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的学平险,再之前聊支付宝上买保险,
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保单管理来避免,
注意,保单管理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就是买完后,把保单检查一遍,动动手做一下梳理,
保什么,不保什么,什么时候交钱等等,最好能用一个表格统计,需要的不过是耐心。
这样出险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上周一位做餐饮的粉丝咨询保险,解答完后她很感激我,还发个红包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我说做保险就跟你做餐饮切菜、炒菜一样,按顺序把每个步骤做好,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浮躁。
慢就是快,保险不是一件速战速决的事。
好了,下面我把买完保险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下梳理,建议先收藏再看。
一般我们买完保险后,首先要做这几件事。
1、查验保单
买完保险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保单,
换句话说是验货。
最好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确认保单真伪。
尤其是在网上购买,看不见摸不着的,几万、十几万的钱投进去,不是笔小数目,
线下投保的产品,会收到纸质合同或投保确认函。
线上产品投保完成后,半小时之内会收到保险公司的确认短信,可以通过短信下载电子保单。
不仅是短信,如果投保的时候填写了邮箱地址,保险公司也会将电子合同发送到邮箱里。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电子保单和纸质合同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大家不用担心。
另外
根据监管规定,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提供电话验证服务。
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在线验证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公司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来查询。
2、保单回访买完保险后,保险公司一般会在15天内做客户回访。《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9条、第10条规定: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回访,这是保险公司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情况,确保大家知晓保单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后续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同时我们也能通过回访确认这份保险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现在大部分公司都做了在线回访,如果不想接电话,可以直接在线完成。
记住,回访是保护消费者的最后一道门槛,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比如怎么退,退了能拿回来多少钱,保什么不保什么,一定要搞清楚。
过了这关,后面再想反悔,就是白纸黑字,不可儿戏。
3、注意犹豫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之前我没讲,后面我发现有些公司故意利用这一点。
比如在销售时会这样说:
反正有15天犹豫期,你先上车,后面不满意可无条件退保,
感觉像没成本一样,
其实不然。
首先,不是每个人都记得这件事,
如果不小心忘记,买错保险就成了真的损失。
其次就算记得,如何查?如何看?又得花精力,
人在遇到复杂的事情会本能的逃避,所以可能又一次放弃。
买保险,千万不要留到买完后再去了解。
应该是我们了解后再买,然后再去核对,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可以通过犹豫期重新做选择。
4、另外还有一个等待期
这个时间也很重要,
保险不是说今天买了,明天去住院就能报销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比如太平洋蓝医保,等待期90天。
真遇到事了,等90以后再去医疗也不现实,等待期是保险公司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
意外险也有时间限制,一般会在3天后生效。
寿险则是2年内自杀免责,
我觉得面对保险要坦诚一点,如果冲着抱佛脚或获利去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当我们还在纠结什么时候买,其实此刻就是最好的时间。
接下来是保单整理,我分为了四步。
第一步:整理好所有保单
1、下载表格(建议电脑操作)公众号后台回复「表格」,下载保单整理表。
2、整理表格 不管是之前旧的纸质保单,还是新买的电子保单,都录入到表格里,这样一目了然。
内容自己还可以调整,你觉得有用的都可以放进去。
比如缴费日期、身故受益人。如图: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关于保存保单的方式,给大家一个建议:
注册一个专门的邮箱/在常用邮箱中新建一个「保险」文件夹投保时填写这个邮箱,就会收到电子保单线下纸质保单可以扫描整理成电子版上传,也发到这个邮箱当你需要的时候,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步:检查是否按时续保1、【短期险】及时续保,避免保障空白期意外险、医疗险等短期险需要检查:产品是否到期?能否正常续保?短期险不稳定,停售、升级是常有的事。
比如小顽童、好医保,这两年已经升级换代好几次了。
2、【长期险】检查是否按时缴费长期险不存在续保问题,保证银行卡里有钱,到期保险公司会自动扣费;
如果错过了缴费期,只要在 60 天宽限期内补交,对保障是没有影响的。
60天之后保障就中止。当然,也有人真的没交,这个时候就进入2年的中止期,合同暂时失去效力,
两年内什么时候把钱补上,合同就继续恢复有效。
第三步:复盘保障内容很多人买完保险根本不记得买的什么,正好趁这个机会复习一下。一般普通家庭必备保单有 4 类:意外、医疗、重疾和寿险。
1、意外险1)是否含意外伤残?意外伤残可以按伤残等级赔付,没有意外伤残责任,意外保障是很不完整的
2)是否含意外医疗?有1万也可以,如果发生严重事故,正好可以搭配百万医疗险使用。如果没有百万医疗,意外受伤,1万块就未必够用了。
3)免责条款看没看清?一般情况下,高风险运动、酒后驾车、医疗事故、猝死,意外险都不保。有的意外险免责更多,比如这个: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里面有不少条款模棱两可,对消费者不利,如果想到时候省心一点,建议再补充一份免责少的产品。
2、医疗险1、社保有没有交?社保是医疗险的基础,社保断了,商业医疗险报销也会受到影响。上班族公司会代缴,一般没问题;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家庭主妇、未成年人,如果是自己交社保,看一下别断了,如果不交,那商业保险要按照无社保购买。
2、百万医疗险有没有?百万医疗保额高,疾病意外都能报,价格不贵,人手都要有一份。还没买的,赶紧配置不要拖,每个百万医疗险都能消灭一个网络筹款。
3、寿险1)保额足不足?寿险是针对家庭经济支柱的,要能覆盖家庭债务,比如房贷 100 万,寿险保额至少就要 100 万;最好还能覆盖 5-10 年收入损失,万一发生不幸,家庭也不会因此崩塌。
2)受益人有没有指定?一般受益人默认的是法定。法定不是说不好,而是到时候理赔会比较麻烦。指定就省事多了,你说赔给谁就给谁,不会有任何纠纷。当然,买了以后也是可以修改受益人的,这个时候也来得及。
4、重疾险1)有没有买重疾?如果是因为健康问题想买却买不了,或者被除外责任,可以看下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有没有合适的,如果经济压力大,起码要把意外和百万医疗配上,30 岁每年也就几百块钱。
2)重疾保额够不够?重疾险要覆盖医疗和后期康复费用,尽量做到50 万最好,如果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建议越高越好。毕竟真到了那个时候钱肯定越多越好。
3)保定期还是终身?终身最好,如果你买的是定期重疾,比如到70岁,就要清楚70岁之后是没有保障的。虽然我给很多年轻人建议是先保到70岁再说,前提是他们的预算真的有限,能先保的就保了,优先做高保额,所以经济宽裕之后最好加个终身保障。
4)是否含身故责任?如果不含身故责任,定寿就一定要有。身故保障一定要有,不然很可能出现:手握一堆保单却无法赔付的尴尬局面。
5、其他险种
前面4种是基础保障,建议每个人都要配置,下面则根据情况,不一定每个人有。
一、年金保险,跟社保养老保险一样,到了退休年龄开始固定领取。
市场上有很多种年金,领取时间和金额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表格里先做好记录,
到期了看下银行卡是否有到账。
另外还可以记录一下现金价值,万一急需用钱周转,可以退保拿出来。
二、中、高端医疗险
这类保险有点特别,关键在于背后的运营方是健康管理公司,比如MSH,英仕健康,平安健康等。
能不能保是他们说了算。
所以第二年续费,需要重新填写续保确认函,并主动转账等待审核。
这类保险更加专业复杂,强烈建议找个人协助。
三、穗岁康、惠民保
这类政府主导的补充医疗保险,同样是一年期。
需要关注官方信息,在指定的官微上续保,
目前来看,稳定性不是很好,有的城市虽然一直在运营,但保障内容时不时调整,需要保持关注。
四、车险
现在车险比较标准化了,购买非常便捷,
基本上不需要业务员,到期APP或短信链接通知来了,看下价格没问题,直接支付就行。
五、家财险、旅游险、母婴险等
比较小众,按场景或特殊情况下购买。
第二年可能就不需要了。
可以简化记录,重点是保障责任和免责条款。
第四步:是否需要调整保单检视时,家庭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
升职加薪了,保额考虑加一点从单身变成了一家之主,家人的保险不能少生个了娃,孩子的保险也要提上日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看是否加保。
最后
保单检视这事看起来容易,但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有人说保险我都买齐了,到时候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要钱就行了。
不好意思,这钱人家可没那么容易给你。
哪个产品,保障责任,对应条款,理赔资料等一个都不能少。
管理好保单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家人负责。
保险咨询、方案定制,可咨询豆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