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信教授:地图样萎缩治疗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有眼的视野 2024-07-31 00:40:45
编者按:地图样萎缩(GA)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主要病变类型,是一种常见的、双眼持续不断的进展性致盲眼病,近年来围绕GA治疗开展的研究越来越多,该话题已成为国内外各大眼科学术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在2024眼底病学术交流会议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 China2024)上,《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进行专访,陈有信教授分享了近年来GA诊疗方面的新进展,并介绍了GA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判定的标准,为今后更好地进行GA相关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理清了思路。 《国际眼科时讯》您认为近年来GA相关讨论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陈有信教授 AMD曾是西方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自2006年第一款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上市,至今市面上已有五、六款抗VEGF药物可用于治疗湿性AMD。AMD可分为干性和湿性、非渗出性和渗出性、非新生血管性和新生血管性。湿性AMD为晚期AMD,干性AMD晚期病变即为GA,黄斑区可见大面积萎缩,患者视力严重下降。 目前湿性AMD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许多问题,GA作为干性AMD的晚期病变自然也走入了眼科学者们的视线之内,但只有先将GA的发病机制研究透彻,才能找到相应的靶点进行治疗。在湿性AMD诊疗取得极大进展后,眼科医师有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GA相关研究,所以近年来GA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话题成了国内外各大会议的热议话题之一。 《国际眼科时讯》请您谈谈目前有哪些方法可用于治疗GA? 陈有信教授 眼科医师首先要提高认识,使用多模态方法对GA进行诊断,多模态包括眼底彩照、自发荧光等评估手段,如今诊断技术进步明显,GA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已取得长足进展。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研究,发现GA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因素高度相关,特别是与补体系统密切相关,例如补体C3、C5系统。鉴于此,眼科学者们就考虑是否可以像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D那样,通过将补体抗体制剂注射入玻璃体腔来控制GA的发展。很多学者在此方面开展了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批准了经过长期研究得以证实疗效的两款通过玻璃体腔注射的抗补体药物用于治疗GA,抗补体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推高了GA诊疗话题的热度。 《国际眼科时讯》您认为应该如何判定GA治疗的有效性,如何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陈有信教授 药物评估首先看安全性,检测其是否会对眼部组织、全身组织造成损害,这是最重要的;第二要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在此方面,GA和湿性AMD的评判标准完全不同。湿性AMD主要看视力提升和视网膜水肿消退情况,但由于干性AMD完全萎缩的部位无法恢复,药物的主要用途是减缓萎缩进展,最终目的是尽量保留现有视力,使患者的视力不再继续恶化。因此干性AMD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缓视力下降或使视力下降停止,而非提升视力。对于GA这种严重威胁中心视力的疾病,眼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尽早采取干预手段,尽量保留患者的中心视力。 《国际眼科时讯》您认为开展预测GA萎缩进展的研究的意义何在?目前在此方面有哪些最新研究进展? 陈有信教授 总体来看,包括GA在内的干性AMD相关研究相对滞后,原因是干性AM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干性AMD又确实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所以现在眼科学者们对于干性AMD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 现在有些学者对高加索人群和有色人种人群GA进行了研究,探讨导致萎缩进展速度、临床表现不同的因素,探究是否与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有关,尚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揭晓。我们团队现在也在进行一项研究,目的是想要了解中国G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萎缩发展速度与基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联系。相信只要眼科医师携起手来,从G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等各方面开展研究进行攻关,未来定会收获满满。
0 阅读:0

有眼的视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