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想重回王位,于是煽动儿子造反,结果被亲叔叔活活饿死

底层史观吖 2025-02-20 17:16:07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其推行的“服胡骑射”让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强劲的军事强国。为了专注军事和外交,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主动将王位传给儿子赵惠文王,自称为“主父”,而将国家政事交给儿子赵惠文王打理。而这也为赵武灵王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赵武灵王的长子名唤公子章,按照长子继承制公子章成为太子,日后是能继承赵国王位的。但是赵武灵王在公子章的母亲韩夫人死后,转而宠幸妃子吴娃,并将其册封为夫人,吴娃又生一子名为赵何。为了拥立吴娃的孩子赵何继承王位,赵武灵王废黜了原太子公子章,并在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王位传给了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之后,将公子章封为了安阳君,安排田不礼辅佐于他。当时赵惠文王朝见群臣,作为安阳君的公子章同样也要向赵惠文王参拜,看到公子章向赵惠文王俯首称臣,赵武灵王对这个废太子公子章又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产生了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在代郡称王的想法,但其实赵武灵王真实的想法是重新回到王位,并再度掌握赵国实权。

于是赵武灵王把想要公子章称王的想法告知了赵国大臣肥义,肥义坚决不同意赵武灵王的想法,认为这是给赵国招致分裂。但同时肥义也明白了赵武灵王更深层的意思,肥义劝说赵武灵王此举的危险性。赵武灵王没能从肥义这里得到允许,便只能悻悻而去。

要说肥义绝对是一个忠心之人,回去后他就将这件事情告知了赵何,赵何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赶忙与肥义商量制定对策,以防万一。先是让肥义暂且代办一切外事,之后命可靠的胡人将领信期日夜守护赵王何,又让公子成与李兑移往都城外,拿着赵王何的兵符,准备随时起兵勤王。做好一切严密的安排后,静静等待时局变化。

再说赵武灵王在没有征得肥义同意后,知道向赵何征求意见更加不会被采纳,于是赵武灵王将这件事原封不动的告知了公子章,想要激起公子章的怨恨对赵何下手,这样一来赵武灵王就能从中调停,从而再度执掌赵国王位。果然公子章在田不礼的鼓动下决定对赵何采取行动。

而赵何这边已经在肥义的安排下提前做好了准备,公子章没有任何下手机会。于是两人再度找到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由,让赵何与公子章一起跟随前往,赵何没有理由拒绝,只能让肥义、信期一起随行。到达沙丘后,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而赵王单独居一宫。

田不礼劝说公子章先下手为强,先袭杀赵王何,然后再控制赵武灵王,这样就能顺利继承王位。公子章听后觉得可行,于是假借赵武灵王的命令让赵王何前往主父宫中议事,命令传到时肥义敏感的发觉事情不对,于是要求自己单独前往,如果自己一旦没有归来,便联系公子成与李兑勤王。

果然肥义一入主宫,公子章就杀死了他,又接着派使者请赵何前往主宫议事,不来就起兵攻打赵何。另一边赵王何不见肥义归来,已经知道事情有变,于是赶紧通知了公子成与李兑。赵王身边的信期逼问使者后知道肥义已经被杀,愤怒的斩杀了使者,并派兵包围了主宫。公子章也早就私下豢养了众多武士,于是双方就在主宫前激烈交战。

公子成与李兑得知消息后也率兵前来平叛,很快公子章便寡不敌众,公子章逃到了赵武灵王的主宫当中,赵武灵王接纳了他。此时公子成与李兑等人已经包围了主宫,李兑本想请示赵王何该如何处置,但被公子成制止。

公子成说当前这个局势,如果请示赵王,赵王必定不会下达赶尽杀绝的命令,这是置其于两难之地,下达命令后就坐实了谋杀父兄的罪名。而如今公子章反叛已经成为事实,我们不请示赵王自己处置,这便是我们的罪过,与赵王无关,赵王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

李兑与信期听闻后也都同意了公子成的想法,于是派兵进入了主父赵武灵王的行宫,诛杀了公子章及其党羽。赵武灵王想制止但无能为力,而后公子成又将宫人尽数驱逐,唯独不准赵武灵王离开。看到这一幕的赵武灵王异常愤怒,想要拼尽全力一战,但公子成众人不敢承担刺杀主父的罪名,只是围而不攻。于是赵武灵王就被公子成围困在行宫之中,期间三个月断水断粮,行宫当中最后仅存的一点吃的被耗尽,赵武灵王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这位公子成便是赵武灵王的亲叔叔赵成,赵武灵王父亲赵肃侯之弟。沙丘战乱之后,赵成扶立幼主赵何,并主持朝政,担任相位,号安平君,不久后寿终正寝。

0 阅读:6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