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李达向毛主席汇报贵州剿匪斗争的复杂形势。毛主席听闻点燃了一支烟,深吸一口说道:“好不容易出了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不能杀。”
正是毛主席的这次特赦,使她誓报毛主席救命之恩,1996年这位女匪首见到毛新宇立即表示感谢:“我要感谢你爷爷毛主席的宽大处理,要不是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日子……”
这位女匪首是谁?为什么主席会放了她?
被迫嫁人
这位女匪首就是在贵州长顺县布依族家庭中出生的程莲珍,随着程莲珍慢慢长大,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长顺县水波龙乡的地主陈正明听闻了程莲珍的美貌与才情,便带着丰厚的聘礼登门求亲。
一番寒暄后,陈正明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希望能迎娶程莲珍为妻。这话一出口,程家父母瞬间心花怒放,母亲走进房间对程莲珍说道:
“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莲珍!陈老爷家大业大,你要是嫁过去,咱们全家都能跟着享福,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儿!”
程莲珍却有些不愿意:“娘,我知道这对咱家好,可他是要我做填房……我实在有些不情愿。”母亲拉着女儿的手,苦口婆心的说:
“莲珍啊,娘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这门亲事要是成了,咱们家往后的日子就不用愁了。你就当为了爹娘,为了这个家,再好好想想。”
程莲珍看着父母殷切的眼神,还是点头答应,嫁给了陈正明。婚后陈正明确实宠爱她,然而陈府内院,姨太太们明争暗斗不断。面对这些,从山村来的程莲珍一时间手足无措。
陈家的宴会上一位姨太太故意刁难程莲珍,言语中满是嘲讽和轻蔑。程莲珍又气又急,却不知如何应对,只能暗自落泪。回到房间后,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局面,不能再任人欺负。
于是,程莲珍决定学习骑马和射击。她找到陈正明:“老爷,我想学习骑马和射击,您能找人教教我吗?”面对程莲珍的要求,陈正明自然满口答应:“好好好,我这就安排。”
很快,她的努力有了成果。陈正明看在眼里,赞不绝口:“莲珍,你真是天赋异禀!”程莲珍就是靠着这些本事才慢慢的在陈家立足。
程莲珍24岁时,33岁的陈正明毫无征兆地病故,只留下她和年仅5岁的女儿。陈正明一离世,陈家那些心怀不轨的族人立刻露出真面目:“程莲珍,你一个外姓人还想守着陈家财产?识相的赶紧带着你女儿离开!”
程莲珍紧紧护着女儿:“这是我丈夫留下的,凭什么让我走!”为了守护自己和女儿的生活,程莲珍决定反击。她变卖部分首饰,购置了一批枪械,又四处张贴告示,招募家丁。很快,一支由她统领的队伍组建起来。
成为女匪首,获“陈大嫂”称号
一次,程莲珍在归途中,忽然遭到强盗的袭击。她反应极快,立刻拔出两把手枪,一边开枪,一边往家里跑。激烈交火中,三名土匪被当场打死。其余土匪见势不妙,匆忙抬着同伴尸体狼狈逃窜,程莲珍“骑马打双枪”的名号在十里八乡逐渐传开。
程莲珍心里清楚,土匪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迟早会再来找麻烦。毕竟自己守着这么大家业,一个女人要想独自保住,谈何容易,必须得找个靠山。
恰在这时,乡长罗绍铨找上门来。此人一向精于算计,早就对程莲珍的家产垂涎三尺。他满脸堆笑,假惺惺地说道:
“程娘子,你一个人守着这偌大产业实在艰难。我那弟弟罗绍凡一表人才,你若嫁给他,咱们往后就是一家人。要是土匪再敢来捣乱,我立刻派人去收拾他们!”
程莲珍衡量了一下,发现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最终答应和罗绍凡结婚。在罗氏兄弟的保护下,那些匪徒确实不敢乱来,程莲珍的财产也保住了。
一日,兄弟俩与程莲珍商议作战计划。罗绍铨满脸愁容道:“怎么每次都是咱们这损失惨重,咋整?”程莲珍说道:“不能再这么硬拼了。咱们可以提前摸清对方行踪,在必经之路设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罗绍凡听后连连夸道:“这主意妙啊!”
此后,队伍听从程莲珍建议,不再一味凭借武力强攻,他们巧用计谋,设陷阱、搞突袭,实力不断壮大。
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一批又一批国民党军官纷纷隐匿于山林之中。国民党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妄图做最后的挣扎,他们疯狂地抛出各种空头衔,司令、军长之类的名号随意封给那些土匪和溃兵,只为鼓动他们与解放军对抗。
曹绍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任命为“贵州人民反共自救部队的总指挥”。消息传到罗绍铨和罗绍凡耳中,兄弟俩满心羡慕。罗绍铨搓着手,兴奋地对弟弟说:“咱也不能落后啊!”果然没多久,他们就分别被封为“黔南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和“团副”。
这天,曹绍华带着一众手下来到程莲珍家,他大笑着对程莲珍说:
“陈夫人,久仰你的威名!如今局势紧张,我们需齐心协力。我决定把‘司令部’搬到你这儿,还封你为‘团长’,往后咱们一起干大事!”
程莲珍虽有些犹豫,但在曹绍华的威压下,只能点头应允。就这样,原本只是跟着丈夫卷入匪事的她成了女匪首。因她夫家姓陈,众人都称她“陈大嫂”。
毛主席特赦,余生感激不尽
1951年,罗少铨一伙土匪肆意流窜,为祸四方。贵阳军分区警备营紧急调遣一营兵力,决心将他们一网打尽。行动前,上级命令传来:“必须活捉匪首‘陈大嫂’!”营长严肃地向战士们传达:“这是死命令,关乎地方安宁!必须完成。”
战士们数月来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排查线索。终于在一次追踪中,发现了程莲珍的藏身之处。他们迅速包围,一声令下冲入屋内,成功将她擒获。
成功抓获程莲珍后,如何处置她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无奈之下,他们将程莲珍的详细情况整理成报告,呈递给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
彼时,李达恰好要前往北京,便想着趁此机会向毛主席征求对这一棘手问题的看法:“主席,关于这个女匪首程莲珍的处置,我们军区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所以想请您指示。”
毛主席听后说道:
“不能杀!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为的是收服人心,巩固后方。我们如今面对的情况,有相似之处。程莲珍是少数民族,还是个女人,当下搞好民族关系是重中之重。只要她能真心悔过自新,我们又何必非要取她性命呢?给她一个机会,她或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达听后心中不禁对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非凡智慧深感钦佩,说道:“主席英明!我们一定领会您的指示精神,妥善处理好此事。”
当得知毛主席特赦自己的决定时,程莲珍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在此之前,她满心绝望,觉得自己死期将至。此刻她十分激动:“毛主席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一定要报答这份恩情!”
程莲珍被释放后,她走到众人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乡亲们,我以前犯下大错,让大家受苦了。我对不起你们!如今毛主席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做人,为大家弥补我曾经犯下的过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程莲珍说到做到,不仅工作勤快能干,还在担任政协委员后,帮助当地的老百姓解决不少问题。
1996年的一天,程莲珍听闻毛新宇要见自己,内心激动不已,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当见到毛新宇的那一刻,她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毛新宇快步走上前对她说:“程奶奶,您好啊。”
“孩子,见到你真高兴啊。”说着,程莲珍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得好好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呀!当年要不是毛主席的宽大,我早就被枪毙了,哪还能有今天啊!”毛新宇安慰她:“您别这么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您现在过得好就行。”程莲珍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
1998年,程莲珍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