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用于毁伤舰船或阻碍其活动,具有使用灵活、价格低廉、威力巨大、布设简单、发现和扫除困难等特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海军依靠水雷实施封锁战,在水面与水下舰艇配合下,获得了伊尔别海峡战役的胜利,创造了靠水雷战取胜的范例。
1915年初夏,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鏖战正酣之际,作为同盟国主要成员德意志帝国,出兵企图强渡里加湾与波罗的海之间的伊尔别海峡。但是,此次行动在5月21日-23日被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炮火支援下的第五集团军击败,恼羞成怒的德国海军,准备出动重兵消灭里加湾内的俄国海军。德国公海舰队从北海抽调兵力,由E·施密特海军中将担任总指挥。德国海军将舰艇进行划分,由E·施密特亲自率领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作为突破兵力。
另一队由F·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八艘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五艘巡洋舰、三十二艘驱逐舰和十三艘扫雷舰作为掩护兵力,他们的前进基地为利巴瓦。在里加湾的沙俄海军兵力与德军相较甚少,只有一艘老式“光荣”号战列舰,八艘驱逐舰、四艘炮舰和六艘潜艇。兵力如此悬殊,沙俄海军根本无法与德军相抗衡,最后俄军统帅部决定对德军发动水雷战,利用地形布设大量水雷来阻碍并毁伤敌舰。
俄军水雷布设地为伊尔别海峡,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这是因为伊尔别海峡是波罗的海进入里加湾的主要航道,虽然北边萨雷马岛还有两条海峡,不过它们都太窄,不利于大型战舰行动,所以德军肯定从伊尔别海峡通过。沙俄海军出动绝大多数舰船紧急实施布雷,到7月中旬,在长63公里,最窄处33公里的伊尔别海峡共布设了2347枚各种水雷,这个密度还是相当大的。
1915年7月下旬,德国舰队杀到海峡入口,面对密密麻麻的水雷,德军只好老老实实扫雷。7月26日,德舰开始扫雷,但是,由于水雷密度太大,两艘扫雷舰和担任掩护任务的一艘巡洋舰和一艘扫雷舰先后触雷,除巡洋舰外,其它三艘舰沉没。面对如此大的损失,德军被迫停止扫雷作业。心有不甘的德国舰队到8月2日夜间恢复扫雷,他们的目标为伊尔别海峡南部,准备清扫出一条狭小的水道,截止8月5日傍晚,德军居然完成了作业。
期间俄军舰艇试图阻止德军扫雷行动,但是,在对方优势海军兵力打击下败退。8月6日清晨,德军一部分战舰终于突入里加湾,不想坐以待毙的沙俄海军舰艇奋起反抗,双方爆发激烈炮战。此时与俄国同在协约国阵营的英国,出动皇家海军潜艇赶来支援俄国海军。在面临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德国海军惊慌失措,又有几艘舰艇触雷和被对方军舰和潜艇击中,狼狈不堪的德军只好终止了伊尔别海峡战役,并于8月8日撤兵。
伊尔别海峡战役中,德军共有两艘驱逐舰和三艘扫雷舰触雷沉没,一艘战列巡洋舰、一艘巡洋舰、一艘扫雷舰和一艘驱逐舰受伤,损失极其惨重。而俄军只有两艘炮舰被击沉,在此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