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有赢得战争的可能吗?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5-23 07:58:15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盟国凭什么赢得了战争?

不卖关子,盟国之所以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它们在战争的几乎所有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

在空中,轴心国尽管制造出来了性能和盟国不相上下的优秀战斗机,但是数量上却相差甚远。不仅如此,在诸如飞行员训练、航空燃料生产、导航设备、运输机等关键领域,轴心国更是远远地被对手抛在了后面——以至于当它们拿出那些让对手“大吃一惊”的所谓“决胜兵器”后——比如V-1/2飞弹、喷气式战机、“神风”自杀飞机等等,也无法保持持久的优势。

在海上同样如此,轴心国海军为建造巨型战列舰耗费了大量的稀缺资源,这些吞金巨兽却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可能只有“俾斯麦号”才在传统的军舰对决中取得了看起来不错的战绩。

当航空母舰不可阻挡地成为了海战的主力后,轴心国的这些大炮巨舰就此彻底成为了摆设:因为参照美国海军的做法,似乎为登陆作战充当火力输出平台才是这些军舰的唯一正确用途。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轴心国从来就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

三个轴心国中,日本是唯一一个组建了航母舰队的国家。不过日本没有建立起适应大规模战争的海军飞行员训练体系,白白浪费了在战前所积累的航母打击力量优势。一方面呢,是因为日本的燃料长期匮乏,限制了学员训练时间和战舰的出击频次。另一方面来讲,日本海军的思想僵化,他们和德国人一样,坚信于战舰总吨位等同于海军实力,迷信现役舰艇的总吨位决定了制海权。

结果一开战,英美两国的海军就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军舰大小和数量的确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战舰类型和操控者的素质要能够适应各种战争模式。(注1)

毫无疑问,德国的地面部队的战斗力是战争中最强大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远逊于英美苏三国的军队;最致命的,还是德国军队经常在人数不足,装备有限的情况下,被元首派往异国他乡,去完成那些超出了部队能力范围之外的战略任务。

德国人打了太多没必要的仗,尽管他们败少胜多,但是仍旧不可避免地将宝贵而不可或缺的资源消耗掉了。结果不仅限制了其他地方的收获,还妨碍到了未来的军事行动。

德国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生动地诠释了何为“悖论”:他们拥有素质优良的重型、超重型火炮和德国将军们,他们也非常善于设置专业化的封锁线,在战场上大面积分割、包抄敌军。然而,这支军队却没能攻下任何一个关键性的盟国城市或者要塞: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马耳他一直屹立,而这些地点反过来又决定了轴心国的成败。

没错,德国人的确攻下了塞瓦斯托波尔和托布鲁克,但这两个要塞对于战争的最终影响微乎其微,而那些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城市,他们又无法攻下来。

装甲战斗的革命是德国国防军率先发起的,利用空军对进攻中的部队实施战术支援,也是德国人的创举。然而到了战争末期,苏联红军打造出了最多最好的坦克部队,英美盟军的战斗轰炸机对地面部队的战术支援达到了顶峰。

盟军在装甲和火炮方面的数量优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德国坦克兵和装甲指挥官的素质优势 最终化为了乌有。

在开战前,轴心国(德国、日本)推测,盟国的综合实力的确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的作战技能低下,领导人的大型战争经验也不足,并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这些推测后来倒更像是对自身的预言和诅咒——轴心国最终输掉战争的原因正是它们自身工业产能有限,领导人和指挥官目光短浅,挥霍了官兵们的斗志和能力。

二战的规模是空前的,交战各方都倾尽全力地投入到了战争之中,战争也因此变得格外可怕——但是又变得格外短暂——纳粹德国在不到五年半的时间里就被毁灭了;意大利只坚持了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崩溃了。至于日本,它在珍珠港事件后也仅仅维持了不到四年。

战败国收获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举手投降,而是从意识到军事实力上的全面毁灭。战前的文明灰飞烟灭,连多年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被征服者几乎消灭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制定的一切。(注2)

因为三大盟国(中华民国实在是拿不出手)取得的胜利是如此的迅速而彻底,很多人在为胜利者欢呼的时候,也很容易就忘记了:英美苏三国在战前对纳粹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的绥靖、不干涉甚至是积极合作的政策,最终导致石头砸在了自己脚上。

同样,同盟国的集体优势也在很大方面得益于轴心国的集体犯蠢:突袭苏联、偷袭美国、德国和意大利主动对美国宣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并陷入战争泥潭,堪称二战中最为致命的战略性错误。是轴心国,而不是同盟国,用自己的行动彻底改变了1939-1941年期间交战双方的资源对比,进而导致它们在战略上彻底失去了获胜的机会(注3)。

轴心国有机会赢得战争吗?

那么,轴心国有没有哪怕半分机会,来赢得这场它们愚蠢地陷入的全球战争呢?答案就是,1941年前,机会很大;1942年5月份的时候,还有一定可能;而到了1942年底,几乎是一夜之间,战场形势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在1941年美国和苏联加入英国一方之前,大英帝国的日子可谓“每况愈下”,不用列举军队数量,光从资源占有量来讲,纳粹德国也全面占有(能不能顺利开发使用那是另一回事了);而美国和苏联参战后,轴心国的唯一机会就在于赶在两国将全部潜力发挥出来之前赢得战争,因为盟国在物资和人口方面的压倒性优势是德意日完全无法化解的。

为什么说1942年的5月是一个很关键的节点呢?因为在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日军刚刚征服了新加坡和菲律宾,英美中联军也在缅甸遭遇惨败,中国大陆的战局也趋于稳定,中日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在广袤的太平洋上,主力舰队遭遇重创的美国海军似乎无力抵挡日本海军的四处进攻,日本海军看起来完全有机会攻占中途岛,消灭剩余的美国航母舰队。

而最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日本军队兵锋已至澳大利亚外围,它们有可能真的实现全面占领所罗门群岛,切断澳洲和外界的联系,补全“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日本帝国的内部循环圈,从而有底气和美国在太平洋上分庭抗礼。

再来看德国,战无不胜的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初尝败绩,但是苏联人此后只能发动一些断断续续的反击,到了1942年的7月,元首已经占领了如今“欧盟”的绝大部分领土,苏联西部人口最多、最为富裕发达的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被德国纳入囊中。

希特勒的军队仍旧紧密包围着列宁格勒,驻守在距离莫斯科不远的地方;南方集团军群正势不可挡地向着高加索的油田进发。在北非,隆美尔已经攻陷了托布鲁克,非洲军团即将抵达埃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隆美尔将有可能在苏伊士运河清洗他的战靴。

在这个节点,第三帝国的疆域已经超越了罗马帝国,它统治的范围从北极直到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延伸到柏林以东3000公里外的伏尔加河畔。而欧洲大陆上剩下的那些“中立”国家: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和维希法国——要么继续反英,要么支持轴心国,要么暗戳戳地帮德国进行着不可或缺的贸易活动。

就连一路败仗连连的意大利,直到1942年中期,它的海军仍旧牵制着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地中海仍旧还是轴心国的内湖。德意联军何时入侵马耳他,彻底拔掉地中海航线上的这颗“毒刺”,已经是毫无悬念的时间排序了。

地中海的南北海岸都掌握在了轴心国或友好的势力手中;直白来说就是,轴心国的蛤蟆围着法西斯的池塘呱呱乱叫。

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了,那只气势汹汹、张牙舞爪的轴心国“哥斯拉”突然不见了:阿拉曼、中途岛、斯大林格勒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一系列的败仗接踵而至,战争的形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在轴心国的领导人看来,似乎是一夜之间,它们就到处受挫了。

此刻轴心国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并没有落入下风,但是一场全新的战争降临了,先进的战术已经不再灵光,稳定的后勤供应和人口资源开始逐步发力。

虽然胜利的天平开始偏向盟国,但是无法在1942年底之前彻底取得战争胜利的轴心国,仍旧有可能设法抵消盟国在工业生产和人力资源方面不断扩大的优势,从而为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保留那么一丝丝希望:

1942年初,苏联红军已经损兵折将近500万人马,大部分的工厂也尚未恢复生产;缅甸丢失后,中国获得外援的最便捷陆上通道被彻底封锁;新参战的美国一没有战争经验,也没有充分动员起来。

1942年底,美国在太平洋上还能作战的航空母舰只剩下一艘受损的“企业”号;在德国空军的有力反击下,英美轰炸机部队的损失越来越大,却无法给德国工业造成系统性的伤害。

到了1943年,盟国的生产能力和海、陆军的规模开始以空前的速度增强和扩张(就是俗称的“爆兵”)。哪怕到了这个时候,德国和日本仍旧是有可能整合它们的胜利果实,充分挖掘潜力,让逐步占据优势的盟国因反击代价太高而被迫放弃让敌人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的。

因为我们从理论上来看(仅仅是理论啊):在1942年中期,凭借所控制的资源和人口数量,希特勒完全可以“仿照”苏联模式,将德意两国占领的,从大西洋到莫斯科的欧洲领土进行重组,从而获得到更高的工业产能,并征召出一支如同苏联红军那么庞大的军队。

日本也是一样,它所占领的土地上,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自然资源,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或者英联邦邦国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和日本无法像对手一样,充分调动它们占领和控制下的资源呢?首先就是因为它们对于被占领国家实施的残暴政策,成功地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怒潮;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它们推崇的种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让欧洲人也好,亚洲人也罢,都无法认同它们的武力征服。

建立在绝对武力和自说自话的所谓“理念”基础上的合作,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当德国和日本占据优势时,当地人民会不情不愿地与之合作;一旦它们显露出败像,长久压抑的仇恨和怒火就会如同火山一样汹涌喷发。

德国人用“最终解决方案”、集中营、灭绝营和奴隶营,将许多天才赶到了英美阵营;它们还不断成功扩大仇恨,占用了过多的东线亟需的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数千万的工时被白白消耗在了对于战争毫无作用的事情上。

从南京到马尼拉,骨子里深刻着残暴的日本人杀害了2000多万中国人、菲律宾人、越南人、印尼人和朝鲜人,日本人用他们特有的残忍主动唤醒并激化招致亚洲各国人民的仇恨,十亿亚洲人最终转身去支持那些由白人组成的盟国军队。

不仅是对平民,日军对于英美战俘的残暴行径,也成功地让美军将其视为“野蛮的兽人”,最终招来了焚尽日本的凝固汽油弹和更为可怕的原子弹。

至于其他原因,比如德国工业过度专注于工艺技巧,却没有迅速意识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就是设计上要少而精,功能上贴近实用,能够以低廉成本大量制造的重要性。结果捣鼓出来一堆性能出众、维修极为不便、故障率奇高的武器装备,既无数量优势,就连质量优势也被对手潮水般涌来的装备抵消得干干净净。

从1943年开始,胜利的要素已经从单兵素质变成了空军、海军、坦克部队和炮兵,综合工业能力开始反客为主。

轴心国之所以在1942年以后的战场上节节败退,除了它们战略错误、准备不足、残忍暴虐、顽固不化、缺乏合作外,它们几乎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总是出于与作战无关的原因而大开杀戒——这一切,家园沦为战场的数亿欧亚人民永远都无法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魅力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谁引发的,谁胜谁败这样的问题历来没有任何争议。历史上的重大战争中,很少有像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样强大的交战国被如此迅速、彻底地击败;而(除了日本之外的)全人类也前所未有地一致将这场全球浩劫的原因归罪于它们。

如果说一战打破了欧洲人的最大幻觉——“战争都是短暂的”。二战就是彻底终结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战争结束时,欧洲那些曾经辉煌的城市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战争蹂躏得破败不堪,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哀鸿遍野,废墟中杂草丛生。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二战都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场波及全球的战争中,对于平民的屠戮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没有人能够说出在战争中丧生的准确人数,据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了7000万人。

在所有这些死于二战的人口中,手无寸铁的平民占到了大约2/3——两个轴心国成员,纳粹德国和日本——进行了一场针对平民、蓄意屠杀平民的反人类战争。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遇害平民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士兵的数量。屠杀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根本不可能统计出精准的数据:

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它在二战中约有2700万人丧生,这几乎占到了战争时期欧洲死亡人口的半数;波兰死亡约580万人,这占到了它总人口的15-20%;德国死亡了450万人,还有其他7个欧洲国家的死亡人数超过了50万人。

在亚洲,大约2000万中国人死于二战,日本的死亡人口仅有约230万人。(注4)

当战争落下帷幕,世界奋力复苏的时候,各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战场的废墟中重新生长出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景象,数百万的难民在欧亚大陆上四处迁移,几个世纪以来一成不变的乡村和社区,突然间就充满了各个国籍、种族和肤色的异乡人。

这场战争,摧枯拉朽般地摧毁了旧有的世界格局和运行规则,有的国家重获自由,有的国家被征服,而有的国家再度陷入内战的战火。

旧的帝国衰落了,被同样荣耀、同样残酷的新兴帝国取而代之:

欧洲时代彻底终结,欧洲不再是国际权力的中心;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强国;两大新兴强国之间的对抗、猜疑和仇视迅速升级,一个持久的两极争霸世界的局面出现了。

伴随着日本上空两朵蘑菇云的升起,世界进入了“核平”时代——世界根本就无力达成控制核武器的国际共识,一场旷日持久的核武军备竞赛就此展开角逐。

在战后的世界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自由”一词,但是讽刺的是,因为欧美的大力宣传,所有人似乎只记住了罗斯福总统在战时提及的四种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而写在《大西洋宪章》里的关于所有民族都有选择自己的政体的自由。共产党人提出的免于剥削的自由、以及经济学者讨论的贸易自由和市场自由,却被有意识地打压、遗忘。

很多人觉得,二战不过就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而已,一般来讲,保持着这种纯真世界观和政治历史观的人,也很喜欢用肤色去区分其他人政治观念。

作为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现代历史的一个起点,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解读这个乱世背后的政治历史、尽可能地多角度来看待一些问题,其实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和险象环生的局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研读二战历史,这也是这段独特的历史时期的魅力所在。

注1:德日两国的海军思路仍旧是“日德兰”和“对马海战”模式,即希望通过海上会战彻底消灭对手,掌控制海权。结果德国人的狼群在驱逐舰、巡逻机的围追堵截下损失殆尽,压根就没有护航的日本商船也成为了美国潜艇的盘中餐。

注2:大家不要低估一国宪法被彻底改造的后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

注3: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和丘吉尔最担心的事,就是德国和意大利不会对美国宣战——这将把美国的战略力量彻底束缚在太平洋地区,无法染指欧洲战场。当然了,如果真是这样,中国的日子估计会好过许多,不过战争估计还要多打上几年。

注4:中国二战期间的伤亡人数是3500万,但是国民党政府对于战争时期民众的死亡统计数据错漏颇多,原因很多,比如户籍被毁、政府相关部门人手不足、原本的统计数据就不精准等。这居然成为了众多精日、恨国党否定历史的最好把柄。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文章首发挑战赛##二战##军事##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冷知识##历史##精品长文创作季##战争#

0 阅读:3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