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为中华文明之宝贵财富,不但是中华老祖宗的经验总结,更是教育后代、警示后人的语言利器。很多成语内涵丰富、能量正面,一直传承于后世,成为了历代王朝乃至当今文学作品的常用语言。
比如驰骋疆场、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给人沙场征战时十足的威武霸气之感;再比如绿肥红瘦、春意盎然、别有洞天、鸟语花香等,自然界的美妙风光扑面而来,给人十足的身临其境之感。
但也有的成语十分拉低智商下限,给人十足讥讽、嘲弄之感,活脱脱的伤口上撒盐,负能量满满。让人十分质疑发明这些成语之人的背后动机:同为中国人,为何偏要讥讽自己的同胞呢?
至今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成语为何不断拉低智商下限?中华老祖宗讽刺了谁?
看起来十分拉低智商下限的成语大多在2000年前的时代。彼时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互为仇敌、明争暗斗,拉开了持续500年的相互攻伐的混乱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可能出于打压政敌的需要,此时涌现出了很多笑看别人智商低的成语,比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邯郸学步、南辕北辙等等。每每看了这些成语,不禁疑惑:2000年前的中华老祖宗真的有这么蠢吗?
以掩耳盗铃为例:这个小偷想要偷铃铛,明知道手一碰铃铛就会响,怎么会就不知道铃铛发出的声音不仅自己能听到,别人也听到的道理呢?
再说刻舟求剑:自己之所以坐船过河,必然是知道船动人也动的道理,怎么会就不知道剑脱离了船之后,就停在原地不会跟着一起动的道理呢?成龙明明说过习武之人脑子灵活,这刺客明明习武却为何这么笨呢?
邯郸学步更是离谱,虽然自己以学习优美步伐为最终目标,即便自己因为学习不到位,邯郸步伐没学会,但也不至于会忘了两条腿怎么走路,毕竟走路可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忘了实在是不应该。
况且走路怎么说还玩过,爬肯定不会去学习,更没有实践的底子。如果两条腿走路的功底都忘了,怎么会几十年没玩过的爬呢?逻辑上完全不同。
当然这些都是中华老祖宗站在圣人的角度,对不知名之人或者平头老百姓的讥笑怒骂,真不知道他们嘲讽了谁?跟自己在同一片土地成长起来的老百姓如此蠢,自己就能摆脱“蠢”的头衔吗?
灵魂拷问中华老祖宗:2000年前的中国人真这么“蠢”吗?都是杜撰出来的,为的就是为“治人”打下基础
站在今天人人平等的角度,中华老祖宗如此讥笑同胞“蠢”,是非常要不得的,如果被讥讽的中国平头百姓懂法律的话,完全可以告对方诽谤、侵犯名誉等罪名,严重者可以找对方索赔精神损失费。
但在2000年前的中国古代,显然这是痴人说梦。而占据了舆论制高点的中华老祖宗为了“治人”,人为杜撰了很多拉低智商下限的成语。
比如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的开头也常常以某某个人开始,具体是谁不知道,瞎编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不知道这个人名也就罢了,偏偏还说这个人贪婪又愚蠢,明显是在讲童话故事。
既然是讲童话故事,人物的单纯化、性格的偏执化成为了必然,随之而来的愚蠢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同《皇帝的新装》一样,只有无比愚蠢的皇帝,和出乖献丑的昏君形象,却没有深思缜密、老成持重的阴谋者。
如果一国皇帝这么愚蠢,尚能坐稳皇位,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个国家所有人都很愚蠢。《皇帝的新装》果然没能让人失望,所有的王公大臣、成人百姓,智商不足一个孩童。
如此,更是可以清晰明白:这些不断拉低智商下限的成语,就是中华老祖宗编制的一个个童话故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讥讽平头百姓的低智商,达到抬升自我智商的目的。
果不其然,作为法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吕不韦,果然跟法家思想老佛爷们一样,均认为民众智商较低,与孩童无异(“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故而“治人”有理。
所以说,诸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等这些成语不断拉低智商下限,不是因为2000年前的中国人真这么“蠢”,而是中华老祖宗为了满足“治人”需要,杜撰出来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