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各省驻军的问题,例如河南省、辽宁省、河北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湖北省属于我国的华北腹地,同时也是整个中部地区的咽喉,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北省境内驻扎了3个师。请注意,六七十年代。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湖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华中地区的核心,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号称九省通衢。在大统一王朝时期,中原王朝在荆湖等地,驻扎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因为,中原王朝的主要对手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政权,例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等,一直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时期,肯定会集结强大的军团,出塞、北伐,打击北方的游牧政权。例如汉朝、唐朝、明朝,都曾经进行大规模的北伐行动。不过,一旦中原王朝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就只能依靠辽东、华北、西北的有利地形,层层阻击北方游牧骑兵南下。因此,中原王朝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北方地区,例如辽东、河套、河西走廊、燕云等等,都属于中原王朝的主要驻军区域。
与之相比,华中、东南、岭南等地,属于朝廷的基本盘,驻扎的军队并不多。但是,一旦进入南北朝对峙或者军阀混战时期,湖北省的地理位置立刻显现。湖北省扼守了长江中游,控制了湖北省以后,向东顺流而下,能够直逼江南地区。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攻克武昌以后,几十万大军顺流东进,直逼南京城下。
同时,从湖北各地向西,可以窥视沃野千里的巴蜀之地。当年,宋朝平定全国的过程中,就是先平定了南平、湖南等区域,然后两个方向夹击后蜀政权。同时,湖北省北部的襄阳,属于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控制了襄阳等地,退能够确保江南半壁江山,进能够北伐中原,直逼河洛、关中。
在明清两朝,由于湖北属于中部腹地。因此,驻扎的军队数量并不是很多。清朝统治时期,我国内陆各省的驻军数量都比较有限。当时,河南省内驻扎绿营军11000多人,江西省内驻扎绿营军13000多人,湖北省内驻扎绿营军17000多人。由此可见,内陆各省的驻军数量都比较有限。与之相比,清朝在甘肃、广东、福建等省份的驻军,都在5/6万左右。
在现代历史上,湖北等地的武装力量,承担了全军战略预备队的重任。接下来,我们聊聊建国之后的军区变化。建国初期,出于稳定各地的实际需要,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分别是: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这6个大军区对应了同时期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其中,中南军区管理了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等地的武装力量。这样的军区划分方式,属于临时性的区划模式。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6大地方局被撤销,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全国被划分为12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
1956年,鉴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实际作战需要,又从南京军区的部分区域上,组建了福州军区。截至1956年,全国形成了13个军区的框架。我国的军区命名很有特点,除了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等几个军区的情况特殊之外,大部分军区的名称,都是以重要城市命名的,例如成都军区、兰州军区、福州军区等等。
中南军区从中原一直延伸到了岭南地区,1955年,中南军区撤销以后,在原有框架上,组建了广州军区、武汉军区。其中,武汉军区管理了河南省、湖北省内的武装力量。其中,武汉军区下辖了2个军,分别是:第1军、15军。第1军驻扎在河南省境内,15军驻扎在湖北省境内。
50年代中后期,随着解放军部队正规化的需要,1961年,陆军15军改编为空降兵15军。从这个时候开始,空降兵第15军,同时隶属于空军管理,仍然驻扎在湖北省内。不过,从隶属关系来说,出现了很大的调整。从具体任务来说,武汉军区没有直接作战目标,承担了全军战略预备队的重任。哪个军区需要支援,武汉军区的部队会迅速集结、增援。
截止60年代中期,湖北省内驻扎的部队数量还比较有限。进入6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方邻国陆续向远东等地,调集了50多个步兵师(机步师、摩步师)、坦克师,形成了百万大军压境的态势,总兵力达到了110多万。我国北方一线的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沈阳军区等各个军区,都在加强战备,积极训练对付坦克群突击和阻击机械化兵团推进的各种战术战法。
作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武汉军区的整体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南方各个军区,陆续抽调部分精锐力量北上,其中,昆明军区的54军、广州军区的43军,陆续调入了河南省驻扎,开始隶属于武汉军区管理。同一时期,武汉军区组建了高炮71师,驻扎湖北省部分地区。
截止60年代末期,湖北省内驻扎了3个师,分别是:陆军第29师(邱少云烈士所在的部队)、高炮71师、湖北省军区独立师。1968年,武汉军区组建了第17军,陆军第29师改编为第49师,划入了17军序列,并且属于17军的头号主力师。1973年,出于各方面的因素,第17军被撤销,第49师直接隶属于武汉军区管理。这一时期,湖北省内仍然驻扎了3个师。
1976年,为了进一步加强西北地区的防御力量,武汉军区直属的陆军第49师,调入了甘肃驻扎,改编为第56师,开始隶属于兰州军区管理。1976年之后,湖北省内的驻军,调整为2个师。
进入8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都出现了高科技战争的影子。功能单一的部队,已经很难承担复杂环境下的新任务、新需要。80年代初期,各个省军区下辖的独立师,开始被陆续撤销,压缩为独立团。同时,部分军区下辖的高炮师也在压缩编制,进一步调整为高炮旅或者高炮团。
出于科技强军、全面发展的需要,1985年,我国开始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当时,35个军中,有11个军被撤销。总计裁撤了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
百万大裁军的过程中,武汉军区被撤销。原本驻扎在河南省内的各个部队,开始隶属于济南军区管理。在此之后,济南军区成为了全军的战略预备队。原本驻扎在湖北省内的各个部队,开始隶属于广州军区管理。
上述历史属于50年代到80年代的部队驻防、调动情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各个部队,已经先后进行了几轮调整,和几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各方面资料都是公开的。2016年军改之后,我国7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湖北省内的武装力量,隶属于中部战区管理。不得不说,中部战区的组建,极具战略意义,形成了强大的战略机动集群。
最后,向所有的老兵们致敬。关于解放军各个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人生何处不相逢
你个逗比,湖北属于华北腹地吗?
社区联络官
唯一的一支空降兵部队一直没动。15军真的是强,有这一支部队在湖北无忧
无微不至 回复 11-19 19:58
伞兵要有飞机才能空投空降,运输机十三师也是在湖北的,开封也有一个十三师的大场站,所以开封也有伞兵旅,所以伞兵必须紧挨着飞机驻扎才能实现快速部署。
非翔Leonardo
千岁军一直很稳。没有动。
人间有味是清欢 回复 非翔Leonardo 10-25 17:04
没毛病! 每个星期都在市区能看到大家伙运输[鼓掌][鼓掌][鼓掌] 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天上有人飞[鼓掌][鼓掌][鼓掌]
非翔Leonardo 回复 10-25 16:46
水少了一点,武汉发展以前得益于长江水运,之后是火车运输。
星盾游侠
现在要以高科技强军第一,精简数量,空海军建设第一,作战模式快准狠,精度不够火力来凑的时代过去了,侦查为第一要务
用户10xxx99
原来一个空降,还有一个坦克,一个舟桥,省军直属一个师。
用户10xxx41 回复 12-05 04:14
舟山驻地我出差去过一次,不过是晚上去的。
早起不熬夜
[doge]想我大沈阳军区,拆的都认不出来了,我原来是军区自动化站的,后面变成军区通信团,后面改成战区通信旅,再后面又改成了战支通信旅
刘俊龙cn
以前有一个师驻扎在我家附近,师部离我家不到500米
用户13xxx45
总得有地方驻扎吧,哪来那多为什么
黃亭兴
必须满足二小时甲跨境到乙并进行有效增援,只有如此才能发挥战区最佳威力。
風火_SouL
武汉 古时 就是 九省通衙 啦。地理优势毋庸置疑。。。
北诺
甲种师1万人,乙种师5500人,三个师人并不多
拒绝剧透
成都军区吊打各大军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