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内层视网膜在黄斑变性失明风险预测中有何作用?

有眼的视野 2024-07-24 03:21:05

编者按

随着医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于眼部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特别是在黄斑变性这一普遍且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疾病领域,不断涌现的新研究成果为人们揭示了更多关于其发病机理和病情发展规律的线索。在2024年美国眼科与视觉研究协会年会(ARVO 2024)上,《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了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视觉科学的眼科专家Lisa Nivison-Smith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内层视网膜在黄斑变性病程中作用的精彩讲解。

《国际眼科时讯》:您在学术分享中提到,内层视网膜灌注情况和厚度变化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进展存在着密切联系。这能否帮助我们预测哪些黄斑变性患者最有可能失去视力?

Lisa Nivison-Smith教授:

我们对此保持着乐观态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黄斑变性主要影响外层视网膜,然而我们的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不同的真相——内层视网膜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专注于观察内层视网膜的灌注情况和厚度变化,就会发现黄斑变性进展者与未进展者之间在这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初步数据表明,若我们能够将目光转向内层视网膜(目前临床上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预测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病情恶化,从而从技术层面推断他们也更有可能面临失明的风险。

《国际眼科时讯》:该研究结果对提高我们对黄斑变性患者的理解和管理有何帮助?

Lisa Nivison-Smith教授:

这些发现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使我们意识到黄斑变性并非仅局限于视网膜的某一特定区域。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全面审视整个视网膜的病变情况,而非仅关注其某一两层。我们团队在研究中采用了空间分析方法,不仅观察了整个黄斑区的病变情况,还进一步区分了中心区、旁中心区、近中心区以及不同象限的病变特点。这一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更为精确地定位病变发生的具体位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时间限制,医生可能无法对整个图像进行详尽的分析。然而,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可以向医生指出,特定区域的变化对病变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生在观察病变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关注这些区域,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国际眼科时讯》:作为ARVO出版委员会的主席,请您介绍一下ARVO出版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并分享一下您对学术出版的一些工作心得?

Lisa Nivison-Smith教授:

作为ARVO出版委员会的主席,我们委员会的核心工作主要是协助并监督ARVO旗下的三本重要期刊——IOVS、TVST以及JOV的运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设立并管理资助项目,旨在支持那些有潜力但缺乏经费的作者在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们也负责监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比如最近推出的关于人工智能在论文撰写中适当使用的新政策,以确保学术研究的诚信和规范性。我们还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旨在提升ARVO会员的学术写作和出版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也提升了整个学术社区的研究水平。

出版委员会的任期为期三年,加入过程具有竞争性。每年我们都会召集新成员,欢迎有志之士积极申请。在选拔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成员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努力确保ARVO中拥有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优秀代表。作为澳大利亚籍代表,我深知代表非美国国家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渴望吸纳来自视网膜、角膜、视觉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委员会。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委员会,以确保我们的期刊能够真正体现公平、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原则。

0 阅读:0

有眼的视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