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前苏联开始研制米格-17喷气战斗机,该机是一种单座高亚音速机型,采用后掠翼常规气动布局,具有飞行高度高、爬升速度快等优点。米格-17机长11.26米,翼展9.36米,高度3.80米,空重379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932千克。
米格-17战斗机装一台VK-1A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1114千米/小时,爬升率47/秒,后期几种改型爬升率达到55~65米/秒,实用升限15600米,带外部油箱航程1930~2060千米;武器为一门37毫米N-37机关炮,备弹40发,两门23毫米NR-23机关炮,各备弹80发。1952年,米格-17正式装备前苏联空军,总产量超过万架,因此有众多衍生型号,主要有米格-17SI-1/SN/F/H/P/PF等型号,而PFU则是最后一种改型。
米格-17PFU是在PH型的基础上改进武器系统而研制的,米格-17PH型相较前型号,最大的不同是机载雷达。该型号是为了改变米格-17全天候作战能力差而研制的,最初安装一台探测距离2000米的RP-1雷达,后期制造的更换为RP-5型雷达,因此取消了SRD-1M无线电测距仪。米格-17PH虽然比F型最大速度每小时降低了30公里,爬升率也降低了10/秒,但是,由于米格-17PH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因此足以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既然米格-17PH战斗机有了雷达,因此前苏联军方将其改进,称作米格-17PFU型。该型号与前型号不同之处是取消了三门机关炮,改成挂载四枚RS-2U空对空导弹,让米格-17PFU成为前苏联第一种能够使用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机。早期型号的空对空导弹因为灵活性差而作战效能不高,只能对付轰炸机等机动性较差的机型,因此米格-17PFU战斗机产量不高。该型号装备的RP-5雷达探测距离3500千米,RS-2U导弹射程在2000米-3500米之间,导弹爆炸时可射出约800多个破片。
这么近的距离对发射导弹的米格-17PFU是很危险的,本身容易被弹片击中。从1955年至1957年,前苏联空军使用该机型,米格-19等新型飞机装备部队后,米格-17PFU战斗机被当作武器系统试验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