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一句名言,出自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所作的《戒石铭》。
后来宋太宗为刷新吏治,就把这句话刻在石碑上,立在全国各地的府州县衙门口,让官老爷们一坐堂就看得清清楚楚,用于告诫警示地方官,要勤政爱民,体恤民间疾苦,以求江山永固。可是石碑立遍了全国各地,后世的贪官污吏却依旧层出不穷。
这句话的大意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人,俸禄都是来源于老百姓的血汗钱。你当了官虐待盘剥百姓很容易,但是你的所作所为是瞒不过老天爷的,迟早会收拾你。
02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这一句古代官场格言,也是劝勉身在官场底层、直接管理百姓的“父母官”的。大意是:
你所管理的黎民百姓们,实际上就和管理你自己的儿孙是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认为你位在其上、就可以欺压他们。因为欺压他们就像欺压你自己的儿孙一样,将来真的会断送了你的儿孙们的后路。
你坐在堂上,百姓把你当父母一样敬重和奉养着。千万不能轻率地认为做个“父母官”很容易。在这个位子上,就应当心怀做父母对孩子的悲悯、尽到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
03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
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
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这一句格言,可以认同为基层官员勤政爱民的行为守则。大意是:
对手下当差、吃官家俸禄、以百姓税款为生的衙役和小吏们,一定要严加管束,以断绝他们反过来祸害百姓的念头和机会。对你治下的广大黎民,则要以宽容心和同理心,体察他们的难处疾苦,多多体恤民情。
对民间的善举义事,要大力弘扬褒奖。对祸害百姓的奸恶小人,要敢于坚决绳之以法以安民心。
对上面摊派下来的科捐杂税,不能催逼太急,要给予百姓们筹措的时间。对民间的不满情绪,要站在公正道义的立场上,勤勉地给予抚慰。
04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
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
这是对官员执法和用财的劝谏之言。大意是:
百姓触犯了法规,处罚的时候能宽大处理就尽量宽大些,因为你治下的小民百姓,都是上天给你派下来的、你自己的儿女。
官府日常开销和建设公共工程花钱的时候,能节省就一定要尽量节省,因为这些财力一丝一毫都是百姓们上缴上来的辛苦血汗钱。
05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为左右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这一句是对官员们的日常生活和管理下属,提出了要求和警醒。
居家过日子,如果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都爱慕你,那你邻居家的男人们一定会憎恶你。
衙门里当官,如果你的下属们总能因为得了额外的利益而喜欢你,那你治下的百姓们肯定就会因为衙役们盘剥他们而对你怨声载道。
06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法。
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做官成功不在于地位多高,只要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度来处理事务,就算是清正廉明。
求道成功不在于布放多少,只要能够严格维护百姓的利益而施行仁政,就算是亲民爱民。
07贫贱人栉风沐雨,万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鉴察犹恕;
富贵人衣税食租,担爵受禄,万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责更严。
那些身处社会底层、贫寒卑贱的小民百姓们,凭着自己的辛苦和血汗养家糊口,上天看到他们的小过失,也会可怜宽恕他们。
那些吃用花销百姓纳税钱的达官贵人们,既有位高权重的尊荣、又旱涝保收的俸禄,多少人的血汗都供奉给他一个人享受,老天爷对这些人督查和责罚会更加严厉无情。
这一句既是在唤醒官员们的良知,也是对贪官污吏们的棒喝与警醒。
08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底卿相;
士夫徒贪权希宠,竟成有爵底乞儿。
这一句只论人品高下,不论地位高低。是诫勉官员们要轻视禄位、注重德行。
哪怕是布衣百姓,只要品德高尚,尽管没有地位尊荣,也堪比卿相。
如果当官的眼里只贪恋权势地位穷奢极欲,尽管他位高权重,骨子里也是个乞丐一样的下贱之人。
09无功而食,雀鼠是已;
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在其位不建其功,不为百姓谋福利、办事情,白吃百姓的税供,那就跟野雀老鼠没什么两样。
吃着百姓的税供,反过来还要贪污浪费、祸害欺压民众,那就跟虎豹豺狼一样恶毒凶狠。
做官先做人,不能昧良心。贪官污吏终归没有好下场,恶行还会祸及子孙。
10念念用之民生,则为吉士;
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
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
一心为民,是国家的栋梁贤臣。
时时处处按潜规则谋权谋利,再大的官也是个低俗下贱之人。
那些当了官却只想利用公权力来发家致富捞油水的人,那就是盗挖国家根基的贼人。
11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
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日常生活中不把自己看做是个官儿,这样的官儿才算是守本分。
当了官不把心思用在自家人身上,这样的官儿才算是尽职尽责。
12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
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人在世间谋生,总要有个职业,这个是必须的,所以应当经年累月地认真对待。
当官掌权得势,那是偶然的事情,总有一天要从位子上下来,把权力交给别人,所以千万不能太过执著,把这种偶然的事当真。
1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这首小诗,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数百年来成了下层官员亲民爱民的写照和标准。
郑板桥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虽然只做过山东两小小县的县令,但政绩卓著、清名远播。之后客居扬州,卖字画为生,以画梅石竹最为著名。
这首短诗的诗题是《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他在山东潍县衙门中,给一位年姓巡抚敬呈竹画时,在画面上的题词。诗的大意是:
在县衙后面的书斋里休息的时候,听到窗外的竹叶萧萧作响,就好像听到了小民百姓贫病交加、艰难度日的悲切心声。我们这些身在官场底层直接管理黎民百姓的“父母官”们,桩桩件件事关百姓疾苦的小事,都应当挂在我们的心头、牵动我们的心系百姓的悲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