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第一枭雄,实力碾压李渊父子,手握王炸却错失良机

历史有小狼 2024-11-09 01:12:24

隋末唐初,波涛翻滚,英雄豪杰纷纷登场,演绎出一幕幕争雄逐鹿的史诗。

在众多英才中,有一位被尘埃覆盖的英雄,他便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李密。

此时,李渊尚且只是个小小的太守,尚未成就大业。

反观李密,手握重兵,前途无量,理应成为江山的掌控者。

可为何最后是李渊夺得这江山?

隋末第一枭雄,实力碾压李渊父子,手握王炸却错失良机

出生名门,文武双全

隋朝末年,乱世如潮,英雄辈出,群雄逐鹿中原,最终落得李家独领风骚,开启了盛唐的篇章。

在这场席卷历史的游戏中,若要追溯最有可能问鼎江山的雄主,李渊父子的名号未必在首位。

李渊,开始时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太守,但是其亲族中的李密,手握数十万重兵,若干豪杰,真可谓是一代枭雄。

李密并非那些剧中被刻画成软弱无能、好逸恶劳的可笑角色,历史对他的描绘无疑有些偏颇。

他实乃文韬武略、雄图天下的杰出领袖。

可惜,历史的变迁总是让他与机遇擦肩而过。

李密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字玄邃,号法主,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

出自大贵族之家,其曾祖李弼、祖父李曜、父亲李宽皆为名将。

然而,世事无常,家族在他成长之际已显颓势,父亲虽因皇权庇佑得以做官,但在隋炀帝眼中,李密却是个“异类”。

随即,帝君命宇文述劝其辞官,以免日后生变。

大业九年,李密参与杨玄感的反隋行动,然惨遭失败。

大业十二年,他投靠瓦岗军的翟让,后因志向高远,斩杀翟让,自立为领袖。

武德元年春,江都政变,隋炀帝被杀,越王杨侗称帝,封号皇泰帝。

李密乞降于隋,力图讨灭宇文化及,最终却被王世充所败。

归降唐高祖李渊之时,命途多舛,最终遭致斩杀。

李密家族世代名门,曾祖李弼辅佐周伐魏,有功封爵。

而李虎乃李渊之祖,而李弼则是李密的曾祖,若从此看来,李密与李渊的家世可谓一脉相承,皆为关陇贵族,出身于将门之中。

在隋末的动荡岁月,隋炀帝的奢靡无度使得民众困苦不堪,李密决心投身反抗。

他参与杨玄感的起义,投奔东郡翟让,带领瓦岗军屡次取得胜利。

李密不仅抱负远大,且文武兼备,实乃群雄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因父荫成为左亲侍,然隋炀帝瞧其相貌非常,恐其日后有所作为,故而不肯留用,派遣宇文述告知李密。

李密机灵,应道自称有疾辞官,辞官之后,潜心于书籍与谋略之中。

他参与杨玄感的起义,成为其智囊,献上三计。

然时局瞬息万变,杨玄感最终兵败,李密不得不逃亡,辗转至淮阳,化名刘智远,在乡间隐居,教导学子,挥毫写下感怀之诗。

李密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文武双全。

可叹,英雄亦难逃命运之安排,纵有豪情万丈,终归于隐匿于历史。

手握重兵,错失良机

当初李密投身于杨玄感的起义,化身为智囊,为其出谋划策,献上了三条妙计。

第一计,趁隋炀帝远征高丽,长驱直入,能不战而胜。

第二计,早早入关,依险而守,固若金汤。

而下计则是攻打东都,虽双方交战需时数月,但胜负之局则未可知。

这一番战略分析,因其精准无比而声名远扬,预测了隋末农民战争的走向。

三位当时叱诧风云的人物,无不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李密的预见。

特别是对中策(先入关中)和下策(攻打洛阳)的分析,尤显远见卓识。

形势发展几乎如他所言,杨玄感虽声势浩大,初战连胜,但终究无力攻破坚城洛阳。

很快,隋军主力调头南下,联合各路军队支援洛阳,形成了夹击之势。

此时的杨玄感,前有坚城,后有敌军,竟无退路可言,置身于绝境之中。

他再想起李密的建议,欲图西进关中,然时已晚矣。

西行途中,他因贪图弘农宫的粮食,攻城三日而无功,反被追兵赶上,最终落得个兵败自尽的悲惨结局。

若有反面典型,必然也有正面榜样。

此时最能证明李密关中战略正确性的,便是唐高祖李渊。

大业十三年才起兵反隋的后起之秀,起初并不引人注目,较之于已屡次与隋军交锋、声震天下的李密,他不过是一个小卡拉米。

可细想其中的变化,李渊之战略不仅有先见之明,更有耐心与深思,最终脱颖而出,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在起兵之后,李渊给李密的信中,满是恭维之词,他一口一个“欣戴大弟”。

但此时的李渊,趁着李密与群雄在洛阳周边厮杀得不可开交之际,他坚定不移地贯彻了李密早已提出的关中战略,迅速展开了行动。

李渊亲自率队,离开了太原这一根据地,长途跋涉,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直取关中,成功攻下了长安。

三年之后,当李唐政权终于在关中稳固根基,准备东进之际,关东的群雄已是死伤殆尽,李世民在虎牢一战中更是将窦建德一举击破,天下大势已然明了,仅剩下收拾残局的零星工作。

而与此同时,李密却在杨玄感兵败后,经历了数年的流亡与波折,终于在大业十二年投身瓦岗军。

入军之际,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先后击败张须陀,破刘长恭,收降裴仁基,更是拿下了隋朝诸多主要粮仓,如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开仓放粮。

顿时民心归附,沿途“老弱负襁,道路不绝”,数十万兵力如潮水般汇聚而来,瓦岗军的威势日益膨胀。

就在这局势大好的时刻,李密彻底忘了四年前自己曾提出的关中战略,反而在洛阳周围打转。

起初,胜利接连而至,王世充、宇文化及纷纷成为他手下败将。

然而,这些战术上的胜利并未能弥补战略上的失误,反倒如同杀敌一万,自损三千,随着战斗的加剧,瓦岗军的实力愈发削弱,稳固的后方却始终无从建立。

洛阳吸引着无数英豪争相前来逐鹿,瓦岗军的敌人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与宇文化及的决战,尽管瓦岗军在最后时刻击败了这支隋军精锐,却也让自身损失惨重,众多劲卒良马皆死,士兵疲惫不堪。

最终,瓦岗军在邙山被王世充伏兵击败,昔日如日中天的瓦岗军竟然土崩瓦解。

李密也无奈投向李渊那位“族兄”,却不知,李渊如何能放心使用这样的人物?

胜负在决断之间

同是隋末起义的枭雄,李渊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而李密却落得兵败身亡,实乃因其所遇敌手之强大,远胜于李渊所遭遇者。

而李密之运气,亦未免逊色于李渊,似乎是握有王炸,却在千钧一发之际错失良机。

李密携众围攻洛阳,初时声势如虹,似乎可以一举摧毁隋朝的根基。

这却令隋炀帝视他为头号敌人,不仅调动了洛阳地区的军队,甚至将江淮的精锐部队交由王世充统领,关中的主力则由庞玉率领,尽皆北上,意欲与李密决一死战。

可谓是天时地利,皆向李密倾斜之际,隋炀帝不幸被杀,而宇文化及则携十万禁军,悄然北上,意欲攻其后方。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李密的精兵良马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尽管一时能够取胜,但终究难逃被王世充击败的命运。

这种强敌环伺之势,乃是李渊父子从未遇见过的。

那么,李密为何不早早入关中呢?

他自己曾对此有所解释。于瓦岗军攻下回洛仓、声势正盛之时,李密的部将柴孝和曾劝他直取关中,然李密却愁眉紧锁,答曰:

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

但昏主尚在,从兵犹众,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

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殆将败矣。

此言虽真,然却也反映了他心中深藏的忧虑。

李密所担心者,便是后方不稳,故而放弃了进关中的机会,执意先拿下洛阳。

他所言之问题,固然客观存在,瓦岗军尚未完全组建为一支正规军,且李密为半路插将,诸多顾虑确实是情理之中。

世事往往不会仅有好处而无坏处,执行起来似乎毫无困难之事,然真正的关键在于,这些困难是否足以改变战略选择的根本。

那么李密所言之困难,究竟有多大呢?

若与李渊一比,便能见出端倪。

李密之际,兵员已“属至数十万”,声势浩大。

而李渊起兵却薄弱,初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勉强募得“众且一万”之众。

其后虽或募得数人,但终究不足,致使他在率三万大军远征关中之时,实则大本营太原可谓空虚。

细观其人事安排,李渊将精兵强将、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悉数带在身边,唯留四子元吉驻守。

诚然,李元吉的忠诚度较之瓦岗众将之对李密者,固然可圈可点,但太原周遭却强敌环伺,突厥与刘武周的势力虎视眈眈,随时可将李渊的根基撼动,而这忠诚又能于事何补?

李渊于进军关中之途上,曾两度受阻,内中呼声四起,众将要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然李渊最终毅然决然,直取关中。

此乃何故?非因李渊无所畏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这些困难不足以影响他的战略决策。

倘若拿不下关中,只在太原一带徘徊,终究是死路一条。

而一旦得手关中,纵然太原失去,亦可轻而易举地卷土重来。

历史亦然证明了李渊的果断。

李渊取得关中仅一年余,刘武周便向太原发起进攻,李元吉仓促逃离。

然而,李渊已掌握关中,凭此地之力迅速反击,消灭了刘武周。

其次,若与杨玄感相比,李密的情况虽不够稳定,后方尚存,但杨玄感又是何等情境?

杨玄感临时起兵,根本没有后方,手下皆是征集的民夫,根本无可依赖之将领。

此时李密若觉得杨玄感可以直取关中,而自己却因条件不佳而不得不放弃,这岂不令人匪夷所思?

最后,再来与李密自身相比。

在邙山大败,瓦岗军分崩离析之际,李密走投无路,迫于无奈投唐。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种穷途末路的境况下,他身边竟然尚余两万余军队,且还有王伯当等一众将领。

此情此景,岂非与李渊当初三万军队进攻关中相仿?

在那时尚且如此,那么瓦岗军全盛之际,虽有内部问题,力量总是要比全军崩溃时更为强大。

何况当时李密与翟让的关系尚未破裂,内部矛盾未曾激化,李密又岂能如此轻易就放弃攻占关中之机?

综上所述,李密所言之理由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至少显得片面而不够深刻。

更为确切地说,瓦岗军在那段时间所获得的眼前利益,诸如丰盈的粮仓和如潮水般涌来的追随者,恰恰蒙蔽了李密的战略视野。

毋庸置疑,李密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略思想家。

在尚未受到短期利益的影响时,他能够冷静思考,向杨玄感提出富有远见的三项战略方案。

然而,当一堆堆粮食如山般堆积在面前,追随者如潮水般涌来之际,他却被冲昏了头脑。

这些短期利益,虽说是诱人的,但也恰恰在潜移默化中压制了李密的战略思维。

李密作为隋末唐初的重要历史人物,曾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曾享受过众星捧月般的荣耀,却也经历了投降的羞辱与反叛的惨败。

这样的历史人物,显然更易于被后人视作失败的教训,以供反思和借鉴。

他既非功成名就的刘邦,亦非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而是拥有成功与失败双重面貌的复杂角色,因此难以用单一标准来衡量。

李密的战略思维映照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正当他面临成功之时,却因贪图眼前之利,放弃了更为长远的追求,最终沦为历史的棋子。

倘若将目光放远,他本可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其非凡的才华。

历史往往是无情的,时光也不待人。

他的选择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参考资料:

历史真实与文本书写李密形象的塑造与演变

陈倩

世人都晓战略好唯有近利忘不了 谈李密为什么不先入关中

张剑锋

3 阅读:1471
评论列表
  • 2024-11-20 07:57

    李世民是天选之子[笑着哭],谁敢与之争锋?

  • 2024-11-19 17:01

    不是他放弃进攻关中,是因为他手下瓦岗寨兵将都是关东人,大家都等着打破洛阳进去发财呢!他下令去关中,有几个搭理他?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