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重日,会特别的重视,所谓的重日,就是月和日相同的,比如说二月二龙抬头,还有五月五端午节,还有七月七,九月九等等,而农历的三月三,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比如说黄帝诞辰、祭祀轩辕、修禊节等都是在这天,而且这天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上巳节”。
上巳节,这一天既是祭祖慎终的肃穆时刻,也是踏青赏春的欢愉时光,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平安、家庭美满的祈愿。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当中,具体有啥讲究呢?别忘了“一要扫,二不去,三要吃”,驱邪避灾纳吉祥。

一要扫
扫尘祭祖
三月三扫尘的习俗源于古人对“清明”时节的敬畏。民间认为此时阳气升发,万物复苏,正是扫除晦气、迎祥纳福的好时机。

在三月三这天,家家户户会清扫庭院、擦拭神龛,以洁净的环境迎接祖先。此外,部分地区仍保留着“扫墓”的习俗,通过修剪坟茔草木、供奉祭品,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
二不去
不去河边
古时三月三正值春汛期,河水湍急,民间有“三月三,不涉水”的禁忌。而且老辈人一直讲,这个时候阴气未散,下水易招灾祸,因此人们避免前往河边游玩或游泳。

当然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远离危险水域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春季,风邪侵入人体,也容易导致身体的不适,容易引发感冒之类的,所以在这天,我们不要去河边,以免寒气入体,造成身体不适。
三要吃
乌米饭
畲族三月三必食乌米饭,相传为纪念祖先而制。乌米富含花青素,有滋补功效,而且这个习俗,也比较符合三月三的一个主题,那就是驱邪避灾,希望在往后的日子当中,可以顺顺利利,安康顺遂。

推荐食谱:【乌米饭】
所需食材:糯米、乌饭树叶
具体做法:
1、 将糯米洗净,用清水冲洗几遍直到水基本清澈。
2、 将米浸泡在乌饭树叶水中(40度左右),浸泡时间至少需要4小时以上,最好能过夜,这样可以让糯米更好地吸收乌饭树叶的汁水。

3、 将拌匀的糯米放入蒸锅的蒸格上,用大火蒸约30分钟。蒸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火力,避免米饭过于干燥或者底部粘锅。
4、 蒸到大约30分钟后,米饭已经软糯,那么就可以关火了。如果还有硬心,可以适当增加蒸煮时间。

三月初三的习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人寻找心灵归宿的纽带。提醒大家遵循“一要扫,二不去,三要吃”的传统,不仅是对健康的守护,更是对文化的敬畏。在快节奏的时代,不妨以这份仪式感提醒自己:敬畏自然,珍视亲情,传承美好,方能真正“驱邪避灾,纳吉祥”。
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不妨多注意自己的一个言行,真正顺应节令,从而驱邪避灾,迎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