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
执行机构及简介:佛山市南海区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家专注于以社区需求为本,以社区资产视角下的社区动员为手段,擅长从社区文化、社区空间、社会组织培育等不同路径介入社区治理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大圩社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城区,早前称“岳庙圩”,由于水、陆路交通便捷,商贸业、手工业等迅猛发展,吸引了周边的广州荔湾、番禺和佛山顺德等地的民众前来经商赶集。一直以来,大圩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繁华的生活景象、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来此定居,人口背景多元,目前本地居民与新市民的比例约1:2,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催生了大圩社区新旧市民融合的服务需求。
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以文化促融合的思路回应居民新旧市民融合的服务需求,组建社区文化小分队,动员社区党员、长者、青少年、家庭、新市民等多元群体,从活动参与到服务参与,日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组织志愿力量开展社区旧物展、大圩文化节、楼梯空间等品牌活动,累计年服务超5000人次;开展文创空间改造,让“大圩楼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获得“桂城新闻”、“珠江时报”、“佛山+”等多家区、市级媒体的平台报道。项目通过文化符号内核的提炼,微观层面文创产品的共创,中观层面文创空间的共建,营造社区融合共享的宏观愿景。
提炼文化符号,凝聚社区向心力
文化促融合思路
大圩社区的“福肉饼”,始于清末民初,是很多大圩人儿时的记忆、家乡的味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福肉饼”的传统制作工艺几近失传,老旧店铺数量也急速减少,“福肉饼”这一曾经风靡大圩的传统美食已逐步被人们淡忘。为让广大居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重拾对大圩特色传统文化的关注,项目以重塑“福肉饼”文化符号为切入口,开展系列新旧市民共同参与的“福肉饼”文化走访、设计及征集活动,在提炼“福肉饼”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凝聚新旧市民的社区共识,增强新一代大圩人的社区归属感,促进社区融合。
1.福肉饼口述史,引导居民找寻社区“共同记忆”
福肉饼的制作技艺虽已失传,但吃过、见过,了解福肉饼历史的长者还在,大家的“共同记忆”还在。社工通过社区推荐,居民走访、漫步等方式,群策群力,寻访到社区对于福肉饼有记忆的长者,通过多次的交流采访,并将对话进行录音,整理成逐字稿,用文字记录下福肉饼的故事,及时进行阶段性成果分享,与社区的新市民和本地居民一起分享福肉饼的前世今生,促进居民之间的联结与互动。“我小时候也吃过”,“很可惜,我没有吃到过,但有听说过,那个时候福肉饼真的很有名”,口述史搭建起了人与人的对话平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表达,针对这些对话和故事,继续以滚雪球的方式联动,随着口述史资料的丰富,带来的是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更好的人际交往。更棒的是还有社区的商家根据街坊的故事研发出了新一代的福肉饼,福肉饼重出江湖,也有口述史的力量。用记忆凝人心,用故事促参与。
2.福肉饼LOGO设计,构建社区新旧市民沟通平台
挖掘文化符号只是一个开始,组织居民参与的过程,不仅再次梳理了社区文化,也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了解了大圩福肉饼的历史后,紧接着项目开始动员居民们进行福肉饼LOGO设计,在征集活动的过程中,新市民和本地居民发挥余热,将不同的设计理念进行交流与碰撞,从中建立沟通交流的契机。最后,大圩福肉饼在经由专业的广告设计公司指导下,成功设计出了大家都认同的福肉饼LOGO,初步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符号。
有了大圩社区福肉饼LOGO后,项目陆续推出系列活动,以福肉饼LOGO钥匙扣为载体设计周边产品,不断宣传强化福肉饼LOGO标识,让其慢慢走进大圩居民的心里,而在设计、宣传的过程创造了社区新的共同记忆,促进了新旧市民之间的融合。
3.探寻福肉饼精神内涵,形成大圩文化精神象征
大圩福肉饼曾经代表家乡的味道,而今已逐渐成为社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使福肉饼更好地传承,成为大圩文化的精神象征,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共同商讨重新定义福肉饼精神内涵。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努力下,经过200多人次的投票,大圩福肉饼确定了宣传口号为“家的味道,传承友善”,寓于着大圩社区坚守着尊重、关爱、互助的友善社区文化传承。
为了使福肉饼精神更好地传承,居民还共创出福肉饼的文创产品,让福肉饼渗透到居民的生活当中,成为大圩文化的精神象征。如今大圩福肉饼已经拥有独立的LOGO设计,并配套钥匙扣、大圩方言日历等周边产品设计,新一代的平洲福肉饼也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共创和参与。才叔已经82岁了,在他跟社工分享福肉饼故事的时候,恍如回到中年,福肉饼是他参与社区的契机,后续他也相当支持社区各项活动,出谋划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并且青少年、家庭也参与进来,一起寻找福肉饼的故事,传承的不仅是时代的记忆,更是淳朴的乡情。有了文化符号这个载体,让更多的东西可忆、可说、可呈现,让社区情感被看见。
福肉饼文化符号
创新文创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1.借社区传统墟日,开展社区文化宣传
在大圩社区一直保留着由来已久的墟日赶集传统,每月逢1号(31号除外)、6号尾数的日子,社区就会“开墟”。在太平街至东平河边的两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各种果蔬产品、衣帽服饰摆卖,街市一派繁荣兴旺。因此,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也借着这一特色,设摊进行社区文化展示,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墟日摊位活动,收集第一手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和研发文创品牌。
墟日方言日历共创活动
方言灯谜活动
2.以摊位为载体,研发文创产品
“友善方言”日历就是在社区墟日的文化摊位中研发而出的产品。在摊位服务中,志愿者们通过方言灯谜、互动游戏等创新玩法,收集里来自五湖四海的社区居民方言,并通过线上征集、线下活动等方式,邀请居民们一起手绘插图、排版设计,插图跟社区息息相关,广式早茶、方言、旧物、粤剧等等,最后形成承载大圩社区文化和特色的“友善方言”日历,在社区广为宣传。
大圩文创产品,动员了包括青年党员、长者、小学生等不同群体的热心居民一起参与,从产品研发到讨论共创,一个个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形象成为具体的产品,让居民参与成就感不断提升。社区墟日文化宣传摊位不仅是展示社区传统的平台,其更是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的入门口,许多居民正是在此熟知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逐渐成为了大圩文化的“铁粉”。
方言日历封面
5月日历背面
营造文化空间,形成社区融合互动
公共空间营造可使社区文化得以可视化,以便捷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居民的面前,重构了居民之间的联系。大圩社区融合服务项目通过建立“社区党委+项目社工+志愿者+社区居民”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以公共空间升级和社区文化课程的切入手法,促进公众参与改善社区环境问题,共建美好家园,让社区文化历久弥新,社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
“大圩楼梯”位于永东街和向东街交界处,长18米,是不少大圩人童年时光从学校回家的路。楼梯最初是居民自发用泥砌而成,后由政府铺设水泥,楼梯经过多年使用,路灯昏暗,已渐渐老旧,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也影响了社区的容貌。项目利用社区空间艺术构建及改造原理,对大圩楼梯进行升级美化。一方面,在社区党委的同意和支持后,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学生等群体运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模式,协商共议楼梯设计墙绘图,将大圩的人文历史、中国传统故事形成一幅幅绘画雏形,赋予“大圩楼梯”更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社区居民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社区青年和亲子家庭报名参与绘画,并邀请社区长者向绘画者们介绍大圩的文化和历史故事,增强其对社区认识,用心描绘出对社区文化的理解。“大圩楼梯”的改造让每一位“大圩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真正实现“街坊事,街坊办”。在彩绘过程中,住在楼梯附近的居民更是主动为参与者打开方便之门,要水接水,要布给布,甚至有居民还特地为大家准备水果,将家里的风扇搬出来给大家用。
参与共创活动的新旧市民
经过改造,如今的“大圩楼梯”变得明亮而平整,成为了社区彩绘打卡点,活化了社区历史文化。这段楼梯的改变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找到文化的根脉,也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力,社区新旧居民之间的互动更加融合。多元群体在此空间里建立不同的联结: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家长之间的同理共鸣,长者被需要的认同。透过楼梯空间的改造,我们看见了居民的生活现状,看见了孩子陪伴的渴求,也看到邻里之间的善意和社区的生命力。
楼梯美,人更美
桂城街道大圩社区“文化融合,共建共治”文化营造项目以福肉饼为纽带,凝聚起新旧市民,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集体意识,结合空间营造,激发社区活力,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在党建引领,多方联动下,以文化促融合的服务形式,从微观层面到中观层面再到宏观层面,循序渐进地实现社区融合,让社区文化随着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群体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参与,刻进每一位居民的心里,社区社会资本犹如滚雪球一样持续积累、增长,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共融氛围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