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活动是制度?李唐皇室对田狩礼的重视,也难怪李白能自称剑客

水绿看历史 2023-04-25 11:59:16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田狩礼,是商周时代便有的,诸侯们会进行的制度性的狩猎活动,而在唐朝这个武勋卓著的朝代,被李唐皇室放大到了极致。

《周礼·春官宗伯下·甸祝》便有“掌四时之田”的记载,这里的田,便是指的“田狩礼”。

唐朝田狩礼之“名”的由来

《通典 · 卷七十六》记载:

“周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行蒐苗弥狝之礼。”

在历经五胡南下和南北朝大分裂之后,周代的礼仪制度开始被拾起,自北齐时代开始,田狩礼制度就再次走进统治们的视线。

之后的隋朝更是将其确定到了皇家的礼仪制度之中,而唐承隋制,自然也将田狩礼纳入了唐朝皇室的礼仪之中。

整个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前后共计有八十多次皇家田狩礼活动的记载。而这些田狩礼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都是对李唐皇室正统地位的宣扬。

如唐朝刚刚建国后的第一次田狩礼。武德元年六月,那时的李渊,刚刚从隋恭帝杨侑手上夺过皇帝之位,天下群雄割据,诸侯并立。

所谓的唐朝,不过是占据关中一隅之地的割据政权罢了。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皇权地位,李渊便不顾礼仪制度,强行举行了田狩礼。

在李渊这里,田狩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打猎,也并不是为了训练军事,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宣传自家政权的正统性。

因此,大唐历史上的第一次田狩猎,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自家政治宣传的目的。

唐朝前期田狩礼的实际用途,本是彰显国力,训练皇家后继者之武勇

《新唐书》记载:

“皇帝狩田之礼,亦以仲冬。前期,兵部集众庶修田法,虞部表所田之野,建旗于其后。前一日,诸将帅士集于旗下。质明,弊旗,后至者罚。兵部申田令,遂围田。”

唐朝历经二十帝,其中十一人有过田狩礼的经历。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处于盛世且蒸蒸日上的时期。

整个唐朝从上至下,都有着一股勇武之风,尚武精神,是整个时代的写照,这也为何是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也能以剑客自居。

而这样民风,或者说国风,和统治者的尚武精神分不开。

李唐立国,武勋卓著。李渊自己本就是骑射好手,箭无虚发。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更是时代天骄,上马能打仗,下马可治国。

而田狩礼,则是君王彰显自己勇武,和麾下将领们打成一片的最好选择。唐朝的皇帝,不仅仅是皇帝,更是军队的最高统帅。自己和麾下将士们的配合,需要通过田狩这种行为来保持默契。

天子田狩,不仅仅是打猎,更是以皇帝为统帅,诸将为辅佐的一次军事演习。

可以想象当年,秦王破阵乐响起。李世民一马当先,弯弓射雕。程咬金在左,尉迟恭再右,后面跟着李靖,秦琼,侯君集,率玄甲铁骑举锦旗而从之。那场面,何其令人神往。

即便是李世民之后的李治,乃至李治之后的李贤直到唐玄宗李隆基,不论哪一代唐朝君王,都是文武兼备之人,必须在天子的田狩礼中,展现出自己的勇武,展现出自己能统领诸将,驰骋沙场的基本功。

也正是源于此,田猎礼的在安史之乱前的政治意义,也愈发的明显。那就是告诉天下,李唐皇室的男儿,都是能上马统军的血性男儿。田狩礼,是一场君王对军队的检阅!

世事难料,安史之乱后的田狩礼,成为了皇家的娱乐

盛极必衰,月盈则亏,可谓世之常理。大唐王朝在唐玄宗的统治下达到了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巅峰,但也在唐玄宗晚年,迎来了安史之乱。

唐朝的国运也就此转折,而大唐皇族田狩礼的作用,也随着安史之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唐会要》中有记载,为了方便皇帝们举行田狩礼活动,特地设置了一个五坊宫苑使的官职来作为打猎的辅助。

“五坊。谓雕。鹘。鹰。鹞。狗。共为五坊。宫苑旧以一使掌之。自宝应二年后。五坊使入隶内宫苑使。近又有闲厩使兼宫苑之职焉。”

这个职位最早是在武则天时期设立的,但武瞾设置这个职位还比较好理解。身为女子,即便成为了皇帝,但统军围猎,她终究不擅长,用五坊宫苑使来帮助她豢养一些辅助打猎的动物来帮忙,也不无不可。

可到了唐玄宗晚年,又再次设立了这个职位。不但如此,此职位在后续的发展中还兼任了统领五坊小儿的权力,那五坊小儿可就不仅仅是为了皇家狩猎来养育动物了。

五坊小儿常常借着五坊为皇帝选取贡品的名义在坊市内欺压百姓,韩愈还特地写过一篇《五坊小儿》来痛斥这种恶行。

但换个角度来看,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室,对于田狩礼的定位,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从前那种阅兵仪式,彰显自己勇武的行为了,而是变成了皇帝无聊时间的娱乐消遣。

打猎并不是为了做军事演习,也并不是为了熟悉将领。唯一的目的就是打到猎物,不论是靠自己的本事,还是靠着猎鹰猎犬的帮助下,让自己有所收获。对于这个时期的皇帝们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皇帝们举起田狩礼,并没有按照礼仪的规定,在秋冬季节举行。

而是更加的随意,皇帝自己想要打猎了,便会开始筹备所谓的田狩礼,组织一大批人手,带上猎鹰猎犬,辅助自己完成打猎这项娱乐项目。

结语

唐朝田狩礼的本意,其实更多的还是通过围猎的活动,达成练兵和检阅军队的作用。

尤其是在唐朝初期,不论是针对外族彰显武力,还是皇帝和将领们完成一次配合默契的军事行动。

其意义,都是通过田狩礼这项有礼仪规制的行为来保持国家上位者对于勇武的崇敬,尚武精神也正是因此得以贯穿唐代。

但随着唐朝中央政权的没落,藩镇割据后,皇帝们的田狩礼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明明是由皇帝作为最高统帅的一次军事演习,变成了皇帝的狩猎娱乐活动。

或许也正是田狩礼政治意义的改变,让各地藩镇越发地轻视唐朝中央政权的权威,越发的肆无忌惮。

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创意,便是去忠实的执行。对于千百年前唐朝的田狩礼,或许这一句一样有效。

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既然一个制度最初的作用和效果都十分好,而后续要做的,便是萧规曹随,而不是擅自改变。

不论是从前的田狩礼又或者是如今诸多规章制度,都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资料:

《周礼·春官宗伯下·甸祝》

《通典 · 卷七十六》

《群书治要》

《隋书》卷八《志第三·礼仪三》

《新唐书》卷十六《志第六·礼乐六》

《唐会要》卷七十八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 唐纪五十二

0 阅读:1

水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