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3岁,伺候儿子一家9年彻底寒心,换来两个惨痛教训

鸿毓说过去 2025-03-19 01:39:08

文|时光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我今年63岁,九年前儿媳妇怀孕,从那时起,我便心疼他们,想着尽自己所能分担他们的压力,盼着他们的日子能过得轻松些。

谁曾想,这九年来,我倾尽心力照顾他们一家,换来的却是两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如今,我彻底寒了心……

我曾为故事会、意林杂志撰稿多年,专业创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体验更多类似的精彩故事?点击头像进主页,发掘更多让心灵共鸣的创作!这篇文如果您觉得可以,别忘了----收藏点赞关注----

01

我叫刘桂兰,今年六十三岁。多年前,儿子刘明结婚,我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

老伴走得早,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为了供他读书,我年轻时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在纺织厂上过班,后来工厂倒闭了,又去商场当清洁工,冬天凌晨四点起床,夏天顶着烈日排队。

手上常年生着冻疮,洗衣服的时候钻心地疼,可一想到儿子能念书,将来能有个好前途,我再苦再累都能忍。

儿子没让我失望,大学毕业后顺利进了一家国企,收入稳定,谈了个女朋友,两人感情也很好。我知道后,特地去庙里烧香,感谢老天保佑。

儿媳妇家境不错,城里有两套房,婚房就是他们家出的。那年双方家长见面,亲家母笑盈盈地说:“年轻人以后日子还长着呢,这房是我家出的钱,这套房就写我家丫头的名字吧。”

她说得云淡风轻,可我心里终究有些不是滋味。房子是大件,婚后如果两个人有了矛盾,这房子不就成了媳妇一个人的?可儿子却毫不在意,劝我:“妈,您就别担心了,反正以后我们是一家人,写谁的名字都一样。”

我心里纵然有些落差,但想到儿子能娶上一个好老婆,生活有保障,我还是咬咬牙,把这些年攒下的棺材本拿出来,给他们买了辆车,又帮着装修了婚房。我心想,儿子日子过好了,我这个当妈的以后也能跟着享福了。

婚礼那天,儿媳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得甜甜的,挽着儿子的胳膊,走向舞台中央。我坐在台下,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心里百感交集,眼眶忍不住红了。

我一辈子辛苦奔波,到头来,总算是把儿子盼到了幸福的生活里。

婚后不久,儿媳怀孕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什么,立刻跑到市场买了一只老母鸡,回家炖了一锅浓浓的鸡汤,送去给儿媳补身体。

儿媳嘴刁,嫌鸡汤太油,我就把鸡皮撕掉;说鱼汤腥,我就提前泡上姜汁去腥。她偶尔会抱怨我做的饭口味太重,我也尽量调整,做得清淡一些。我想,只要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健康,累点也没关系。

到了孕后期,儿媳的胃口越来越差,晚上睡觉也翻来覆去,说腰疼。我连夜在网上查资料,又去老中医那儿打听,听人说熬点红豆薏米水可以缓解水肿,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煮一碗,送到她房里。她偶尔会客气地说声谢谢,可更多时候,接过碗就埋头喝,一句话都没有。

我安慰自己,她怀孕辛苦,脾气大些是正常的。

终于,到了生产的那天。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外面飘着小雪,儿媳破水后,家里顿时乱作一团。儿子慌里慌张地找车送她去医院,我穿上棉衣就跟着上了车,生怕出什么岔子。

在医院的长廊里,我站了一夜,双手搓了又搓,心里紧张得不行。凌晨五点,医生出来报喜,说是个男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

等孩子抱出来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刚出生的婴儿皱皱巴巴的,脸红扑扑的,手指小得像豆子一样。我忍不住伸手碰了碰他的脸,软软的,热乎乎的,像捧着一团生命的火焰。

“妈,您抱吧。”儿子笑着把孩子递给我。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感觉自己的一颗心瞬间被填满了。

我知道,从这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又多了一份牵挂。

可我没想到,这个牵挂,后来却成了沉甸甸的枷锁。

02

孙子特别调皮,刚学会走路,就满屋子乱跑,见什么摔什么,厨房的碗,客厅的花瓶,连我的老花镜都成了他的玩具。我不敢有一刻大意,生怕一个不留神,他磕着碰着。最忙的时候,一天连口热水都顾不上喝。

熬了几年,好不容易等到孙子上了幼儿园,我心里一阵轻松,想着终于能歇口气了。可没过多久,儿媳妇又怀上了。

她这一胎比第一胎还要娇气,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让我给她炖补品,鸡汤要放枸杞,鱼汤不能加葱,米粥必须是现熬的,不能喝隔夜的。她说这些话时,我总忍不住想:她妈怎么从来没来炖过一次?

可我还是忍了,毕竟是一家人。

孙女出生后,我的日子彻底忙成了一锅粥。白天要照顾襁褓里的孙女,晚上还要给大孙子讲故事哄睡觉。冬天的凌晨,外头天寒地冻,我一边暖奶,一边给孙子找袜子,手冻得通红。可即便这样,儿媳还是不满意。

“妈,你别总给孩子吃鸡蛋,小孩上火。”

“妈,你做饭能不能清淡点?我妈做的菜就很好。”

“妈,家里有点脏,你擦地能不能仔细点?”

这样的指责,几乎天天都有。渐渐地,我连喘气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她挑毛病。

可最让我寒心的,是儿子。

有一次,我实在太累了,饭没按时做好,儿媳下班回来,脸色顿时拉长:“妈,这都几点了啊,怎么还没饭?”

我连忙解释:“今天带着两个孩子,实在是忙不过来。”

可她不依不饶:“不就带两个孩子吗?我妈一个人也能带啊!”

我听着心里一沉,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儿子,心想着他会替我说句话,可他只是低头玩着手机,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滋味。原来,我在这个家里,真的只是个保姆而已。

03

转折点,发生在去年春节。

我从早上六点就开始忙活,一边剁肉馅包饺子,一边炖排骨熬汤,还要准备红烧肉、糖醋鱼、八宝饭……为了这顿年夜饭,我整整准备了一天,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想着让一家人吃得开心,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

六点多,亲家来了,儿子和儿媳也带着孩子回来了。儿媳提着一个袋子,嘴里嘟囔着:“妈,我跟你说,清淡点就行,别做太油腻的。”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年夜饭嘛,总得丰盛点,清汤寡水哪像过年?可想着她一向挑剔,我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着招呼他们进门。

菜陆陆续续端上桌,孙子高兴得直拍手,小孙女也咿咿呀呀地叫着,气氛原本很好。可吃了没两口,儿媳就皱起了眉头:“妈,这红烧肉也太肥了吧?我们平时不吃这么油的。”

我笑着解释:“红烧肉就是这样,过年吃点好的,图个年年有余嘛。”

可她却一脸嫌弃地把筷子放下:“哎呀,我们平时都不怎么吃这些的,您以后还是别做了。”

我心里一沉,刚想说点什么,她又指着桌上的糖醋鱼:“这鱼也做太多次了吧,去年就是这道,今年还是。”我抬头看了看她,心里突然有点发凉。

这一桌菜,是我花了一天时间准备的,食材挑了最好的,做的时候也尽量照顾她的口味。可在她眼里,这些不过是理所当然,甚至连客气话都懒得说一句。

我努力压住心里的不快,笑着说:“过年嘛,年年有鱼,图个吉利。”

可她却撇撇嘴:“什么老思想,现在都讲健康饮食了。”

这句话,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了我的心上。我忍了九年,处处小心翼翼,可到头来,她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我。我放下筷子,沉声道:“你要是不喜欢吃,大可以不吃,没人逼你。”

儿媳没想到我会顶嘴,脸色顿时沉下来:“妈,我不过是随口一说,您至于这样吗?”

我冷笑一声,终于忍不住了:“我辛辛苦苦做了一天饭,你连句谢谢都没有,挑三拣四的,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她的脸瞬间涨红,猛地放下筷子,站起身来:“行,我不吃了!”说完,她摔门走了出去。屋子里,空气瞬间凝固了。

儿子脸色不好看,把筷子往桌上一扔,不耐烦地说:“妈,大过年的,能不能别这样?”我愣住了,看向坐在一旁的亲家母,她端着碗,始终冷眼旁观,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根本没有任何地位。

晚饭后,我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九年,我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可到头来,连一个安稳的年夜饭都吃不上。

04

年后,我收拾好行李,搬回了自己的老房子。

儿子没有挽留,只是淡淡地说:“妈,等你想通了再回来。”儿媳更是冷着脸,连头都没抬一下。

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后,我坐在床上,看着熟悉的一切,心里五味杂陈。这里虽然旧,但至少是自己的地盘,没人会对我指手画脚,没人会嫌弃我做的饭难吃。

刚搬回来那几天,我有些不习惯,早上醒来,第一反应是去厨房给孩子们做饭,可才想起来,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了。

广场舞的老姐妹们知道我回来了,拉着我去跳舞,一边跳一边问:“你怎么搬回来了?儿媳妇呢?”我勉强笑了笑,敷衍地说:“他们嫌我太累了,让我歇歇。”

有人叹了口气:“哎,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不知道感恩。”

回到家后,我坐在沙发上,想着这九年,心里百感交集。我这一生,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儿子,可换来的是什么?是被当成免费的保姆,是在家里连一点尊严都没有。

这九年,我得到了两个教训:

第一,和子女一定要保持距离。很多人以为,帮子女照顾家就是尽母亲的责任,可现实是,帮得太多,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忘了感恩。年轻人的家有他们自己的规则,我们这些老年人,掺和得太深,只会让自己变得可有可无。

第二,不能一味忍让。我以为忍让能换来家庭和睦,可事实证明,忍让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地位,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会失去。有时候,适当的拒绝,才是保护自己。

这一天,我去市场买了自己最爱吃的红烧肉和糖醋鱼,回家后做了一桌子菜,慢慢地吃了一口,又吃了一口。

这才是我想要的日子。

从今往后,我要为自己而活,哪怕一个人,也要吃好、睡好、活得开心。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家的这本经念的怎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鸿毓说过去

鸿毓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