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人们,大多只把端午当成休闲假日,朋友圈里都会相互祝福:端午节安康、快乐!对于纪念屈原的真正意义,已经不太当回事了。
宋代大文豪苏轼,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堪称千古全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楷模。这里选出他的两首端午诗,体会一下“坡仙”是如何理解和度过这个传统大节的。
屈原塔苏轼 〔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拙译:
楚地的人以诚挚的悲情悼念屈原,千百年来的祭奠从来没有停歇。
不知道屈原的高尚的英魂飘落到了哪里,后世的父老子孙们年年为他哭泣哽咽。
直到今天那历尽沧桑的汨罗江上,人们还在投放棕糕喂饱鱼虾让屈原的身体得以保全。
世代相传的祭奠行动转化成了龙舟竞赛的风俗,划桨时哀怨的古号子好像要把楚山震裂。
屈原是中华古代的慷慨之士,他当时为国赴死的高风大节是那样的悲壮激烈。
可是世间的俗人们哪里能理解他的心意啊,都以为他当时还在眷恋人间而不愿意诀别。
南宾县(现重庆丰都)当年归属楚国,江边的高山上还有纪念屈原遗留下来的古塔。
这是后世的信奉佛祖的僧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精魂散灭而专门修建的。
这个事迹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份心意却是如此的真切。
亘古以来没有不死的人,比较长寿和夭折其实是毫无意义也没有必要的。
人的名声可以万古流传不会消亡,而地位财富的荣华却从来都是短暂的烟云。
屈大夫正是知道这个人间至理,所以才宁愿以死来保持自己的名声气节!
点评: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两年前刚中了进士,所以这时候的“坡仙”当然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初入仕途未经宦海风险,还没有后来屡遭贬斥历练出的成熟洒脱。但他在这首诗中诚挚地表达了对屈大夫的景仰,以及对传统文人风骨的传承领受。
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青年苏轼对此后人生道路与理想的宣示和预言,为他后来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信念,进而成为光照千古的文人典范,立下了精神里程碑。同时也能够看到屈原的伟大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哺育和塑造着中华文人的精神风骨。
浣溪沙·端午苏轼 〔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拙译:
为了准备明天过节不停地劳作,以至于汗水湿透了碧色绸纱的衣衫,所以明天一定要用芳香的兰汤沐浴更衣后,才能正式庄重地度过端午节。明天几乎所有的妇女们都会这样,所以梳洗沐浴后的香粉胭脂会随水流淌,布满整个河川。
传统中的五色彩线轻轻地缠绕在妇女们白玉般的手臂上,还有那精巧的符篆也挂在如绿云般的又高又浓的发髻上。其实在妇女们的心底,这些五线和符篆,都是暗暗祈愿能和心爱的人相守到永远……
点评:
这首词是“坡仙”被贬惠州第二年端午节所作。是他在异地怀念自己特别喜欢的侍妾过端午节的情景,然后有感而作。
全词表面上都是在描写妇女们欢度端午节的行为和心境,但是从词中所描述的情景,可以折射出宋代的人们对于端午节的高度重视,也由此可以看出屈原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分量。
人们在节前精心准备,正式过节时沐浴更衣,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而且互致节日的祝贺。如此隆重而又热烈地对待端午节,一方面是对屈原的崇敬和纪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到了宋代,纪念行为中已经很少有哀思和悲伤的成分,祭奠活动已经被欢乐的生活气息所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