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情是个很奇怪的玩意,也许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会给她带来巨大的影响。
今早刚走出地铁站,迎面一位背着蓝色大书包的小男向我深躹一躬,搓着手说:“爷爷对不起,昨天我爸爸态度不好,谢谢您的提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b68c8bf665067aa991e71096e8a6b2.jpg)
我愣了一下,很快想起昨天早上也是这个地方的一幕。
大概是6点50的样子,还没到早高峰,一拨人下地铁,三三两两往外赶。最后一段出站,要乘坐大概近40级的手扶电梯。当时电梯上的人并不多,有位中年人可能是赶路吧,在电梯上匆匆一级级地往上快走。
从我身旁越过的时候,我前面有两个人,父亲模样的斜背着书包,并排还有个穿白色蓝条纹校服的小男孩,身子靠着电梯一侧。那个赶路的人就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小孩的肩膀,示意让一让,并小声地提醒说,坐手扶电梯的时候,最好靠一边。小男孩站直了身子,准备让路。不想,背着书包的父亲不愿意,还大声的斥责那位赶路的人说,“你知不知道,电梯上规定就不能走动!”闻言,那人也提高了嗓门:“站右让左,基本礼仪,这也不懂?”
瞬间,气氛就紧张起来,双方言来语往,好在电梯很快也到顶了。那个中年人可能真的是在赶时间,也没有继续争吵,一下电梯出站就走了。
那个背着书包的父亲站在出站口,却还冲那个中年人的背影大声嚷嚷,小孩走也不是站也不是,看样子很尴尬。我小声地说了一句,孩子在旁边哩,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算了吧。
不想孩子爸爸非常不乐意,又冲我吼道:“要你管吗?”
不晓得是脾气不好,还是早上心情不佳,这个人的情绪好激动。我没有生气,劝说道,一大早上的,消消气吧。坐扶手电梯,是有站右让左的说法。你说的尽量不要在电梯上走动,也有道理。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给人行个方便也是公德。何况你孩子在身边,吵吵闹闹的,对他影响不好。
“你才没有公德!要你多管闲事,我的儿子教育得好得很!”看来是没法好好说话了。我没有再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径直也走了。背后那个男的嚷嚷声却一直还在。
说实在的,这个上班路上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多大情绪,只是觉得有些不是滋味。我并没有纠结乘坐手扶电梯应不应该让行,只是在想,大人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总说言传身教言传身教,一个家长难道不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e1b0016e3302646c04511ccb217c78.jpg)
这点小事过去也就过去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早上那个小男孩,竟然来了这么一曲,让我很是措手不及,也很感动。
上班上学的路上,每天擦肩而过的人那该有多少?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次遇到?看得出来,这个小孩子是掐着时间点在站口等候观望的,也许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能不能再次遇到的心理,竟然真的又碰到了。
我不知道昨天早上我们分别后,小男孩经历了什么,但是他今天早上的这一躹躬,至少说明孩子的心里是有杆称的,量得出事非好坏。
我在孩子的四周看了一下,没有发现孩子的父亲,也没有发现有其它家长跟随。这个小男孩事隔一天后还能认出我来,并且躹躬道歉,让人很吃惊,因为我完全没有想到,也没有想过需要他们的道歉。
一个小孩子,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做,但他就是做了,这就让人很是别有滋味。原来,阳光男孩,是这样的。
我很感动,也很高兴,但也有一点遗憾。如果今天是他的父亲一起,哪怕是不躹躬道歉,哪怕只是再次相遇时微笑点个头,我也觉得是很好的。
生活的烟火气就是这样,有不开心的遭遇,也有美好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