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密意:认同你的认同

徙竹散人 2024-08-07 09:16:44

曾经聊过一个公案:

空智问达摩:“你也是悟了的,人死以后会如何?”达摩:“不知道。”空智:“还有你不知道的。”达摩:“因为我还没有死。”

之前对此则公案的理解,我倾向于达摩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或者不懂的事就不去妄加揣度再妄下结论。今天系统又给我推了一次这则公案,仔细又看了一遍,竟然不知不觉又看出了新角度:人只有认同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做好这个角色下要做的事。

这和不了解就妄议是“一体两面”。

举个例子,一个人必须通过学习驾驶来完成自己司机的身份认同之后,他才可能把车开起来。也就是说,他的心里必须真的觉得“我是个司机”。那如果不呢?这就注定会成为一个“错误”,以这个“错误”为开端,狗血剧情上演。

再比如,在要孩子这件事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首先认同自己即将成为父亲或者母亲的身份,否则孩子是生不出来的,或者生出来就扔给各类保姆,自己仍然以当下的孩童身份认证继续润着。也就说,男人女人心中都要清楚,我即将成为父亲或母亲,我的新身份有新身份的责任。铺天盖地的育儿经证实了有铺天盖地的男人或女人当不好父母,其实也就一条而已,他们并未认同自己的身份,所做所想都是在要求孩子,更有甚者把育儿说成投资,自己直接就给孩子物化了。

而正如上文所言:身份意味着责任。负责任是挑自己的毛病,育儿经的方向已经彻底错乱,巨婴们总是希望依靠某种外力来达成心中所想,就好像巫婆扔来一根扫把,骑上就能飞。其实是巨婴们自己飞了,还沉浸在孩童的心灵层次中。

不要小看这一关,大多数人会永远卡在这出不来。小时候看起来挺可爱的,老了还这样就着实可恶了,得处处由着,甚至哄着来。

所以在婚恋阶段,为什么“老实人谈不成恋爱”这个问题就清楚了,这是老实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老实人必须认同恋爱中的角色身份,但这个角色就有些特殊了,因为男女之事自带邪气,而这正是老实人难以认同甚至在平时是鄙视的。于是就不能进入状态,还像个孩童一样天真烂漫,往下还怎么进行呢。而渣男在这个问题上却是内化了先天优势的。

但如果认同太过无法切换,那同样是问题,从角色里出不来就只能变成角色的奴隶,渣男就真的成渣男了。从角色之渣,变成体性之渣。

所谓“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为何会“行不得”,就是不认同——你都不是它,如何去做它。到了这,就不难看出如今市面上争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有多扯。今人所理解的“知”和古人不同,古人的“知”是真知,是孔子“是知也”的知;而今人之知也无非就是“听说过”,不会也不可能再深入。从王阳明开的方子可以看到,明朝的时候这种轻浮散漫之气也早已在当时弥漫着了。

知行孰难之争的底色就是认同,甚至是对“知行合一”本身的认同。试想,若真认同了“知行合一”,那就照做便是,哪里还会再去胡思乱想孰难孰易?一个东西一旦被讨论,就代表人们对其失去敬畏,已经被亵渎,圣洁不在了。争,就是撕裂。既然要讨论知行孰难孰易,是否本身就已经背离了“知行合一”。合一,即是一体。知行是一体,知是行的知,行是知的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分开看的,按照佛教的视角即是断灭见,是生灭法。

说到佛教,包括学习道家和儒家,都必须首先认同自身是一个修行者,而不是碰到问题再从这些经典中找应对办法。与修习我们习以为常的西学不同,儒释道的学习并非是知识的堆积,却是种“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就像我们时长能看到有些心灵姐姐说的:人生要做减法。所以,当你碰到问题的时候大概率是已经被人“减”了,再去翻做减法的书,自然而然会觉得扑面而来一股空气。这就是不认同,不认同说啥也没用。但如果,你是一个平时就很注重心气的修行者,一个戾气的扫除者,一个轻浮的终结者,一个话少的深邃者,那你就会时刻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不会上醉眼迷离的障眼法的当。戾气者,必受煽动;轻浮者,必受蛊惑。

空智向达摩的这一问便是轻浮,这么问话不难让人感觉空智并非是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是自觉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再用“开悟”堵死达摩,想让达摩难堪。对这个问题,如果智慧不够大概率会被空智带进沟里。同理,一般人面对刁难,明知道对方是故意的,多数情况下,自己却无计可施。一旦被激怒,戾气就很容易上身。所以,别看空智穿着袈裟剃着光头,他只是把刁难人的工具换成了论道,类似现在很多的“成功人士”无非是个伟大的小丑一样,空智也只是个学佛的小丑。佛法的道理他跟师弟们讲得头头是道无一错处,那又如何呢。

而面对刁难,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里?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至拙和至诚,关键在“至”。不深入、不彻底,那就连放纵也放不开,是也不是?空智的问题也在自我设限,而达摩一句话就突破了这个限制,一种被击穿的感觉陡然上了空智的身。那如果这种“击穿感”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身呢?所谓“桶底脱落”,已不再如心理学姐姐的那个清空装满水的杯子的比喻,没有底,杯子内就不会有积压,也就不需要再劳神把水倒掉了。

有底和无底,这已然不是方法的问题,一切法便局限在有底之下,故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便出自有底,有底则必有“击穿”之患。

修行密意也在于修行之二字本意,修正其行。修正便要有据可循,却又依何据?

心即天,心即理。认同天,认同理,即是天人合一。

3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4-11-16 05:22

    禅宗有人发现自己跪拜的都是阿三么

  • 2024-08-13 21:40

    阿弥陀佛[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