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13日那天,晋中地区的日军和伪军全都慌了神,乱成了一锅粥。他们拿着带刺刀的枪,一家家搜,冲进屋里乱翻东西,查每个人的“良民证”。碰到身份不明的,二话不说,先抓进牢里再审问。平时,老百姓看到日伪军疯狂大抓捕,早就躲得远远的。在日占区,谁也不想找麻烦。但这次,大家却偷偷开窗看热闹,关窗后就拍手叫好,嘴里还小声嘀咕着:这家伙真是自作自受,自己种的因就得自己尝这果,一点也不亏待他!在山西祁县、东观镇、太谷侯城镇和榆次东阳镇,那些大汉奸遭殃了,被来了个突然“大扫除”。日军刚提拔的4个维持会会长,老百姓眼里最坏的大汉奸头子,全都一夜之间被干掉,有的死在床上,胸口插刀,有的被扔街上示众。
这些维持会长的身上,都被贴上了一张大白纸,纸上写着“汉奸的下场”四个大字,落款是“八路军特务队,队长查玉升”。大伙儿都在传,说查玉升肯定是个武功超群的大侠,能上房揭瓦、一天跑上百里地,杀鬼子、汉奸对他来说,就跟拿东西一样简单。山西的伪军和汉奸得知消息,吓得整天心神不宁。一听到“查玉升”和“八路军特务队”,他们就吓得直哆嗦,生怕哪天自己就被抓去砍头。这次锄奸行动迅速又猛烈,让日军忙得团团转,汉奸们也都吓得不行。这一下,山西的军民抗战劲头更足了,影响力大得很,跟打了场大战役似的。当时,八路军386旅的旅长陈赓,对这个结果特别满意。
八路军里,陈赓打仗是一绝,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军事本领强,脑瓜子还灵活,偷袭伏击都不在话下。可刚到山西前线时,他竟吃了败仗,还险些被日军抓住。那时候,386旅跑到敌人后方,旅部先躲到了一个偏远小村。村子离日军占领区挺远,而且四周几里地都布了八路军的岗哨,安全得很。可巧的是,平时打仗特别小心的陈赓,这回却栽了个大跟头。汉奸出卖情报,386旅旅部在不知情下被日军主力偷袭,差点全军覆没。陈赓身边仅一个警卫排,日军火力猛,他们被困洼地,多次突围都失败了。紧急关头,日军后方枪声大作,包围圈被猛然打破。陈赓见有机可乘,马上指挥队伍反击,内外夹击冲出包围。救他们的是129师独立团小分队,刚好路过,听到枪声立刻来援。独立团是129师的非正式部队,没正式编制,装备不行,战士大多是新手,战斗力不强。刚开始,日军人数是他们的好几倍,防线冲不破。还好营长年轻气盛,一打起来就豁出去了,他亲自扛起轻机枪,带着突击队猛攻一点,这才救下了陈赓。这位营长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查玉升。
查玉升生在安徽六安这个将军辈出的地方,他从小没了爹娘,放过牛也讨过饭。17岁那年,他投身革命,跟着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一直打到川陕。查玉升性格火爆,眼里容不得沙子,常因此犯错受罚。他虽战功赫赫,但职位总升不上去。从386旅772团调去独立团,看似连长升营长,实则是从主力军贬到了地方。查玉升是个直性子,有仗打就行,不在乎是当兵还是营长。可陈赓就不同了,他看查玉升带新兵突击队大闹日军包围圈,心里直嘀咕,后悔当初没把这胆大包天的猛将留在身边。在八路军里,陈赓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朋友多,辈分高,连老帅们都给他面子。尤其在129师,他享有特权,想要谁,刘伯承师长都会答应。
没多久,陈赓就拽着386旅副旅长许世友,直接去了独立团。他可不是去道谢的,而是想挖人,打算把查玉升重新拉回772团当副团长。陈赓没急着把委任状给查玉升,他先给查玉升安排了两个任务。首先,得把那几个头号大汉奸给收拾掉。第二条任务是,得赶紧给部队准备过冬的物资,像棉衣啊、取暖设备这些,得确保他们冬天能过得暖和舒适。陈赓一声令下,查玉升立马行动起来,他挑了些精明能干的战士,还找来一帮各有本事的江湖高手,很快就把一支特务队给建起来了。特务队计划好后,就分成了四组,说好一起动手。他们穿着黑衣服,悄悄躲过岗哨,翻墙进去,用毛巾堵嘴,拿着刀就捅。汉奸们吓得连叫都不敢,只能等死。现场有张署名“查玉升”的大布告,是特务队故意放的。这样既能让其他汉奸害怕,又能防止敌人乱抓人,害了无辜的老百姓。特务队多次出手后,名声大噪。其他部队见状,也开始清扫伪军和汉奸,并且都悄悄把“查玉升”这个名字留了下来。在山西打鬼子那会儿,查玉升的名声可大了,响亮得都盖过了他以前的上司陈赓。不久,查玉升为了完成陈赓的第二个任务,独自跑到祁县纺织厂厂长家,直接自报家门,说要10天内拿到500匹布,一点都不能少。一听到查玉升的名字,厂长吓得差点没魂了。可祁县纺织厂被日军盯得紧,周围还有军队,弄布匹太危险。于是,他想讲讲价,问能不能少送点,就几十匹布应付一下。查玉升扔下一句狠话就走了,他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别再多说了。”国家正有难,想着你还能为抗战出点力。这时候得好好表现立功,可别像那些汉奸一样,不然不会有好结果的!听到“汉奸”俩字,厂长立马不说困难了,爽快答应了交易。八路军要多少布匹他都给,至于日军那边,他说自己会想办法摆平。
从1939年8月到12月中旬,查玉升带着特务队不断行动,收拾了不少汉奸,让日伪军嚣张气焰大减。他们还搞到了7万米布和12万现金,解决了386旅两年多的衣服和经费问题。看到这么棒的成绩,陈赓遵守诺言,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把副团长的任命书递给了查玉升。八路军为了打败500多人的日军冈崎大队,出动了8个团的兵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现场指挥下,连续两天两夜猛攻关家垴高地。
日军占了好地方,八路军往上打特别费劲。16团团长谢家庆亲自上阵,结果中弹牺牲了。陈赓赶紧找查玉升,命令他立马顶上,继续带队猛攻山头。16团是从新1团改编来的,是386旅的精锐。可团长已在之前的战斗中牺牲,战斗主力也折损大半。就算这样,查玉升还是亲自带队,向日军冲了19次。关家垴战役里,16团真是拼了,既进攻又阻击,全靠一股子狠劲儿。要不是谢家庆和查玉升两位团长带头冲,这部队根本撑不下来。陈赓的儿子陈知建回忆道:李云龙这个人物,他的原型有三个,一个是王近山,还有一个是陈康,再一个就是查玉升了。查玉升和李云龙一样,打仗特别勇猛,胆子大得很,豁出命去干。他发起火来,啥人都敢怼,还不爱按套路出牌。两人最像的就是打仗没规矩,鬼主意一堆堆的。解放战争那会儿,陈赓兵团得渡过黄河去中原打仗。但上级还有新指示,得把8纵22旅调到东北,归林彪的东野管。东北是主战场,林彪那儿正缺人呢,所以各军区都得抽调精兵去支援。
查玉升是22旅旅长,很讲义气,不想离开老部队,就找陈赓求情。可这是死命令,陈赓虽面子大,但也不能违抗上级。不过,他自有妙招应对。那时候,国民党38军正好起义,要和陈赓兵团的三个旅一起过河去东边。陈赓就跟上面说,想让22旅先留下,等大部队过了河,它再去东北上任。查玉升懂老首长的意思,22旅一过黄河,他就想办法拖延,接着赶紧向上级报告说:黄河水涨起来了,咱们的部队已经过河往东边去了,现在没办法再回头了。陈赓那次机智地没按命令行事,结果给中原战场留下了一支勇猛善战的部队。查玉升从中原战斗到淮海战役,一直是陈赓的得力干将,打了很多场硬碰硬的恶仗。渡江战役后,陈赓兵团归四野指挥,查玉升意外又回到了林彪手下。邓华、韩先楚解放海南岛时,渡海船的发动机都是查玉升的部队提供的,这让林彪也得承认查玉升立了大功。到了云南后,大战没了,但小仗不断,因为土匪太多。这些土匪可不是一般的土枪土炮队伍,而是白崇禧留在广西、云南的桂系精锐,装备好,打法狠,对地形特别熟。
在云南驻守那会儿,查玉升可真是差点栽了个大跟头,情况相当危急。那时候,有个很受尊敬的土司要去北京见主席,查玉升为了安全起见,决定亲自送他去昆明机场。但电话被监听,300多土匪骑兵早就在云南保山707碑界那儿等着了。护送车队有两辆中型吉普车,查玉升和警卫员跟土司坐在头车里,后面那辆车则载着警卫班的7名战士。冲进土匪圈后,头车一脚踩上了地雷,整个车都飞了起来。接着,子弹和手榴弹像疯了一样四面射来,司机当场就没了。查玉升身手敏捷,不顾小伤,迅速把土司塞到车底,然后带着警卫班开始反击。遭袭时,查玉升身边没掩护,只能拿两辆吉普车临时挡一下。四小时激战后,警卫班战士全没了,就剩下查玉升和警卫员还能拿枪战斗。土匪看到这番景象,觉得自己赢定了,就打算抓个活口,于是朝着下面大喊:抓住查玉升,就能拿到大奖赏。在这种情况下,查玉升依旧很镇定。他从士兵干到将军,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场生活,啥大风大浪没见过。紧急关头,他还和警卫员打赌说:你瞧好了,我要让子弹从右边那家伙的右眼打进去,你说这能不能做到?查玉升说完,右手从嘴边拿下烟斗,左手顺势举起枪,只听“砰”的一声,那小子右眼瞬间充血,整个人就倒下了。查玉升心里明白,这一枪打出去,土匪们肯定会被惹毛。于是,他瞅了个空子,赶紧跟警卫员说:土匪再攻上来时,你借着手榴弹的烟雾掩护,赶紧冲出去抢一匹马。然后跑到三十多公里外咱们的联络站,尽快把这儿的情况报告给军区。说完没多久,土匪们真的又发起了猛攻。警卫员拼了命,在子弹横飞中冲出重围,抢了一匹好马,飞快奔向我们的联络站。附近的骑兵连一听消息,立马赶去帮忙,在太阳下山前把土匪全歼了。大半天时间,查玉升都守在土司旁。尤其是警卫员出去找救兵那几小时,他一个人在包围圈里,勇猛地和众多土匪激战。查玉升只是笑了笑,没当回事儿,大方地说:你蒋介石不承认我还活着,查玉升这个名字还在。但别急,总有一天会让你知道,老子我还好好的呢。后来,查玉升越说越激动,他猛地站起身,一脸怒色地开始赶人走。你们这群人不好好干活,别在这瞎晃悠了,赶紧离开这儿。查玉升性格直率,从不把虚名放心上,也不爱出风头当英雄。可707事件后,他的故事在大西南传开了,老百姓都纷纷议论着他。查将军就像天上派来的大神,上帝给了他决定生死的权力,他负责分辨人间的正义和邪恶,并能挥动魔剑消灭坏人,他是不会死的。从八路军特务队到西南边境,查玉升一直是百姓眼里的大英雄。他打仗勇猛,性格刚强,痛恨邪恶,一心想帮老百姓除掉坏人。
真正的侠客名声,不是靠吹嘘得来的,那是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可,自然而然赋予他们的。听到消息,查玉升多次找军长韦杰商量,说要亲自带着179师和181师去反击,豁出命也要把180师救回来。他还说要立个字据,保证完成任务。如果上面真要追究责任,那我就把我这颗脑袋奉上,承担责任。战场太复杂,查玉升只带出一个工兵营,任务是挖战壕等支援。结果180师散了,60军挨批,1955年查玉升也因此没评上中将,只当了少将。查玉升对军衔根本不看重,他心里一直过不去的是那场憋屈的战斗,还有没能救出180师的几千兄弟,这成了他永远的痛。1979年,对越反击战开始,已经65岁、头发花白的查玉升再次领军,他作为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亲自指挥部队进入越南参战。那时候,除了广西和云南的两条主攻路线,还打算让查玉升带着50军和54军,从普洱、西双版纳悄悄进入老挝,直接穿到越南北部,把越军的防线从中间切断。
这步大胆的棋,其实是个妙招,能像关门打狗一样,把越军北部的主力全都干掉。最后,因为国际环境不太好,北边苏联又盯着咱们,邓小平考虑到不能大打出手,所以还是决定把查玉升这支奇兵撤回来。1984年,老山和者阴山都被收复后,对越作战结束了,查玉升也卸下了昆明军区副司令的担子,退休了。有人劝他再争取下军衔和待遇,按他的功劳和资历,完全值得更高的荣誉。但查玉升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当那么大官有啥用呢,仗打完了不就可以卸甲归田了嘛。后来,查玉升把儿子送去了前线,他没向部队提啥要求,就叮嘱儿子到连队后先看看猪圈,猪养得壮说明吃得不错。再瞅瞅厕所留言,有没有骂领导的,有的话就是连队人心不齐。
查玉升老了,没啥别的喜好,就是爱枪。身上总带着德国勃朗宁或闪亮的小左轮,都上了膛还塞着手帕,睡觉时也放在手边,方便得很。周围的人都不懂他,但事情有了转机,是警卫员某天突然问了他一句:有人问:“台湾岛是不是不打算收复回归了?”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查玉升一听,立马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开口大骂:谁说我们不解放台岛了?老蒋他算哪根葱?我们随时有能力解决他,根本不在话下。查玉升身为军人,枪总是随身带着,他说,军人嘛,就是要随时准备上战场,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1998年10月23号晚上,已经退休在家的查玉升像往常一样起床查看天气,他边瞧边对老婆说:明天天气很好,我打算多躺会儿,到时候别喊我起床啊。谁都没料到,那次一睡竟成了永别。这位威风凛凛的名将就这样默默离开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满满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