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坐月子无人照顾,三婶端来一碗红糖鸡蛋,我发达后主动联系她

晚风计划 2025-02-02 19:39:09

我叫李梅,今年42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村庄里。

村子不大,四面环山,冬天的时候特别冷,腊月里雪能盖过膝盖。

村里人家多是务农的,我家也不例外。

父母靠几亩土地养活我们姐弟三人,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因为家里穷,我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跟着村里人去县城的纺织厂打工,一干就是三年。

后来,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强。

他是隔壁村的,比我大三岁,家里条件也一般,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我们结婚的时候,婚礼很简单,两家合计了一下,连亲戚的礼金都没攒下多少。

婚后,我和刘强一直在县城打工,日子虽然节俭,但也算过得去。

结婚第二年,我怀孕了,辞了工作回老家养胎。

没想到,这段坐月子的经历,成了我记忆里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那一年,我生了个女儿。

孩子出生后,我的身体特别虚弱,坐月子的时候连床都下不来。

可婆婆却对我冷言冷语,说女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用不着娇气。

丈夫刘强也不管这些事,他每天忙着出去干活,顾不上我。

没人照顾我的日子特别难熬,直到三婶的一碗红糖鸡蛋,让我在那个冬天感受到了一点温暖。

三婶是我父亲的弟媳,比我妈小两岁,平时话不多,但心思细腻。

她的日子也过得不宽裕,家里三个儿子,光供他们读书就吃力得很。

可即便如此,她却从没忘过我们这些亲戚。

当年,她端着一碗红糖鸡蛋来看我的时候,我一边吃一边哭,觉得自己从未这么委屈过。

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是熬过来的。婆婆一心想着重男轻女,对我这个生了女儿的媳妇冷眼相待。她甚至对外人说:“这孙女不算啥,得赶紧再生个孙子才行。”听到这些话,我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无能为力。

三婶隔三差五会过来看我,给我带点红糖、鸡蛋,有时候还帮我烧水、洗衣服。

我问她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淡淡地说:“咱们都是女人,过日子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的话让我心里很受用,可我知道,她自己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候,三叔在外打工,她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忙得脚不沾地。

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愿意抽空帮我,让我觉得特别感激。

有一次,三婶抱着孩子过来,她对我说:“梅子,不要总想着自己苦,孩子就是福气。你现在多吃点,养好身体,以后就有力气过日子了。”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像被什么戳了一下,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当时我发誓,将来如果有能力,一定要报答三婶。

可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冬。

后来,孩子满月了,我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些。我开始学着自己带孩子,熬过了最难的头几个月。丈夫刘强依然是个没主见的人,什么事情都听婆婆的,根本不关心我的感受。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家或许靠不住了,我得靠自己。

孩子一岁的时候,我带着她回县城找了一份服装厂的工作。刘强依旧留在村里,照顾婆婆和家里的地。我们两地分居,感情越来越淡,但我无暇顾及这些,只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

几年后,我的运气来了。我在厂里学了一些裁缝技术,攒了点钱后,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服装店。服装店开得还不错,慢慢地,我有了些积蓄。再后来,我又开了第二家店,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这些年,我很少回村,但每次回去,都会去看三婶。她的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可她的日子依旧清苦。我给她买过衣服、带过吃的,她总是笑着说:“你过得好,我就高兴了。”

今年腊月二十二,我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这些年,我和刘强的感情早就淡了,他却始终没提过离婚。我想过,等女儿再大一点,我就彻底告别这段婚姻。

回到村里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三婶。她家还是那样简陋,屋里暖气不足,冻得人直打哆嗦。我带了几箱水果和一只腊鸡,她看到我,开心得直说:“哎呀,你能想着我,我就满足了。”

我坐下来和她聊了很久。她问我这些年的情况,我一五一十全告诉了她。她听完,叹了口气说:“梅子,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心安。你现在有能力了,就好好为自己活着。”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酸。我知道,她看得比我透彻。回村的第二天,我决定给她换个新锅炉,还买了一些过年的年货送过去。她怎么也不肯收,我只好把东西放下就走。

今天是腊月二十二,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我坐在村口的长凳上,想了很多。这些年,我从一个依附于人的农村媳妇,变成了一个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女人。这一路走来,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只有我自己知道。

可无论怎样,我始终记得,当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三婶端过来的那碗红糖鸡蛋。那是我生命中最无助的时候,她给了我温暖和希望。

我知道,人生的路还很长,可我也知道,不管未来如何,我都会记住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或许,这就是三婶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课: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0 阅读:12
晚风计划

晚风计划

用枯燥的文字诉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