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为何将“公猫”称“郎猫”·“母猫”称“女猫”!

边地星 2025-03-19 14:02:50

在晋西北方言中,称呼雄性、雌性动物各有不同,带“儿”字的有“儿马”与“儿狗(儿狗子)”,称呼公牛为“犍牛”,母牛为“雌牛”公驴是“叫驴”,母驴叫“草驴”;公羊是“骚胡”、“圪羝”、“羯羊”;公鸡是“雄鸡”,母鸡为“草鸡”等等。唯独称呼公猫为“郎猫”,“母猫”为“女猫”,赋予了人格称谓,彰显尊敬,宠爱。

“郎猫”的“郎”即“儿郎”的“郎”,是古代对儿童、年轻男子的尊称,如“儿郎”、“郎君”、“新郎”等。“女猫”之“女”即“女儿”之“女”。

究其原因,晋西北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在漫长的旧社会,耕田种地打粮食是主业,秋收冬藏之后,家家户户需要养猫守护粮囤,猫作为晋西北农人粮食的守护神,昼伏夜出,捕捉老鼠,守护百姓的饭碗子,真可谓劳苦功高。

在晋西北,传说有一种介乎鬼神之间的动物,外形长相酷似家猫,谓之“毛鬼神”,据说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能搬运东西,擅长偷盗,作祟作怪,祸害百姓,人们敬而远之,不敢惹逗。由于“毛鬼神”的传说,百姓将猫也视为神灵,受人崇拜,令人敬仰,深得关心。地位无比尊贵,冠以“郎”、“女”表示亲切,爱惜,珍贵。

加之猫作为黄土人家经常陪伴的小动物,乖巧伶俐,淘气活泼,消愁解梦,充满灵性的动物,显得弥足珍贵。晋西北一带的古人非常珍惜猫这种动物,平时都会精心照料,就像儿子、女儿一样认真对待,猫也像儿子、女儿一样忠诚、顺从主人。

晋西北人将“公猫”谓之“郎猫”,“母猫”谓之“女猫”,不仅反映了猫在晋西北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彰显了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

0 阅读:1
边地星

边地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