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上海豫园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明清时期。豫园,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已有450余年历史,占地30余亩,与露香园、日涉园合称为“明朝上海三大名园”,名列现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豫园山水在布局上相地之基,经营位置,参差错落,先抑后扬,终达“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效果,委婉而又贴切地表达了园主的心境。


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具体为1559年,由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建,耗时二十余年建成,占地七十余亩,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名,由张南阳精心设计,建成后被誉为“奇秀甲于江南”。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潘允端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明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官场不顺,从四川右布政使任上解职回乡,开始一门心思地修建自己的园林,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全力经修此园。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园内又进行细节性增补,并且移入奇石玉玲珑以丰满园景。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无力维护园林,其子孙后代也无力维修。至清乾隆二十五年,当地富商士绅聚款购下豫园并重建,因与东面灵苑呼应,名为“西园”,后城隍庙内的东园与西园合称为“豫园”。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强占豫园,大肆破坏;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建筑被付之一炬;1860年,英法军队再次入侵,豫园遭到更大破坏。
民国时期(1912—1948年),豫园内开设小学,景点衰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时,香雪堂被日本侵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建筑因长期无人维护,大多破败不堪,残墙断壁,面目全非。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1956年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大规模修缮。1961年9月,恢复了大部分旧有园景,并将内园纳入,此时豫园保留同治时期重建后的公所园林空间风格,将晚清近代的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与规整。




豫园是一座明清风格的江南古典园林,厅和堂多为歇山式或硬山式屋顶。采用借景、漏景、框景、对景等手法,如漏窗、小院、假山作为景观转换屏障,营造出幽深曲折、移步换景的效果。以水景为主导,融合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展现自然和谐之美。
总平面呈刀型,布局狭长,运用先放后收、先扬后抑手法,将北山南水结构融入。以水景为主导,融合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空间层次分明。




景区分为六大景区,自西向东依次为三穗堂景区、万花楼景区、点春堂景区,中部是会景楼景区,南部是玉华堂景区与内园景区。
各景区建筑与山水、植物巧妙组合。如三穗堂景区,三穗堂与仰山堂、卷雨楼前后呼应,与大假山形成对景;会景楼景区,会景楼三面环水,积玉水廊连接会景楼与涵碧楼。


三穗堂景区
- 三穗堂:位于园区南侧,厅正中悬挂“三穗堂”匾额,清初是上海县衙办公地,清中叶为豆米业公所议事的较斛厅。
- 仰山堂:位于三穗堂后方,堂内高悬“此地有崇山峻岭”牌匾,可凭栏远眺大假山秀丽风光,其上是卷雨楼 。


万花楼景区
- 鱼乐榭:位于万花楼景区西南角,小巧精致,飞檐灵动,周围绿茵覆盖,可临榭观溪,其东北角是复廊 。
- 万花楼:原为明代花神祠,清代重建为“万花深处”,楼下漏窗有“梅、兰、竹、菊”图案,楼前有四百多年古银杏树。


点春堂景区
- 点春堂:由清代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在此设立指挥所,是人民革命纪念地之一。
- 凤鸾舞吟(打唱台):戏台上花纹繁复,彰显明清俗文化,四根石柱上有楹联描绘四季之景。
- 和煦堂:因面山背水、气候适宜得名,堂内可见清代榕树根制作的家具。


会景楼景区
-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心位置,登楼可观全景,三面环水。
- 积玉水廊:北连会景楼,南连涵碧楼,长达百米,是江南园林中最长水廊。

玉华堂景区
- 玉华堂:原为园林主人潘允端书房,堂内陈列文房四宝、明代紫檀木画案等珍贵物品。
- 玉玲珑:与苏州冠云峰、浙江邹云峰并称为“江南三大奇石”,具“皱、瘦、漏、透”之美。
- 听涛阁:地处积玉水廊东面,是两层建筑,临近黄浦江,可隐约听见江水声,阁上塑有仙鹤,展厅常举办书画展与文物展。


内园景区
- 静观:又名晴雪堂,是内园主要建筑物,“静”字取自“静观万物皆自得”。
- 观涛楼:位于静观西南侧,紧邻还云楼,是三层楼阁,昔日登此楼可眺望黄浦江烟波浩渺。
- 古戏台:位于还云楼南侧,有“东南第一台”美誉,雕梁画栋,石柱刻有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楹联,利用声学原理可使戏剧产生“余音绕梁”效果。


园内的楹联、匾额、题词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园林主人及当时文人墨客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树名木及明清家具、名人字画、泥塑砖雕、额匾楹联等文物珍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景区。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地标,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此次豫园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和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豫园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总的来说,上海豫园之旅是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它让我感受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豫园的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