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东乱象的历史源头: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5-15 04:42:12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至关重要的中东之地

提起中东,咱们会联想到什么?流血冲突、石油和财富、大国博弈、星月神教和“安拉胡阿克巴”?众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其实都基于一个基础——这里,一直都是东西方交汇沟通的中心位置。

中东地区,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涉及地缘政治最为重要和特别的地区之一,它的一体性源自伊斯兰教的传播,但是从19世纪初开始,来自欧洲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插手此地,这也无形中加强了中东和欧洲的联系。

自从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和环球航空线路开辟后,横亘于“近”东与“中”东之间的叙利亚沙漠不再成为障碍。从20世纪开始,中东就成为了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人口和权力集中地区交往沟通的必经之路了:而这两个地区,一个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另一个则是大西洋两岸的北美和欧洲。

谁主宰了中东,就把握住了东西方之间直接交往的道路,使其畅通无阻或是阻塞都在一念之间。

示意图,深绿色的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东,阿富汗一般算是西亚。

在二战的战火正酣之际,同盟国就发现,从波斯湾西北端一直延续到外高加索和里海的,横贯伊朗的铁路线是一条输送英美援助物资到达苏联的陆上捷径,而首都德黑兰正是最合适的中途休整点。

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势力分布,在中东这个“小”地方,两个阵营中的每一方都被对方掐着脖子,即便在冷战时期,也不过是将轴心国换成了“北约”而已,相互的制约却丝毫没变:

从俄国的角度来看,只要南部的土耳其和伊朗倾向敌方阵营,它就没法安心。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苏联的“软腹部”:乌克兰的麦田、顿涅茨盆地的矿产和工业,还有高加索的油田,这些苏联工业的生命源泉,全都在这几个国家的威胁范围内。

就算这几个国家不动手,从南边来的英国和美国的空中袭击也够它喝一壶的;有人说了,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那边不是同样有不少矿吗?但咱们得考虑到开采的难度和基础投入的费用啊,眼前就有的干嘛要往山里跑啊?

反过来,英美两国是可以轰炸苏联境内的目标,但他们在伊朗和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石油基地,同样难逃苏联的打击,来自苏联的钢铁洪流可以长驱直入,直逼埃及的尼罗河,截断西方强国从大西洋区域通往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捷径。

中东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居然集中了如此众多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位于中东的富饶的石油资源。俄国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早在200年前,在中东各国的民族主义觉醒之前,他们就割走了原属于波斯的巴库油田;而他们更应该感到庆幸的是,俄国没有像两个说英语的强国一样,成为中东国家的众矢之的。

自从英美在巴勒斯坦恃强凌弱地强行建立了一个所谓的“犹太人家园”后,美国佬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可憎面目就此定型;至于大英帝国,它们在阿拉伯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眼中同样都是凶神恶煞一样。

至于具体缘由,这就得从二战时期的中东故事说起了。

阿拉伯民族主义

如果按照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成熟度和获得的成就来划分的话,二战时期的中东地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地区:

北部的土耳其、波斯(即今日伊朗)和阿富汗三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摆脱了大国的控制成为了主权国家,它们的政府推行强烈的民族主义政策。面对席卷全球的战火,阿富汗躲在内陆,波及较小。土耳其和波斯两国的政府和人民也都在设法尽量不卷入战争,但是土耳其政府是亲盟国的,波斯国王却是亲德的——这也导致了英苏联合入侵,并迫使国王逊位。

从新月地带的南边开始,经过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直至埃及,是第二大地区,这里是英国和法国视为命脉的势力范围,虽然一直保持着统治权,但是这些地方经过多年抗争,或多或少还是争取到了一定的自治权。

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沙特酋长国和苏丹这些政治上不发达的国家,组成了第三块地区,这里同样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有的地方由英国直接治理,而沙特和也门虽然都获得了国家主权,但仍旧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

而战争期间,最为活跃的反英势力,就集中在第二个地区,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民族主义的中、上层阶级,一心要争取独立的主权或者是完整的独立,目的嘛,可能在今天看起来很可笑——他们竭力想取得自己国家的决策自由,生怕任何一个大国把它们卷入一场它们认为并不危及切身利益的战争。

早在二战爆发前,轴心国就充分利用了中东地区民族对于英法两国的恶感,尤其是英国在1936年制定的巴勒斯坦建国方案中,将巴勒斯坦地区最富饶的耶路撒冷等地划给了犹太人,阿拉伯人只得到了最贫穷的内盖夫沙漠地区。而让阿拉伯人尤为愤懑的是,英国人居然将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划给了犹太人——于是乎,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的愤懑之情开始沸腾。

愤怒归愤怒,行动归行动,这一点,阿拉伯人还是奉行实用主义的——从1939年9月开始,尽管在随后的1年多时间里德国军队长驱直入、横扫欧陆,但毕竟还在千里之外不是?而眼前的英国大兵兵强马壮,坦克飞机大炮一样都不缺——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急着摊牌比较合适。

于是,阿拉伯各国纷纷采取了阳奉阴违的策略:口头上对英国人、法国人大表忠心,但坚决不同意加入盟国阵营作战;面对轴心国入侵的危险时,和英国签订军事条约,但是却限定自己的军队只用来保卫自己的国土。

趁着英国无暇他顾的时机,埃及、伊拉克、巴勒斯坦纷纷和英国交涉,试图谋求自治权限,经历了几个月的“友好合作”后,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主要原因还是英国政府拒绝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提出的,关于英国应该进一步加强1939年巴勒斯坦白皮书中提出的有利于阿拉伯人的(靠不住的)妥协方案。(注1)

因此,1940年夏,伊拉克政府中的极端分子就开始和纳粹密谋勾结,随即遭到了英国军队的镇压,大批叛乱的阿拉伯贵族逃往了邻国伊朗。

错综复杂

随着意大利在1940年6月10日加入了战争,中东的局势当即为之一变:战火真的烧到家门口了。原来远在千里之外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盟国的声望当即受到了重挫。

伴随着北非战事的进程,中东这些个国家的心态也是忽高忽低,看着英国佬的眼光也愈发诡异。尽管英国的威望破天荒的第一次在中东地区急剧下降,但绝大多数人,没错,绝大多数人,即使在轴心国看上去已经稳操胜券之时,也没有抛弃他们的英国爸爸,而是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来保证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国家的安全。

出现这种出乎轴心国意料的状况,或许得归功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沙特国王阿卜德·阿齐兹·伊本·沙特,这位传奇性的人物哪怕在局势最为晦暗的时刻,仍旧坚定地支持英国人;

其次是土耳其政府艰难地顶住了德国人的软硬兼施和威逼利诱,没有倒向轴心国一方;

最后就是英国人及时对那些反叛和动乱分子采取了强硬手段,比如对埃及人的两次镇压(1940年和1942年),和对伊拉克的大打出手。

可以说,正是因为丘吉尔不切实际地从中东战场抽调出宝贵的部队,去救援注定失败的希腊而导致的一系列惨败,让伊拉克的激进分子铤而走险;但是英国军队随后的铁腕镇压,却很好地起到了震慑作用——到了1942年,哪怕隆美尔的军队已经深入埃及,兵锋直抵阿拉曼时,整个埃及仍旧巍然不动,老老实实地服从英国人的指挥。

在战争初期,英国在中东的处境用朝不保夕来形容是非常恰当的。为了节省它那有限的资源,这个殖民老手采取了非常务实的政策来和这里的政府和人民打交道,就是和温和的泛阿拉伯运动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合作。

但是这招在埃及和伊拉克好使,在近东国家和巴勒斯坦就不单纯是英国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利 害冲突问题了。也就是说,在上述地区,英国人都要无时无刻地应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英国人和阿拉伯人是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制造者,要么是自由法国,要么是犹太复国主义者。

英国政府的处置原则也非常实用——疏远温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必将动摇中东的安全,而其他两方,在战争期间还不得不和大英帝国同舟共济。所以,这两位只能靠后站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事了吗?排着队往这潭浑水里跳的还有的是呢,(维希)法国、美国、苏联都因为政治、军事、经济原因接二连三地介入,要知道,这个区域可是蕴藏了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石油资源的42%哦。

中东地区从二战时就是各国利益错综复杂交织的乱麻团了,本文就不展开叙述了,简单来讲,当时该地区大部分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法国紧随其后。美国因为对石油资源垂涎三尺,居然用“反帝”的旗帜鼓动摩洛哥和波斯两国接受美国的财政和技术援助——这回“门户开放”的大棒结结实实地敲在了英法两国头上。

在一战后掌握了近东国家(黎巴嫩和叙利亚)委任统治权的法国,一直就和英国不对付,因为两国对待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的态度完全相反:法国坚持所谓的“文明传播的历史使命”,扶持傀儡政府,来保证少数基督徒的利益;但英国却时常进行让步,在设法引导阿拉伯人组建正常的行政组织同时,确保英国人自身的战略和经济利益。

于是,当法国在1940年6月崩溃后,完全依靠英国的庇护和物质支持才得以生存的自由法国运动,他们的首脑戴高乐居然大言不惭地宣布,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主权独立必须以订立确保法国的权利和利益的条约为前提条件——这些法国人似乎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法兰西的威望早就一蹶不振了。

至于苏联,因为急需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大量援助物资,而波斯湾各港口通向内地的公路和铁路是向俄国运送物资最便捷的通道。于是英苏联合入侵了伊朗,而苏联一直占据着伊朗粮食产量最高的北方诸省,并在当地组织亲苏的左翼政党,谋求在北部的特权,进而将英美势力整个赶出伊朗。

实际上,在巴尔干地区和中东,早在对德战争结束前,东西方阵营的“冷战”就已经开始了。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从来都不是是巴勒斯坦50万犹太人的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而是借助希特勒的反犹政策在全世界的犹太人中形成的一股最强大的势力。

犹太人在全世界金融和政治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在人数上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充沛的物资资源相结合,使犹太复国主义具有远比如同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更为强韧的决心和信念。

纳粹铁蹄之下的欧洲国家的犹太难民都把巴勒斯坦当作暂时栖身之地(注2),而英国政府当时却采取了高压政策,严禁从虎口脱身的犹太难民投奔巴勒斯坦。可想而知,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对于英国政府得有多么仇视。

英国政府为什么会采取这么一条看起来毫无怜悯之心的政策呢?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英国政府清楚,中东战区是一个对英国来说生死攸关的枢纽战区;而且盟国只能通过这里援助苏联,稳定全球战局;

其次,无论犹太复国主义者如何满腔怒火,但他们肯定不可能去和希特勒合作——但是,能够对中东安危构成重大威胁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就完全不一样了——英国政府必须优先安抚这些人。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在1941和1942年几次军事危机中,英国政府也不允许军事当局使用自愿效劳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的志愿军。

犹太复国主义将当时犹太人的处境描绘成他们被全世界的敌人所包围,因此犹太人不得不团结起来,去“坚持不懈地提出一切要求或任何要求,而与一切人和一切方面为敌。”而一些激进的犹太领袖更是妄言——“犹太人能够据守巴勒斯坦而与全世界相抗衡。”

起初,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采取的是一种迂回的曲线救国方式,他们踊跃报名参军,希望用实际行动换取英国当局推翻1939年白皮书的政策;但当他们的努力被一次次挫败后,这些人意识到,在英国的委任统治局面下,犹太复国运动已经不可能取得更多的进展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取更多的主权。当1942年,希特勒的“最终解决方案”的消息断断续续地被传出来后,犹太复国运动中的压倒多数都赞同“比尔特莫尔计划”——即主张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变为一个犹太国或犹太人主导的共和国。

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总理事会行动委员会以84%的多数通过了这项政策,从这一刻开始,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已经在心理上将自己视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国民了。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那些坚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犹太人,将英国视为了最大的敌人。代办处一边和英国人合作,同时又下大力气偷偷组织它自己的地下武装力量:

他们开始用金钱开道,通过偷盗和贿赂从英国军队在中东的武库里获取得武器弹药;据统计,在委任统治的30年里,犹太立国基础基金会以“民族组织”的名目为掩护的防务开支约达到了约2700万英镑。

犹太人反对英国当局的手段,就是恐怖主义袭击和小规模游击战,犹太人,已经向英国人宣战了:

“犹太人民投入了一场反对当局的斗争;他们不能同这样的一个政府合作,它决心要毁灭我们,要把移民赶尽杀绝,要在我们的 〔原文如此〕国土上建立一个警察国家,要剥夺我们的〔原文如此〕土地。……我们从未承认,我们决不承认限制移民的合法性。我们决不承认,也永远不会承认限制购置土地的合法性。我们决不接受一个存心要把我们掐死的政权。”

————“哈加纳”致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的备忘录,1947年(注3)

注1:1939年5月英国发布的关于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白皮书,本意是想尽可能获取阿拉伯人的支持,因此,在这份白皮书里,英国对犹太人的态度来了个大幅转变:承诺10年内让巴勒斯坦建国,让两个民族共管巴勒斯坦地区;最关键的是,英国承诺在未来5年内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不超过75000人——这相当于确保了阿拉伯人将在新建的巴勒斯坦国力占据主导地位。

注2:纳粹德国早期的政策是尽量将西欧领土上的犹太人驱赶出去,包括和犹太复国主义合作,向巴勒斯坦偷运难民;强迫犹太富商替穷光蛋缴纳移民费用等;但是对于东欧的犹太人则是另外一副嘴脸。

而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目的就是要彻底清除仍旧遗留在占领区里的数百万犹太人。

注3:“哈加纳”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军事组织,初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犹太人的居住区,防御阿拉伯人的进攻;这个组织在对抗英国军事当局时所采取的手段,就是不折不扣的恐怖袭击;解散后,大部分人加入了以色列国防军。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文章首发挑战赛##二战##军事##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冷知识##历史##精品长文创作季##战争#

0 阅读:4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