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上海外滩风景区观光平台上的通道点安装“客流眼”信息自动采集设备。(视觉中国|供图)
2024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和使用,更好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早在2024年4月,公安部就《公共场所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起草说明中就明确“聚焦解决公共场所视频图像信息被乱采、滥用、泄露和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
事实上,立规解决这些问题在2016年就已开始。多个省市也在积极进行地方探索。受访学者指出,《条例》草案面临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如何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关系,“条例的核心在于通过明确限定公权力的行使来保护公民权益。”
长期缺乏统一规定2016年11月,公安部曾发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彼时,制定条例的目的是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逐渐普及的公共视频系统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和应对突发事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存在监管不到位、建设标准不统一、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不当使用公共视频图像信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
“2016年,我们就考虑到视频图像方面的信息收集可能带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薛虹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但当时网络安全法刚刚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两个主要的法律尚未出台。”
出于种种原因,2016年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下文。
不过,地方却开始陆续出台一些专门法规,探索管理路径。广东省、重庆市、安徽省、云南省等都曾发布相关管理办法或规定,明确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应用及法律责任,并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保护等。南昌、武汉、无锡、拉萨等城市也曾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2024年3月,《株洲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成为中国首部地方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管理法规。该条例明确了禁止监控设备安装的范围,并规定了特殊群体走失后的信息查询程序。
2024年4月,公安部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了安装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置、角度和采集范围,设置显著提示标识,还针对实践中非法安装图像采集设备侵犯个人隐私问题,规定在旅馆客房、集体宿舍和公共浴室、卫生间、更衣室等可能侵害个人隐私的区域、部位,严禁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关于通过《条例》草案的必要性,薛虹表示,这一领域长期缺乏统一规定,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执法不一致,影响法治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因此需要上升为国家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上位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具体立法来解决。《条例》草案的通过是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的必要步骤。”
薛虹补充,现实中个人信息滥用的现象严重,损害范围广泛,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
“明确限定公权力的行使”“征求意见稿中有很多亮点,如第九条规定了视频图像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排除了商业目的使用,为该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正面定性。”薛虹指出,征求意见稿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五条对监控设备的设置位置、特定区域的监控使用以及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较以往模糊的相关规定,这些细化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许可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管理需遵循法定的依据、场景、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存储期限等原则,这些原则如何更具体,在未来可能有更明确的要求。
薛虹说,她迫切期待条例的尽快实施,“这个条例出台较晚,现在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加强监管并规范其发展。”她强调,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将逐步落实国家标准,并逐步淘汰不规范的做法。
有观点认为,《条例》草案的核心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公共安全领域,并未充分兼顾个人权利。
刘德良认为,在公共安全领域,个人难以监督自己的信息使用,通常只有在信息滥用或泄露后才会察觉问题,“立法实施的监管可能更多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缺乏第三方或个人参与的监管机制。”
刘德良还提到,关于30天留存期满后个人图像信息的删除,存在可操作性的问题。
薛虹则认为,立法层面基本上实现了公共安全和个人权益的统一,“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收集处理视频图像数据,维护公共安全,同时也不能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益。”
“条例的核心在于通过明确限定公权力的行使来保护公民权益。”许可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仅是限权规则,也是赋权规定。”
许可提到,中央网信办于2023年8月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侧重于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时,也相应地限制了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
“因此,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的保护既是分开的,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可认为,未来,两者将会形成合力,在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同时,推动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位于成都的新网银行,以人脸识别技术核实身份,并通过大数据审核个人信用信息,几秒钟就可实现审批。(视觉中国|供图)
人事动向【多名省级党委常委有新职,3人跨省履新】过去一周,多名省级党委职务调整。
2024年12月18日下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刘捷任浙江省副省长、代省长。刘捷此前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12月起任浙江省政府党组书记。
据《北京日报》2024年12月14日报道,谈绪祥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随后,据北京市政府官网“市领导”栏目更新显示:谈绪祥担任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他此前任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城市副中心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兼)。
12月15日,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喜忠出任赣州市委书记。原任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于2024年12月16日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身份出席会议。
职务调整的省级党委常委中,3人跨省履新。
据《青海日报》12月13日报道,张锦刚已任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张锦刚此前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12月14日上午,“安徽先锋”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孙红梅任安徽省委常委。孙红梅早年长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2020年9月,孙红梅跨省份升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赵俊民已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赵俊民曾任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安康市委书记。2022年3月,赵俊民跨省升任四川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统战部部长职务。2024年12月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
【“最强县级市”市长拟任新职】12月19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职前公示。其中,昆山市市长陈丽艳拟任县(市、区)委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陈丽艳,女,汉族,1978年8月生,在职研究生,硕士,中共党员。2020年12月,陈丽艳履新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1月获任市长。
稍早前,原任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已任常州市代市长。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刘靖履新】12月16日,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刘靖为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刘靖,男,1975年12月生,曾任河北阜平县委书记等职,2021年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之后,刘靖历任保定市委常委、阜平县委书记,邯郸市委副书记,河北省信访局局长,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局长等职。
反腐纪事【云南省原副省长李石松被“双开”】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云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李石松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通报。通报指出,李石松不正确履行职责,对统计造假失察,违规干预插手司法活动。
【山西省政协主席吴存荣任上落马】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2月16日通报,山西省政协主席吴存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吴存荣生于1963年5月,曾长期在安徽工作,2017年,吴存荣跨省调整,调任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23年1月,吴存荣再次跨省履新,任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不久当选山西省政协主席,直至此番任上落马。
山西省政协主席吴存荣于近日落马。(视觉中国|供图)
【落马干部称“牌瘾”似鸦片难戒】
12月17日,“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以案为镜》栏目发布《沉迷牌局 他帮“牌友”套取300万补贴》一文,披露四川威远县小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副主任古涛的腐败细节。
古涛,男,1984年9月生,四川威远人,2003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威远县小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2024年3月被查。
古涛沉迷赌博,他白天浑浑噩噩上班,晚上通宵达旦打牌,“只要有时间我都在打牌,钱输光后就去网上贷、银行贷,贷款出来继续打。2023年就打了200多场牌。”他最多一晚上输过十几万元,称“牌瘾”似鸦片难戒。
部委信息【民政部:部署开展慈善组织检查执法工作】
近日,民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检查和执法工作,重点检查善款募集、慈善财产管理使用、慈善项目实施和分支(代表)机构管理等情况;重点检查大病救助、弱势群体帮扶、教育、医疗等慈善活动和慈善项目,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
【财政部:严格实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
财政部18日对外发布《关于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的通知》。其中提出,严格实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在编制内合理配备公务用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
【国家卫健委:新版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12月16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开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
法治播报【国家公园法草案拟二审】
2024年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王翔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将于12月21日至25日举行,国家公园法草案拟提交二次审议。
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国家公园设立前期工作时,应当提出原有居民生产生活影响评估和解决方案。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视觉中国|供图)
【未成年人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呈增加趋势】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多篇文章,披露了多起未成年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典型案例,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不断加强对我境内人员渗透拉拢,对未成年人实施无差别网络勾连作业,以游戏、旅游、摄影等极具迷惑性的名义,一步步将其引入预设圈套,继而诱使未成年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备案审查加强对涉罪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研究】
“小备案审查法”实施一年以来,备案审查制度建设迈入新阶段。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根据会议信息,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将提交2024年12月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中提及了加强对涉罪人员社会保障和从业限制等相关问题的审查研究,遵循宪法和法治原则作出妥善处理。
科教动态【江苏省鼓励高校在作业批阅等方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辅助教师教学,包括:鼓励高校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阅、教研分析等方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备课效率、创新教学方法。
【全国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增至11.7万人】
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教育部组织2800余所全国普通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8万余名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26.4万名辅导员、8.8万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开展全覆盖集中培训。2012年至2024年,全国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从3.7万人增至11.7万人,高校辅导员从14.2万人增至27.9万人。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量质齐升。
【神十九乘组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时长纪录】
《科技日报》12月17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17日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当日21时57分,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神舟十九号乘组人员高效开展在轨工作。(视觉中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供图)
地方政情【北京:新增专项债务限额90亿元】
据北京市财政局官网,北京市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第二批)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的议案中显示,财政部在下达本市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26亿元的基础上,再次下达本市2024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90亿元。
【成都:垃圾收集站新建选址落地异常艰难】
日前,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市城管委已就人大代表《关于城市垃圾点应该远离人员密集小区的建议》作出答复。
成都市城管委在答复件中称,代表提及的“城市垃圾点”“垃圾回收点”即为生活垃圾收集站。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居民小区超过5000人时,应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少于5000人时可与相邻区域联合设置收集站。为减少收集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一般会建在远离人员密集小区,避免垃圾收集站对环境影响,但由于历史欠账,规划配套建设滞后,加之环卫设施“厌恶性”“邻避效应”日趋突出,垃圾收集站新建选址落地异常艰难。
声音【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领导干部要到企业“问诊”】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临沧市调研。王宁说:“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办公室‘坐诊’,还要到企业‘问诊’,听取诉求、解决困难,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都市报》《科技日报》等报道)
南方周末记者 翟星理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杜培
责编 钱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