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港交所接连收到了两家均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企递来的IPO申请书,希望能获得主板上市资格。
一家是2017年成立的科望医药(Elpiscience Biopharmaceuticals, Inc,科望医药集团),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新一代疗法创新肿瘤治疗,目前重点在于消除TME中的抑制因子,诱导产生跨肿瘤类型的更高免疫反应,从而实现更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也即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彻底改变癌症治疗方法。
另一家是成立于2014年的药捷安康(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其核心产品有望成为全球首创的独特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药物,治疗各种复发或难治、耐药实体瘤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一面是已上市的企业遭到资本市场冷待,苦于融资难而想退市或寻求双架构,一面则是尚未能有产品BD,但又亟需资金支持的初创期企业翘首以盼,如今的资本市场大门内外,医药企业尤其创新药企们,正演绎着何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01
无收入、持续亏损
创新药企的上市募资理想
据招股书介绍,目前科望医药的创新管线包括六个主要资产,其中四项处于临床阶段,两项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ES102是核心产品,一个临床上先进的六价OX40激活剂抗体,联合PD-1用于治疗对ICI反应不佳的癌症患者。
临床试验中,无论单药还是与PD-1联用,ES102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包括对PD-1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
(科望医药产品管线,来源:企业招股书)
由于尚未有产品能进行价值变现,而按照规划,科望医药预计最早也要在2028年才能将临床阶段资产商业化,所以目前科望医药基本只能依靠融资支持管线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科望医药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约为0.80亿元和0.44亿元,同期归属母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约为7.71亿元和8.53亿元。
此前科望医药已完成了4轮融资,共计筹得约2.51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约17.895亿元)的资金,背后投资者众多,其中不乏礼来、高瓴、大湾区基金、汇鼎投资、腾讯、鼎晖投资、高特佳投资等知名机构。
新康界了解到,2021年进行C轮系列融资后,科望医药估值达到5.99亿美元。
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的资金,将用于候选药物的研发;巩固专有技术平台、开发临床前资产,并发现新的候选药物;候选药物的预期商业化上市准备;以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同一天递交IPO申请书的药捷安康,虽然也都还在临床试验阶段,但产品管线进度更靠后,预计在研管线多数会在2024和2025这两年完成试验。
(药捷安康产品管线,来源:企业招股书)
药捷安康目前已建立六项临床阶段候选产品,以及一项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管线。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TT-00420)的适应症也是肿瘤领域,且有潜力成为全球首创药物、处于注册阶段、自主研发的独特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个关键通路;可治疗各种复发或难治、耐药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胆道系统癌症、泛FGFR实体瘤)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据悉,药捷安康目前正准备成立内部商业团队,计划先在中国市场进行Tinengotinib针对胆管癌的商业化。
现阶段,药捷安康也未有产品贡献营收,2022-2023年药捷安康营收约为12.4万元和118.1万元,同期年内分别亏损2.52亿元和3.43亿元。
在递交上市申请前,药捷安康已完成9轮融资,最后一轮D+轮融资后,其估值约为45.9亿元,投资者包括晨兴创投、国投招商、CPE、国调基金、金浦投资、国投创业等。
若能顺利上市,所得募集资金将被药捷安康用于为核心产品Tinengotinib的研发提供资金;为其他管线产品的研发提供资金;建立商业化网络;以及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因A股IPO收紧,近两年已有众多如科望医药、药捷安康一般,未有收入未能盈利但又有融资需求的药企,抱着获得更多资金助力的理想先后奔赴港交所冲刺上市。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3家生物医药公司登陆港交所,同比下滑43%,总募集资金总额107亿港元,同比上涨5%。
来自港交所官网的数据则显示,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有18家医疗企业递表港交所,占总比超四分之一,其中17家为内地企业,但当中又有15家均属于亏损状态。
02
股价低迷融资难
已上市药企的资金现实
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与那些抱着上市理想在资本市场大门外张望的药企成反比的是,顺利拿到入场券甚至已上市多年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面临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受地缘政治、美元基金收缩、创新药企估值重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一级还是二级市场,近两年的医药行业尤其创新药产业处处透着寒气。
2024年1-5月,中国创新药一级市场仍发生了156起融资,融资总额为18.66亿美元,但同比分别下降16.6%、12.2%。
《2024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报告》显示,2023年仅有7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是18A制度引入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
(来源:《2024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18年至2023年港股上市的63家生物科技公司中只有9家的股价高于上市价。从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公司的平均股价变动幅度为下跌53%。
(来源:《2024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报告》)
除了股价表现不佳,顺利上市后,企业融资方面无论数量还是额度都有所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33家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上市超过6个月,其中14家公司在上市后进行了一次或多次股权资本融资;但到2023年,上市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月的59家公司中,仅有9家进行了后续股权融资,平均融资额7400万美元,该数字虽比2022年的5900万美元高,但比起2020年的3.45亿美元以及2021年的2.43亿美元,已经显著降低。
(来源:《2024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报告》)
股价估值持续低迷,融资渠道收窄明显,令不少已上市的生物制药企业面临尴尬境地。
诚如行业巨头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中药,今年2月下旬宣布将私有化的时候,就曾表示港股股票交易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交易量有限,制约了公司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一个月后赛生药业亦因同样的理由选择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出港股市场。
即便是难得已经能依靠产品销售实现扭亏为盈的创新药企复宏汉霖,也“吐槽”2019年上市后,并未得到任何融资,加之股价已经持续下滑到了上市发行价的一半以下,估值难以修复,在6月25日正式宣布私有化退市,引来行业一阵唏嘘。
但比起退市,更多已上市的药企实际进退两难,往往只能等待产品BD或股权融资、寻求双上市架构等时机的到来。
例如前不久一举宣布了三项大动作的亚盛医药,将旗下已上市的成熟核心产品“耐立克”海外销售权以13亿美元的价格授予武田制药,同时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引入武田制药为第二大股东,并向美国递交了上市申请。
一套融资“组合拳”下来,亚盛医药原本紧张的资金流,得到极大的缓解。
另外一家刚上市半年,仍在大力投入研发等待未来产出的阶段的创新药企业君圣泰医药就没那么幸运了。
数家投资者股东在股禁售期甫满6个月的第二个交易日迅速抛售,于6月24日共计砸下1.25亿股股份,使得公司股价一天之内跳水六成,更引得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片质疑声。
今年上半年,顺利于港股上市的“抗体细胞因子第一股”盛禾生物、“自免第一股”荃信生物,均为18A公司的身份,募资总额都较低,前者约4.61亿港元,后者实际募资金额仅1.63亿港元。
其中3月20日上市的荃信生物股价先是在5月份波动冲至涨幅最高54.29%,后又逐渐回落,截至6月28日收盘,股价较19.8港元/股的发行价已折让约7.6%,为18.3港元/股。
5月24日上市至今仅一月有余的盛禾生物,截至6月28日收盘,报7.05港元/股,较13.5港元/股的发行价,已大幅下滑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