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却对年家的他格外庇护,被其爱称“呆公子”

长丰东萌史 2025-02-15 18:27:55
前言

年羹尧兄妹二人在雍正时期极具声望,一个是前朝炙手可热的前线名将,另一个是深受皇帝喜爱,才情俱佳的贵妃。而年家在明朝时期就出过户部尚书,到建立大清的时候就获得了镶白旗的荣耀。

年羹尧的结局我们都细知,似乎他是年家的荣耀也是年家的祸端。但事实上比起年羹尧,他的哥哥声望更高,在雍正时期是一个奇迹的存在。不光通的古今、身怀医术,还是一个会画画懂音乐,甚至闲着就爱烧制陶瓷的“全能型人才”。他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他的结局是否会因为年家而做出改变?

无心政治的年家人

年希尧的家族在明朝时便是名门贵族,父亲年富在明朝时期担任要职,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忠诚与才干得到了皇室的高度赞誉。家族自此声名鹊起,成为当地望族。

年希尧的弟弟年羹尧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儒家教育,他不仅精通兵法,还饱读诗书,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战场上勇敢无畏,指挥有方,带领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其军事才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专门负责大清边防。

而年羹尧在边防时的表现,他文武双全,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并且以治军严谨,爱护士卒,深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不光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力,在政治上,他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才能,为清朝的发展出谋划策,促进了边疆的经济发展。凭借着这两点很快年羹尧在清廷中位极人臣。

然而,他的一些做法和言论引起了雍正的猜忌和不满,尽管年羹尧并没有谋反的意图和行动,但雍正还是用此罪名将其处以死刑。这一事件对年家的影响很大,使得年家的地位大不如前。

而除去年羹尧以外,年希尧的妹妹在雍正还未曾登上皇位时,就已经成为其爱妾,深得他的宠爱。在雍正登基,年氏随之入宫后为人温婉贤淑,在后宫之中独得恩宠。她不仅是温婉的良妾,还积极为雍正帝出谋划策。

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中,年希尧从小就接受了家族良好的教育。为年希尧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不负父望,早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后,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职位,在政治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在云南做同知期间,他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他还注重教育,创办学校培养人才。并且大力整顿地方治安,他的努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评价,被誉为 “清官”。

官场上的艺术家

然而,年希尧虽然在治理方面颇有才能,但他的性格温和,在官场中与其他人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而他本人也更钟情于艺术和学问,对仕途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其实年希尧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对作画和音乐颇有造诣。他的画作气势磅礴画,意境深远,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在音乐方面,爱好研究各种乐器尤其擅长古琴,琴声悠扬动听。

但为何称他为“全能”呢,那是因为除去官员和艺术家的身份以外,他还擅长研究医学。在医学方面,他更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他经常与一些著名的医学家和医生交流探讨,学习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以次来编撰医书,这些书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医学药理知识。

同时,在当时清朝和西方频繁接触后,年希尧对西方的药理知识和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和当时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是好友,花费大量时间邀请他对自己进行指导。

郎世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传教士,他在绘画、建筑、数学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年希尧与他相识后,被他的才华和学识所吸引,开始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科学知识。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互相学习和交流。

尽管年希尧在艺术和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也没能逃得过家族的牵连。因年羹尧获罪,他一度被革职。

这一打击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智慧,以及对朝廷的忠诚,重新赢得了雍正帝的信任。

不久后,雍正帝重新起用他,又先后将他安排在不同的职位上。在这些职位上,年希尧无论官职大小,都积极参与,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丝毫没有懈怠。

为啥年希尧能如此招到雍正的喜爱呢?其实除去他能干以外还有两个特征,十分对雍正的“胃口”。一方面就是他是个“糊涂蛋”,此称呼并不是说他笨,为人糊涂,而是说他糊涂到了帝王的心上。

当年身为雍正好兄弟的十三王爷在雍正登基后可是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对十三王爷那是唯恐招待不周。然而一次十三王爷特别将一个事情交代给年希尧,命其好好查办时,年希尧却不急不慢的答应了。

就在十三王爷还苦苦等着办好了来人交差的时候,这一等竟然一年过去了。十三王爷虽然有心追究,但实在是忙于政务,便和雍正提起了这件事,雍正听后便又嘱咐年希尧再去办,这时候年希尧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件私事没能解决。

随后他随意的派了府上的小厮去王爷府道歉,一直又过了好几个月才将这件事办完。雍正听到十三王爷跟自己“吐槽”年希尧后,简直是哭笑不得,觉得他不追名逐利是好,但又不禁担心这样的大臣会在官场中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所以对他经常暗中照顾很多。

还有一方面就不得不提到“投其所好”这件事了,都知道雍正是一位特别喜欢收藏瓷器,那年希尧他就是烧瓷的。雍正的品味高雅,但当时并没有太多能入他眼的,身为景德镇督陶官的年希尧却攻克了这个难题。在职期间他研究许多烧制瓷器的方式,像后来的“胭脂水”花色就是他研究出来的。

这样的一位“全能型人才”又不追名逐利,况且在后期背后的家族并不强大,不能成为皇帝的忌惮,能不让雍正喜欢吗?

0 阅读:3
长丰东萌史

长丰东萌史

长丰东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