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负责人也要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了,社区工作者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可能面临多种问题风险,这些风险将会对其个人职业发展、经济利益以及声誉等方面产生影响,理起重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2c206f182bcf8eb5af471f80af80ab.jpg)
去年初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不仅要落实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还要探索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经济责任审计。随着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行动不断深入,以及新一轮的换届将近,社区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将会成为常态。
什么是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2019年中央、国务院两办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定义,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
简单来说,就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国家机关、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社区人可能面临的经济责任审计的7个风险
那么,社区人在经济责任审计会面临哪些风险呢?归纳整理大概有以下7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财务违规风险。社区工作者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若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财经法规和制度,可能出现财务违规行为。比如,在收支管理上,存在收入未及时入账、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问题;在资金使用方面,违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开支,或者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导致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和预算安排。这些行为一旦被审计发现,社区工作者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二是资产管理不善风险。社区通常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若工作者对资产的登记、保管、处置等环节管理不到位,就会产生风险。例如,资产登记不及时、不准确,导致账实不符;资产保管不善,造成资产损坏、丢失;未经审批擅自处置资产,或者处置资产的收入未按规定入账等。这些情况会影响社区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审计中被发现后,相关责任人需承担责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dfc16e016e4aae81c0ebf0cbe71fb4.jpg)
三是合同管理风险。社区在开展各类活动和项目时,会涉及到签订合同。若社区工作者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存在疏忽或违规行为,将带来风险。比如,合同条款不严谨,存在漏洞,可能导致社区在经济往来中处于不利地位;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者对对方履行合同的情况监督不力,引发纠纷和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存在违规签订合同,谋取个人私利的情况,这些都会在审计中受到审查和追究。
四是决策失误风险。社区工作者在涉及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如果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或者违反决策程序,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例如,盲目上马一些项目,未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导致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在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中,决策不当,可能造成采购价格过高、中标单位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审计时会对这些决策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工作者可能因决策失误承担相应责任。
五是信息披露不规范风险。按照规定,社区需要对一些经济信息进行公开披露。若工作者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就会引发风险。比如,未按时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或者公布的信息存在虚假、遗漏重要内容等,可能引起居民的质疑和不满,影响社区的公信力,在审计中也会被认定为违规行为。
六是串通舞弊风险。在社区经济活动中,个别工作者可能与外部单位或个人串通,进行舞弊行为。例如,与供应商勾结,抬高采购价格,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协助他人骗取社区资金等。这种行为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一旦被审计揭露,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eb3b75d20dbb241adf8375a8918bf5.jpg)
七是审计应对不当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如果社区工作者不能正确应对,也会带来风险。比如,对审计工作不配合,拒绝提供相关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重视,不积极整改,导致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加重处罚或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开展社区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于社区人来说,早知道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这7个方面,对规整我们的工作、减少可能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配图源自: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