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分红引起大量围观,揭示解决物业乱象四两拨千斤的一手!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2-01 10:34:33

最近,“别人家小区分红” 的消息又一次引发热议。当看到别的小区业主兴高采烈地领取公共收益分红时,不少人都心生羡慕。但在羡慕之余,我们更应思考,为何只有少数小区能实现分红,而大多数小区却如泥牛入海,不知所踪。

就拿 2025 年元旦来说,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金谷明珠园小区和金地阳光城小区,给业主们带来了一份惊喜。金谷明珠园小区的 1300 多户业主,每户领取了价值 100 元的大米和食用油组合;金地阳光城小区的 1272 户业主,则直接收到了 100 元现金分红。这些分红的资金,都来自于 2024 年的公共收益结余。这两个小区通过业委会的努力,实现了公共收益由负转正,让业主切实享受到了公共收益带来的福利。

无独有偶,1 月 28 日上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合百花公园小区业委会也在小区中心广场为业主发放公共收益金,吸引不少小区居民排队认领。该小区的公共收益金主要来源于停车位收费、广告费、临时摊位租赁费等,结余的部分以业主房屋面积为标准,按比例以现金的形式分红 。

然而,这样的场景在大多数小区中却难以见到。相关调查显示,在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乱象。公共收益不公示、不透明的情况普遍存在,甚至有大量公共收益被物业私吞。在城市留言板上,关于公共收益相关的投诉屡见不鲜,部分小区物业违规违法的行为令人震惊。

一些小区业主申请让物业公开公共收益,却发现物业并未按照法规每半年公示一次;还有小区的公共收益被物业随意 “支出”,余额所剩无几。武昌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时发现,小区公共收益存在移交不规范、管理不规范、使用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如存在不移交、移交不及时的情形,未设立专门账户进行存储,物业服务公司使用公共收益未经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所在地居民委员会同意等。

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虽然《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对公共收益的归属和使用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物业企业有机可乘。

按照相关规定,公共收益为全体业主共有,具体由谁支配需召开业主大会,由全体业主投票决定,通常物业公司可分得一定比例(一般为三七分,物业三、全体业主七),但物业在管理公共收益时,却常常不按规定执行。

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在很多小区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有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困难,有的即便成立了,也缺乏专业知识和维权意识,难以对物业进行有效监督。此外,部分业主对公共事务的漠视,也使得物业在公共收益管理上更加肆意妄为。

然而,整治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乱象,却是在实战中提升业主自治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小区物业问题的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一招。

规范公共收益管理,不仅能增加业主的实际收入,还能提升业主对物业的信任,改善小区整体环境。以武汉的这些分红小区为例,金谷明珠园小区在规范公共收益管理后,利用资金改造小区硬件设施,如将约 2 万㎡的泥土地铺上碎石,方便居民临时停车;填补小区进出口低洼处的沥青,解决积水问题;修建 13 处充电停车棚,满足约 700 辆电动车充电需求;推动 11 到 14 栋 138 户居民的电改,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金地阳光城业委会也完成了南中门广场的沥青铺设和停车场的回收,提升了小区整体形象;铺设南区景观大道地砖,建设 6 个充电棚,减少了电动车飞线充电引起的火灾隐患;启动小区消防、监控及屋面漏水的初期调研和公示。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让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面对这样的现状,广大业主不应只是羡慕他人小区的分红,更应积极行动起来。首先,要推动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有效运作,让业主委员会真正成为业主权益的代表。其次,业主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要求物业定期公开公共收益账目,接受全体业主的监督。同时,业主自身也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维权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全体业主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现状,让小区公共收益真正惠及每一位业主,解决长期困扰小区的物业矛盾。

别再只是羡慕别人,行动起来,下一个享受小区分红的,或许就是你!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彬哲说趣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