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为则无不治:真高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徙竹散人 2024-08-17 09:31:35

《后汉书·光武帝纪》最后讲到:

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

光武帝打仗打得太久早已心生厌倦,也知道天下百姓早就需要休养生息。自从陇、蜀之地平定以后,不是特别紧急的事便不再用兵。皇太子曾经请教过光武帝战阵之事,光武帝于是拿孔子类比了一下。

换个角度看,光武帝最不愿意谈的竟然是自己经验最丰富、最擅长,同时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件事。以不杀之心行军旅之事,这和刘伯承元帅差不多,刘帅后来也是对打仗的事闭口不谈:

“有什么好说的,母亲跟我要儿子,妻子跟我要丈夫,儿女跟我要父亲!”

刘帅这话倒是让我对网上那些一门心思要还原真实战争场景者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要还原的正是那些亲历者不愿提及,对他们是最残忍、最痛苦的一些事。他们自认为还原真实场景是对亲历者的尊重,这就好像一个人的朋友被杀了,有人要在他面前还原真实被杀场景一样。这些人谁都尊重了,就是没有尊重亲历者。

他们最不尊重的反而是自己口口声声说要尊重者,这太荒谬了。手撕鬼子,真能那么轻易打败敌人吗?对亲历者而言,他们还真希望能这么容易。荒谬吗?一点也不。凭什么你可以看武侠,有个武侠梦,幻想自己能飞檐走壁?以前的人没工夫看武侠,闲下来看看手撕鬼子,把自己代入一下超能力又如何?

抗日神剧就是那些亲历者们的武侠。

王莽的新朝末年也可谓天下大乱,其汹涌澎湃的程度一点不会比楚汉相争时期少了一星半点,各路诸侯称王称帝此起彼伏,甚至连形式都很像——高祖那个时候有个“义帝”,光武这个时候有个“更始帝”。

这期间那些急于称王称帝者,哪个不是奔着名分务虚去的,没人务实,去关心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那光武帝不慕虚名和他不爱谈军旅之事是否有联系?

有,而且关系巨大。

如果光武帝的太子问赵括战阵之事,那两人恐怕要三天三夜促膝长谈了,二人谁也没经历过战场,完全可以想到哪就扯到哪,就像下棋一样,逻辑对得上就算赢。

关键是,人本身符合逻辑吗?答案是:根本不符合。逻辑思维就是在想象中制造想象,那自己的极限去套别人的底线,还死板地认为别人应该如此。

比如酒驾这事,对一般人来说,酒驾抓着要倒霉,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安全,那就不这么做就是了。但如果你认为所有人都不会这么做那就是傻,但这也是逻辑——那么多规矩管着我不这样,你就也不该这样。也就是说,我认为你该怎么做才是合理的。文天祥干的事也不符合逻辑,住几年厕所还要砍头,换你肯定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啊。

套你身上有用的套人家身上未必有用,对这条一定要敬畏,自己没碰到这种人不代表就没有。这就不是逻辑能解释的。

子曰: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上智”和“下愚”两类人就一定不能用逻辑。前者没有上限,后者没有底线。

人只有可控才“符合逻辑”。因为可控,得多少就动多少,不得不动,动与不动尽在予取予夺,这部分人绝对不是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所以,“符合逻辑”的这部分一定是战斗力最弱的部分,赵括的问题不是去解决“不合逻辑”的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直接忽略掉了——他把士兵的生命当作一个个符号,毫无悲悯之心。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在这里,赵括的母亲已经把问题的实质勘破:喜欢言谈炫耀者,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功利心在,其目的要么是引起别人的妒忌,要么是引起别人的羡慕,要么是当众以言语令别人下不来台,以彰显自己见地高超。有这个巨大的功利心在,别说别人的感受利益,连小命都不在乎。

现在的人真的很奇怪,这三条绝对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中重点标注的大忌,害怕掉进坑里还来不及,却偏偏教着大人小孩一起往坑里跳。

“羡慕心”正是“妒忌心”的苗头,而“妒忌心”正是“杀心”的种子,只是程度不同,而“发人之恶”更是自己找死。所谓“羡慕嫉妒恨”,杀心的初始正是羡慕,人发现自己在嫉妒的时候,一定不难察觉曾经在羡慕。朋友之间怎么闹掰的,这里面能分清孰对孰错吗?根本没有对错,只是自己觉得正常的尺度,在人家那是极限了,长期下来人家受不了就掰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做人还是要收敛,不为别人,那是保护自己。

一个爱炫耀者即使是自己看电视的时候也讨厌电视里爱炫耀的人,然而一回到现实就完球,炫耀者的眼中只有炫耀,哪怕是因为自己惹人烦不受重用,也会认为是自己炫耀得不够,“才华”不被看见才导致的,殊不知自己的炫耀之心已起,光芒万丈的形象已经伫立在心中,又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招人烦呢?

真的不要觉得人人都不傻,“笑果文化”的笑话就真的很傻,别看这帮人一个二个看起来能的都要上天了,出事后还发个招聘广告,那意思还是不服呗。所以,他会觉得没问题吗?肯定不会,每个人从七岁开始就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了,打个半死也是不服的。能觉得自己做错的都不一般,敢承认的都是高人,能改正的你就跟着他混。被拆穿还屡教不改的,千万分道扬镳,至少要隔离,否则一定哪天坑死你。

《易·系辞》所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命再好的人也会被自己叽叽喳喳完。

如今流行“口力劳动者”,听者觉得舒服,而且处处好像都在为自己谋划。这个时候我建议多去复习复习《琅琊榜》,梅长苏在给誉王“谋划”的时候是不是次次都能get到誉王的点,但每次做完局,誉王在实处都会有所损失,到最后已经没人听他的了。所以“口力劳动者”们得势的时候,实处肯定是会损失的,要么失人,要么失物。事情结束的时候,誉王总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口力劳动者”在事情结束的时候总能攫取最大的利益,自以为掌局者的那些好处只是“口力劳动者”利益的附带品。“口力劳动者”最擅长利用掌权者打压异己,还会让掌权者以为那是自己的决定。历代帝王在学习韩非子霸术的时候第一条要学着防的就是这个。崇祯这个不是按照皇帝培养的王爷没学过,那就只有变成党争利用的工具,处处捉襟见肘。没办法,他真的不懂。

别看“口力劳动者”可恶,不做实事,却像极了无为。而做事的,反倒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却像是个有为的。那怎么才能合适呢?

比起无为,要有为一些;比起有为,要无为一些。“为无为”是并列着的,并列意味着二者都不会过度。是有为还是无为,那要看实际情况,由实际情况而定,不是我的主观来定。

不由主观定,即是“不得已而为之”。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