回到秦安、清水张家川等地,并命令李得仓约束部众,不得扰及汉民。

关于李得仓接受招抚,有两种主要说法:

1. 马化龙的密令:据张家川教内传说,李得仓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受了十三太爷马化龙的密令投降。当时马化龙自感形势严峻,嘱咐李得仓先行投降,以保全后路。

2. 粮食短缺:另一种说法认为,金积堡和“南八营”都面临严重的缺粮问题。据记载,当时金积堡的回民军粮食短缺异常,甚至发生了食人事件。马化龙考虑到生存问题,决定以家眷为牺牲,和左宗棠讲和。他也建议李得仓在南八营防区内就地讲和,以免连累广大的人民。

后果与影响

李得仓接受招抚后,回民起义军被安排居住在秦安、清水张家川一带。

清政府按口计粮,初期每天大人给半斤,小口给6两,秋后停止。

周围汉族群众的接济使回民得以生存,清政府对投降的回民进行严格控制,设立十家长、百家长,限制其行动和日常生活。

从宏观上看,李得仓的投降标志着西北回民起义进入低潮。

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后,集中兵力对付陕甘回民起义军,回民军的处境更加艰难和危险。

李得仓的接受招抚,对清廷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胜利,使得陇东门户大开,左宗棠可以长驱直入,进逼金积堡。

清代官方文牍记载,李得仓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从同治元年起义到同治八年招安,李得仓的革命性是坚定的,但在面对清军的压倒性优势和严峻的生存问题时,他选择接受招抚,以保全回族民众的性命和未来。

李得仓的选择,虽未能对清朝统治构成决定性打击,但他的决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展示了领导者在面对生存危机时的智慧和决断。

李得仓为保全回族民众接受清廷招抚,是一段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历史,值得后人铭记和反思。

0 阅读:138
有史杂谈

有史杂谈

繁花的落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