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春意渐浓。这个日子,很多人已经翘首盼望已久,而且明天上完班,下周五就可以放假了,也就是说,假期越来越近了。清明节,它不仅是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时刻,更是一堂关于“孝”的生动实践课。

距离清明仅剩8天,很多事情我们需要提前准备,这里建议大家“一要定,二不忘,三要吃”,缅怀传承孝为先。清明节转眼即将到来,而我们则需要提前为这个节日而准备,不管是回老家扫墓,还是准备带着孩子去踏青,都要提前做好安排,这样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要定
定好来回的行程或者是车票
清明时节,返乡扫墓的人潮如织,交通与票务压力倍增。古人云“事预则立”,提前规划行程、预定车票,既是现代生活的智慧,更是对孝心的提前兑现。

试想,若因临时抢票延误归期,或途中辗转疲惫,又如何能以从容心境面对先人?一张提前落定的车票,是对逝者的郑重承诺,亦是对生者的安心交代。
二不忘
养好体格
清明扫墓常需跋涉山林,体力与精力缺一不可。所谓“不忘养身”,便是以健康之躯行孝道:近日饮食宜清淡,作息需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特殊时候,更要牢记“不忘防疫”——减少聚集、佩戴口罩,既是对自身负责,亦是对家族长辈的守护。孝,从不是勉强之举,而是以周全的准备传递温暖。
这些天,气候变化会比较大,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受寒着凉了,以免假期的时候,影响到出行,甚至耽误了原有的一个安排,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要吃
青团
清明节之前,最为应景的食物,必定是青团了,这一抹艾草染就的碧色,是清明餐桌上的无声诗行。糯米裹着春意,豆沙藏着甜蜜,咬一口,便咬住了江南的烟雨与旧时的记忆。

食材:澄面、糯米粉、糖、猪油、艾草泥、肉松、咸蛋黄
做法:
1、 水开加入小苏打和艾草嫩叶,煮2分钟捞出,凉水冲洗;挤干水分,再加少许水(约100g)搅打成泥备用。

2、 开水一次性倒入澄面中,快速搅拌,再上手揉匀,糯米粉+糖+油+艾草泥揉成团,再加入烫好的澄面揉匀。
3、 面团盖膜松弛备用,同时准备咸蛋黄肉松馅,你也可以准备其它的馅料。

4、 青团皮分成每个40g,捏成碗状,放入馅料后用虎口收口,搓圆;垫上防粘蒸笼布或油纸,水开后上锅蒸10分钟。

5、 蒸好后趁热刷上熟油防粘,放凉后用保鲜膜包起来保存就可以吃了。
笔者认为,孝心不只在清明。 焚香扫墓是孝,慎终追远是孝,而将这份心意浸润于生活的点滴,更是孝道的升华。提前规划免去匆忙,悉心照料身体是为长久陪伴,青团里的艾香是永不褪色的记忆。让“孝”字在春风里,生生不息,我们也一起期待一下,清明节的一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