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加衔基本没有实权,那么尚书加了宫保衔后有什么好处?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6 17:15:26

清代的职官制度中,加衔是十分普遍而又常见的。加衔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纯属荣誉性的,如大学士加公孤衔;二是属于常例性加衔,如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巡抚加兵部侍郎衔。为了让读者朋友对加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期御史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宗室、蒙古王公加衔

在很多史料中,常见皇帝给某某郡王加亲王衔,如雍正年间为了表彰顺承郡王锡保实心办事,特旨准其“食亲王俸”;光绪年间庆郡王奕劻准“食亲王俸”。这里的食亲王俸,就是属于加衔,与实封亲王不是一个概念。

宗室、蒙古王公加衔总体上来说还比较好理解,是以爵位而非职务作为衡量标准的,也就是在原来爵位的基础上加一级,即郡王加亲王、贝勒加郡王、贝子加贝勒。

尽管说王公等加衔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加衔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晋爵。像上面提到的锡保后来晋和硕顺承郡王;奕劻晋和硕庆亲王。

文武大臣加衔

异姓贵族加衔,其原则是职务加衔,其本身爵位不会发生变动,至少 从相关史料记载来看,还没有发现有侯爵加公衔、伯爵加侯衔等情况。

官职加衔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有加宫保衔(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的,宫保衔的门槛很高,正常情况下非一品大员不予,个别的侍郎巡抚死后也能特指赐给。

按照清代的制度,加宫保衔是有规律性和原则性的,即大学士加太师、太傅、太保;尚书加少师、少傅、少保;侍郎加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并非如此。

清代的宫保衔加的最多的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至于三孤和三少很少见到。

而且官员生前获得三公加衔的也是极少数,大致不会超过十个人,更多情况下,三公是作为大臣死后的追赠,而官员最普遍的加衔就是太子太保。

清代宫保加衔始于顺治十一年,《清朝通典》载:“凡大臣宣力中外,劳绩懋著者,则奉特旨加衔或为赠典,以示优宠焉。”

宫保无职掌、亦无固定员额,属于“加衔以显其秩”,是荣誉性和恩宠性的虚衔。但是有和没有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同为尚书,有加衔的排名就列前,政治地位相对略高。所以很多有加衔的大臣死后,墓碑上宫保衔要排在前面,如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某某。

除了宫保以外,凡是所有官职都可以作为加衔加在低一级的官员头上。如各省总督原品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后则为从一品;知府本为从四品,加道员衔则为正四品,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职官的加衔是固定的,比如内阁学士例加礼部侍郎衔,四译会同馆监督加鸿胪寺少卿衔,翰林官迁吏部侍郎例加翰林院学士衔。

总督加大学士衔

大学士加衔除了前面讲的加宫保衔之外,实际上本身就有“殿阁衔”,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等。

既然说到了殿阁衔,御史就补充一点冷知识。乾隆初年以前大学士数量不固定,有五六员的,也有十一二员的,而且某殿某阁有时不设一人,而某殿某阁有时设数人。

如雍正时期保和殿大学士就有鄂尔泰、张廷玉、马齐三人,因鄂尔泰排在首位,所以他被认为是内阁首辅。乾隆初年,保和殿大学士是讷亲、张廷玉,首辅是讷亲。

嘉庆四年形成定制,每殿阁各设一员,大学士额设四员,或二殿二阁,或一殿三阁,至于如何配备,皆出自皇帝圣裁。

因为大学士是文官最高品级,有些大学士加了宫保衔其品级也没有达到正一品,如常见的太子太保就是从一品。所以大学士的在公私礼节上都以“中堂”称呼,即使有师、保荣衔或封有公侯伯爵位,也仍称中堂。

而低等级尚书、侍郎以及总督、巡抚的称谓就不同了,有宫保衔的一般都称宫保,或某宫保或某少保,等等。

清代各省总督加大学士衔的不在少数,如晚清的李鸿章就加文华殿大学士衔,但是李鸿章久在直隶任职,他既不在内阁和军机处任职,也没有兼管部务,所以他的大学士就属虚衔,这也是他屡屡被户部尚书翁同龢穿小鞋的关键原因。

总督加大学士属于最高配,这类总督如果是满人,那么大概率会被调至军机处任职。像雍正朝的鄂尔泰、乾隆朝的尹继善都被调至军机处任职。

汉人总督加大学士衔一般没有实权(左宗棠曾短暂在军机处任职),但有了加衔政治地位就会被拔高很多,比如李鸿章入京会议,其站班在翁同龢之前,排在汉臣第一位。

1 阅读:149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