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承诺,轻生死:春秋战国侠文化兴起,文人为何对游侠褒贬不一?

水绿看历史 2023-02-11 05:18:0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一群行踪不定,甚至不知姓名的人奔走在各国的社会底层,他们就是游侠。

每当社会秩序无法正常进行时,这些游侠们就会突然出现,在政府无暇顾及的地方匡扶正义。这一特殊的群体必然有其特有的特征,以及道德标准,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侠文化。

一、快意恩仇,游侠之风的评价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侠”一直游离民间和庙堂的中间地带,以自身特有的生存方式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且不断出现在各式文献记载和文学作品中,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侠文化”。

《韩非子》载: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这是最早关于游侠的记载,详细提及了游侠游历民间的原则。

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韩非子对于游侠的存在持批判意见。在他之后,司马迁却对游侠大加赞美,后来班固又对游侠进行批判。

可以看出,游侠的存在一直是有争议的,引发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人们对其进行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可以从游侠的起源来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产生尚武风潮,此时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整个社会推崇武力。此时,春秋战国的教育是不分文武的。

如《周礼》六义将文武两方面都囊括了:

“礼、乐、书、数、射、御”

所以,社会各阶层普遍佩剑,文人亦能习武。这种尚武风,导致整个社会对习武的崇拜,对重诺轻生、以死救难现象的认可和赞扬。

春秋战国时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随着士阶层的成熟与壮大,文武逐渐开始分途,“儒”与“侠”也开始各自分开发展。

在此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武者之“侠”可以自由流动,成为了游侠的主要成员。此时所谓的侠,显然已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具有一定影响力。

既然游侠最初与儒者同样习武,且重承诺轻生死,那为何文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呢?《孟子尽天下》载:

“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

这是由于游侠的许多看似义气的行为,实则是为“血亲复仇”。

那时的社会对于复仇一事虽然支持,而且如果对于亲朋好友受辱受难而不进行报复的人还被称作“不义之人”。

但是,这不免与文人们所想的匡扶正义之士有所区别,为了复仇的游侠,多少给人留下了与行侠仗义相反的刻薄印象。

由此可见,游侠的出现引起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关注,文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是每一个文化的兴起,都有其积极的一面,而游侠中的侠义精神,是值得我们积极探讨学习的。这也是游侠的显著特征。

二、侠义精神,反抗与牺牲的风骨

“侠义精神”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侠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承续着神话英雄的反抗精神和牺牲精神。千百年来,侠客风骨一直是彪炳中国武术侠义精神的文化载体。

屈原《国殇》: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其中的 执著刚毅坚强的品质,正来自于神话英雄刑天的故事。显然,春秋战国时期“侠”精神深受神话英雄精神的影响,即勇武精神、气质崇高以及不屈的献身精神。

可见,被称为游侠之人乃是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且甘愿为了朋友的安危在所不惜,甘愿奉上一切的人,而他们在结交朋友、接待宾客的时候又能做到不弃贫贱,不以富贵凌人。

侠作为一种游离于法律外的社会力量而存在,这些人或参与军队,或于诸子百家之中。时值战乱,平民百姓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相对稳定而法治的社会,然而侠义的信条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违反社会法度的方式来匡扶正义。

而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与社会主流法度自然会产生对立的关系。

所以,在韩非子为代表的社会主流文人眼里,游侠是社会混乱的根源,他们认为,犯罪之人本该判罪,而那些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庇护。

不过,在司马迁的眼里,游侠的所作所为虽然并非传统正义之所为,但是他们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不畏强权、不惧生死且不求回报的行事风格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而且在当时社会中,游侠受到了平民阶级的支持。

《游侠列传》载:因为救济贫苦而致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从中可以看到,游侠为贫苦百姓做了贡献。所以被救济的人理所应当的推崇这种不求回报的侠义精神。

同时,游侠的这种快意恩仇、有仇必报的精神,为长期受压迫的底层百姓提供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快感。

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一方面 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的长期专制统治,使得百姓的弱者文化心理非常突出,无形之中寄希望于一个个“英雄”来拯救自己。

然后自觉地将自己归于“被拯救者”及“弱者”的地位,社会的动荡,使侠的兴盛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在原始人类社会中的自相残杀能够带给人类极大的自我肯定,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而人类逐渐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变化,便是对 这种野性本能的忘却,但中国古代的侠文化却不仅能将其收纳,甚至将这种野性本能价值化并加以整合。

所以侠士们“快意恩仇”“有仇必报”,这为今后侠文化的武侠化、江湖化奠定了基础。

三、仗剑天涯,游侠的人格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游侠之所以能匡扶正义,必须具备一项技能,即武术高强。春秋战国时期,四处都有崇尚武勇之风,每一位侠客都必备“武”的基本技能,也是可以行侠仗义的条件。

武是一种手段,见义勇为是侠客的鲜明特征,侠是除天下的不平之事。武和侠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它们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武没有侠不成立,侠没有武也不行,充分说明了“侠”与“武”是相互联系的。游侠就是武侠,游侠的目的就是行侠,武是一种手段,要想行侠,就必须会武。

因此,在此基础上,游侠的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技能。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兵器开始慢慢出现并发展,加剧了战争爆发的频率。

这引起了社会的大动荡,人民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苦不堪言,游侠的出现使他们有了一丝的安慰。他们行侠仗义、乐于助人、正直潇洒、武艺高强、威武勇猛,敢于挑战统治阶级的压迫,使平民的精神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平民对游侠的钦佩与崇拜,使得剑文化进入启蒙时期,剑术因而得到一定的发展。武术家的剑术高超,在好剑之风的感染之下,游侠对剑非常崇拜,还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依仗着剑走天下、游天下,一支萧、一把剑任平生。

另一方面,游侠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促进了武德的发展。《史记·刺客列传》载: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充分说明了游侠的伦理价值取向才是人们普遍认同的。

游侠武术高强自然是受人推崇的,然而,如果游侠没有武德,恃强凌弱,那么他必将是社会所唾弃的对象。

而关于游侠的武德,司马迁将之分成了三类:诚实守信、舍己为人、不求回报。只有德与武双修,才能被称之为游侠。这也是游侠的人格思想促成武德发展的原因。

由此可见,单是依靠一把剑行侠仗义的游侠,如果没有世人所推崇的武德精神,即使武功再高,也是不被人认可的。这也许也是游侠自出现后,一直受到文人们褒贬不一看待的原因。

结语

游侠诞生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随后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都伴随着“侠文化”的演变。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原本的社会阶层被彻底颠覆,侠作为新兴士阶层的一类迅速地崛起。

当游侠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时,春秋战国给了“侠”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也为其在今后文学中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韩非子》

《史记·刺客列传》

《游侠列传》

《国殇》

0 阅读:9

水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