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大清一生经历较多的后宫妃嫔,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要么是孝庄文皇后,要么就是慈禧太后。孝庄文皇后是太宗皇帝的庄妃,顺治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先后辅佐三位皇帝,扶持两位幼帝登基。为了儿子顺治帝的皇位,她隐忍,睿智,最终终于帮助儿子撑到了长大亲政,而没有让摄政王多尔衮取代儿子坐到皇位上去。
为了孙儿的皇位,孝庄文皇后仍旧如同巾帼英杰一般,虽没有垂帘听政,但在后宫主持大局。如此才没有让四位辅政大臣真正威胁到孙儿的皇权,而且为了除掉鳌拜,孝庄决定让索尼的孙女嫁给康熙为嫡皇后。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实际上是四位皇帝,天聪与崇德都是太宗皇帝的年号),76岁高寿而终。
而慈禧,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因生下咸丰帝唯一长大成人的皇子而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在发动辛酉之变后,同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为了掌握大清实权,慈禧连自己亲生的儿子“都不放过”,同治帝年仅19岁病逝。
同治帝病逝后,慈禧将亲妹妹婉贞所生的载湉硬扶上皇位,继续垂帘听政。
就这样慈禧自咸丰帝去世后不久,便开始掌握大清的实权,长达47年之久。
其实除了孝庄文皇后与慈禧太后外,还有一位皇贵妃,是大清唯一历经五朝的皇贵妃,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见证的事情比掌握大清实权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还要多,她病逝94天后大清正式结束。
这五位皇贵妃,便是咸丰帝的端恪皇贵妃佟佳氏。
01因家族显赫,并未参加选秀,直接以嫔位入宫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的出身究竟有多显赫呢?
居然可以不参加选秀,直接被送入宫,哪怕是咸丰帝的皇后孝贞显皇后出身显赫的弘毅公家族,也是通过八旗选秀以嫔位入宫,后一步一步晋封为皇后的。
其实在大清初期的时候,端恪皇贵妃的娘家佟佳氏一族只能称之为佟氏一族,因为端恪皇贵妃在大清的始祖佟养真虽然是辽东的巨富,并带着家族归顺了太祖皇帝,但佟氏一族都是汉人,所以归属汉军旗。
历经天命、天聪、崇德三朝,佟氏一族也因为立下战功,在大清的地位越来越高。
但是仍旧算不得是勋贵家族,顶多算是汉军旗官宦世家。
所以在顺治一朝时,汉军正蓝旗都统佟图赖的女儿佟氏参加八旗选秀入宫后,只是位居最低等的格格之位(皇后、皇贵妃、妃、福晋、小福晋、格格)。
顺治帝并不宠爱佟氏,所以即便是佟氏生下皇子玄烨,在宫里的地位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能被晋升为了小福晋,但是尚且还不确定)。
好在孝庄太后喜欢儿媳妇佟氏,更加喜欢佟氏所生的皇子玄烨。
顺治帝病逝后,玄烨在孝庄的扶持下登上皇位。
从玄烨登基的那一刻开始,佟氏一族的命运开始改变。
佟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虽然佟氏跟顺治帝的继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并尊为皇太后,但是佟氏只是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而博尔济吉特氏却是母后皇太后(皇后)的待遇,相差甚远。
所以在佟氏在康熙二年病逝后,不系帝谥,不升附太庙。
不过在康熙皇帝除掉鳌拜,彻底掌握大清实权后,佟氏一族的地位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康熙十分重用自己的两位舅舅:佟国纲与佟国维,让两位舅舅位极人臣。
而且通过先后两次抬旗,将佟氏一族抬入满洲上三旗的镶黄旗;而且康熙小舅舅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先后入宫,一位在孝昭仁皇后病逝后统管后宫多年(孝懿仁皇后),一位则是在温僖贵妃(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病逝后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佟佳贵妃,后被追谥为悫惠皇贵妃)。
就这样,佟氏一族正式向佟佳氏一族转变,同赫舍里家族(孝诚仁皇后)、钮祜禄氏家族(孝昭仁皇后,弘毅公家族)一样的勋贵家族。而且在康熙朝后期,其在朝中的实际地位反超赫舍里氏家族与钮祜禄氏家族。
就这样在康熙朝,佟佳氏一族彻底崛起。
而佟佳氏一族的大宗,并非我们认为的佟国维(孝懿仁皇后的父亲),而是佟国维的哥哥佟国纲这一脉。佟国纲在战死沙场之前,便是佟氏一族的掌门人。
所以佟国纲承袭了父亲佟图赖三等公爵之位,虽然在佟国纲去世后弟弟佟国维成为家族新的掌门人。但是家族的三等公爵之位,仍旧是佟国纲这一脉来承袭,佟国纲之后便是佟国纲第三子夸岱
夸岱坐到了工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之位上;
夸岱病逝后,便是夸岱的儿子纳穆图来承袭公爵之位,纳穆图位至都统;
纳穆图去世后,便是儿子嗣存承袭爵位,位至散秩大臣;
嗣存之后,便是儿子晋玺承袭爵位;只是晋玺早早便去世了,所以便由弟弟舒明阿来承袭爵位。
而舒明阿,便是道光帝第二位皇后孝慎成皇后的父亲。
这是佟佳氏一族,出的第二位大清皇后,也正因为孝慎成皇后的缘故,让佟佳氏一族—佟国纲这一脉再次崛起,让舒明阿家族,成为道光朝最强外戚家族之一:
舒明阿承袭三等公爵之位,先后任散秩大臣、杭州将军、工部左侍郎等职
舒明阿长子裕诚不仅承袭大宗承恩公的爵位,而且入阁拜相、位极人臣,死后入祀贤良祠
舒明阿次子裕宽,承袭因为孝慎成皇后而带来的承恩侯爵位,位至散秩大臣
舒明阿第三子裕祥,位至头等侍卫,而端恪皇贵妃便是裕祥的女儿。
舒明阿第四子裕瑞,位至绥远城将军;
舒明阿第五子裕保,位至御史。
至于舒明阿的女儿,除了孝慎成皇后外,还有两个女儿嫁给了爱新觉罗:
一位嫁给了康熙第六子、淳亲王胤祐的玄孙奕粱,而且奕粱还是淳王府的大宗出身,降袭芬恩镇国公爵位。
一位嫁给了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成哲亲王永瑆的孙儿奕经,奕经位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
原本作为佟佳氏一族佟国纲这一脉出身,便已经是十分显赫的存在,而道光一朝时,其祖父舒明阿、姑姑孝慎成皇后、以及父亲伯父以及叔叔们,将家族带入一个更高的地位。
可以说端恪皇贵妃的出身,比当时姑姑孝慎成皇后被嘉庆帝选为绵宁继福晋时,还要显赫。正因为如此,端恪皇贵妃并没有参加选秀,而是由母家直接送入宫,刚入宫便封为嫔。
刚入宫便被封为嫔的咸丰后妃,除了端恪皇贵妃外,便只有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之所以刚入宫便位居嫔位,是因为她是以准皇后的身份入宫,所以入宫不久便晋封为皇后。端恪皇贵妃入宫时,孝贞显皇后身体康健,咸丰帝对皇后恩爱非常,自然不会考虑废后。
所以端恪皇贵妃入宫即为嫔,完全是因为家族太显赫的缘故。
端恪皇贵妃,道光二十四年在南京出生,比咸丰帝小了13岁。
咸丰八年,端恪皇贵妃入宫这年,尚且只有15岁。
02 冰美人失宠(下文将端恪皇贵妃称之为佟佳氏)
咸丰八年三月,佟佳氏入宫,同佟佳氏一起由母家直接送入宫的还有出身叶赫那拉氏家族的玉贵人(跟慈禧并非一支,玉贵人与太宗皇帝的生母孝慈高皇后、乾隆皇帝的舒妃出自一个家族,孝慈高皇后的三叔祖尼雅尼雅喀的后代)。
佟佳氏入宫后,居住在承乾宫,封号为祺嫔。
“祺”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有福气、有福祉,佟佳氏出身如此显赫,确实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而且佟佳氏长相确实十分出众,刚入宫便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
在佟佳氏入宫的这一年,后宫得宠的只有三位: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因生下皇长子载淳,母凭子贵,地位仅次于皇后
丽妃他他拉氏,本就十分得宠,生下咸丰帝唯一的公主
可以说,佟佳氏入宫后,想要得到咸丰帝宠爱十分困难的。
而佟佳氏刚入宫能得到咸丰帝的宠爱,一靠家世,二靠美貌。
但后宫中从不缺乏美貌的女子,最起码孝贞显皇后、懿贵妃与丽妃都是颇有姿色的。
慢慢地,佟佳氏失宠,到咸丰帝病逝前,位份再没有得到晋封。
出身如此显赫,若有咸丰帝的宠爱在,封妃其实并不难。但可惜的是佟佳氏是一个“冰美人”,并不懂得如何讨咸丰帝的欢心,而咸丰帝已经习惯了后妃们的阿谀奉承、百般讨好,对于“格格不入”的佟佳氏,即便是再漂亮,咸丰帝也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在《甄嬛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失了宠的后妃,其实连一个宫女都不如。
佟佳氏虽出身显赫,但没有咸丰帝的宠爱,其在后宫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慈禧与慈安太后发动辛酉之变,开始垂帘听政。
佟佳氏才18岁,便要开始守寡。
03历经五朝病逝咸丰十一年十月,新帝同治帝登基,加封先帝的妃嫔们,佟佳氏被晋封为祺妃,居住在太妃们养老的寿东宫。守寡后的佟佳氏无非就是过着无聊“养老”的日子,身体还是比较康健的。
13年后,年仅19岁的同治帝病重,两宫皇太后为了冲喜,便加封后宫。
佟佳氏被晋封为祺贵妃,这一年佟佳氏31岁。
同治帝病逝后,慈禧太后便将年仅4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帝为嗣子,继承皇位。
慈禧继续垂帘听政,虽然后来光绪帝到了亲政的年纪,但实际上光绪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朝廷上下还都是慈禧说了算。并且在戊戌之变后,光绪帝不得自由,慈禧重新垂帘听政。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病逝,紧随其后慈禧太后也病逝了。
虽然慈禧也病逝了,但是慈禧在生前已经确定好了新帝人选,是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儿、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年号宣统。
新帝溥仪登基后,佟佳氏作为咸丰帝后妃,再次得到加封,被尊为祺皇贵太妃,这一年佟佳氏已经65岁的高龄。在溥仪登基之前,佟佳氏虽然位份得到晋封,但从未被尊为太妃,可见慈禧与慈安并不是很重视这位从未生下皇子公主的咸丰帝后妃。
直到溥仪登基后,作为咸丰帝唯一还活着的后妃,佟佳氏终于有了太妃之尊。
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佟佳氏病逝,结束了自己漫长而孤寂的一生,终年67岁。
两个月后,佟佳氏被追谥为端恪皇贵妃。
次年九月,佟佳氏被葬入定陵妃园寝。
佟佳氏入土为安94天后,隆裕皇太后(光绪帝皇后,慈禧亲侄女)以太后的名义颁布了溥仪的《退位诏书》,溥仪正式退位,大清结束。
结语端恪皇贵妃佟佳氏,虽出身显贵,但因为不得宠,所以一生无所出,咸丰一朝位份再没有得到晋封。至于皇贵妃的位份,是因为端恪皇贵妃亲眼见到了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的继位,因为是咸丰帝后妃的缘故,而被一步一步晋封为皇贵太妃。
正因为端恪皇贵妃历经五朝才病逝,所以她的一生经历的非常多:
咸丰帝继位
英法联军攻入京城
圆明园被毁
咸丰帝病逝
辛酉之变
慈禧与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
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大婚
同治帝病逝
光绪帝继位
戊戌变法
光绪帝被囚瀛台
八国联军攻入京城
光绪帝与慈禧先后病逝
宣统帝溥仪登基
........
若是端恪皇贵妃再多活一两年的话,还能亲眼看到大清的结束。其实端恪皇贵妃去世的时间还是比较巧的,下葬仅94天后大清便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