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能降低“老年痴呆”风险么?这样打才正确

罗夕夕记录日常 2024-04-05 22:06:57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颇有趣味的话题:“打麻将是否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先亮明观点——适度且正确地玩麻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痴呆的风险。接下来,我们就来抽丝剥茧,详细解读这其中的科学依据。

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众多研究关注到了麻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尤其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研究成果尤为丰富。研究发现,打麻将作为一项智力运动,既需要逻辑推理与策略制定,又要求快速运算和灵活应变,这对维持和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搓麻将过程中手指的频繁活动,以及人际交往互动,更是对身心产生积极效应,增强了社交功能,从而成为一种理想的促进大脑活跃度与社交互动的有益活动。

罗夕夕这里罗列一篇研究的摘要,标题:探索性研究:麻将对患有痴呆症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Sheung-Tak Cheng,Alfred C. M. Chan,Edwin C. S. Yu

目的:探索一种活动疗法——麻将——对轻度至中度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62名年长者(平均年龄83.94岁,标准差7.58岁),符合DSM-IV任何痴呆状况的诊断标准,初始MMSE评分≤24,并且能够玩麻将,但过去六个月内没有玩过麻将。他们被随机分配为在16周的时间内每周玩麻将两次(33人)或四次(29人)。在基线、后测和1个月后的随访中测量了数字前向跨度、数字前向序列、语言记忆和MMSE。

结果:无论玩麻将的频率如何,麻将都对所有认知表现指标产生了一致的增益。它对数字前向记忆有较大的效应大小(跨度和序列均为1.0–1.4),对语言记忆有中等至较大的效应大小(0.5–0.9),对MMSE的效应大小为中等(约为0.6)。这些效应在停止玩麻将一个月后仍然持续存在,表明一旦达到初始阈值,持续练习不是实现治疗效果所必需的。

结论:麻将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适用于痴呆症患者。由于麻将治疗基本上不需要专业监督,并且可以根据场地的情况在机构内广泛实施,将麻将融入机构的日常活动中可能带来巨大的潜在益处,而机构的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正确地玩麻将”这一点至关重要。现今社会中,麻将往往与赌博行为挂钩,这就大大改变了其原本的益智属性。长期处于赌博压力之下,不仅会诱发心理压力增大,而这恰恰是老年痴呆症的重要诱因之一。过度沉迷于麻将赌博,容易导致情绪剧烈波动,长时间坐立不动,甚至彻夜酣战,这样的生活方式极易引发肥胖、睡眠质量下降、饮食规律紊乱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试想一下,在麻将桌上连续几个小时,很难保证合理膳食,更不用提进行必要的有氧运动了。

另外,不少麻将场合空气质量堪忧,烟雾弥漫,加上可能存在的二手烟危害,这些都是公认的增加老年痴呆风险的因素。因此,在不良环境下长时间打麻将,其潜在危害远大于益处。

回归正轨,如果能在适宜的时间内,比如在清新的公园凉亭里,与老友一起健康地搓上几圈麻将,既能增进友谊,又能起到良好的益智效果,那才是将麻将这项活动发挥得恰到好处。同样的道理,对于老年人玩手机小游戏预防老年痴呆的问题,适量参与,每日半小时至20分钟即可,过度沉迷导致颈椎病等问题,反而适得其反。

我还曾分享过许多食疗建议,比如每日适量食用25g至35g的瓜子,因为其中富含对大脑有益的脂肪酸。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讲究适度,若控制不住一天吃上一斤瓜子,那么即便瓜子再好,也会因为热量过高而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本期文章强调的是,麻将确实有可能帮助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但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用正确的方式去享受这项娱乐。远离赌博,避开不良环境,不影响正常作息、锻炼及饮食,如此一来,麻将才能真正成为一款绝佳的认知锻炼小游戏。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啦,期待我们在下期的相遇,愿每一位朋友都能保持健康活力,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Cheng, Sheung‐Tak, Alfred CM Chan, and Edwin CS Yu.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ahjong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 journal of the psychiatry of late life and allied sciences 21.7 (2006): 611-617.

0 阅读:15

罗夕夕记录日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