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怎么做才能稻鱼双丰收?这五点是关键

潮流看时尚 2025-02-19 04:24:52

稻田养鱼,一种将淡水鱼类放养于水稻田中的综合种养模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又能够让农民在收获水稻的同时收获淡水鱼,实现双丰收。

然而,要实现双丰收并不是一件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事,这也就是造成很多农民稻田养鱼失败的原因,尤其是初次尝试的农户更是如此。

那么,稻田养鱼怎么做才能实现双丰收呢?

今天小编就去采访了几户专门做稻田养鱼的农户,并总结出了五个要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养鱼为主。

稻田养鱼,顾名思义就是家中有稻田的农户将稻田中的空闲地放养一定数量的鱼类,以达到水稻与鱼类双重收益的目的。

然而有些农户忙于耕种水稻,却忘记了稻田里还有那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鱼,就导致到了收割的时候,挖出来才发现水稻和鱼都没少。

也有一些农户为了不耽误水稻生长,就将水稻和放养的鱼隔离开来,导致有些时候忘了抽出空闲地给放养鱼的地方施肥,久而久之,放养的鱼长得也越来越小。

最后只剩下几个个头不大的,甚至都已经死掉了。

所以,有经验的农户也都会将养鱼管鱼作为第一位的来做,只有当收割水稻不耽误的时候再去管水稻。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放养之后,数目较多的鱼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水稻除草,就像让害虫进来一样;而水稻相对于鱼来说也是不错的饲料,所以种水稻也能间接地起到扶持养殖的效果。

但是如果反过来,只抽出一些地方来放养淡水鱼,就会造成浪费良田,并且还会造成被病虫害感染或者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且相较于种水稻来说,水稻对于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但相对也并不轻松,相比于其他作物来说更需要过滤。

所以,选择以放养淡水鱼为主要的方式是相对比较正确的选择。

推荐选择当地常见且易于饲养的品种,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科学改造稻田。

虽然说稻田本身就适合进行放养,但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造之后会让养殖的效果更上一层楼,比如挖一些比较宽大的鱼沟和深深的小鱼坑。

许多初次尝试的人不知道的是:水稻在播种的时候,有许多农户的播种习惯是比较重视播种整齐,而对于稻田土壤又非常了解的人才会知道:播种不齐整对于秧苗生长影响极小。

如果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做到做到极致,那么在施药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我们平常人是看不出来的,但对一些有经验的人来说这也是可以观察到的)。

所以,如果不进行改造,那么在施药的时候就会使得化肥和农药很容易流入鱼沟和小鱼坑中,就会造成大面积死亡。

这样不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亏损,同时还可能给邻居带来一些间接损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只是想在自己的秧田中进行放养,可以选择在秧田的一侧挖一条比较宽大的“保护”沟,再另外挖一些小坑供幼鱼栖息能够达到一般情况不会有问题。

但是如果想到防止牲畜侵害,又想促进幼鱼生长又不想造成太大麻烦,不妨在大沟中架起一个浅口篓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幼鱼,还能够防止牲畜侵害。

关注引水与排水。

想将稻田改造之后再进行养殖,除了要保证充分且持续不断的水源,还需要考虑排水。

因为在进入冬春季节的时候,早晚温差较大,会造成日温差过大,在此情况下就很可能出现冰冻现象导致稻种受冻。

所以只有尽快降低温度才能够降低这种风险:先抽走稻田中的积水,然后再尽快降低空气温度。

而引水是相对简单且不费事,但是排水却需要更高难度,所以为了既能引水又能排水并节省人工成本,就需要合理地设计排灌系统。

提前蓄水投放鱼苗。

许多农户在进行休耕或者轮种的时候都会提前蓄水,以保证次年的秧苗生长更好,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转为种植之前要进行蓄水投放鱼苗。

因为在之前我们提到过,播种秧苗之前需要找出最适合当地的秧苗品种,这就需要在转为种植之前进行蓄水投放鱼苗,从而延长生长周期,提高效益。

这种做法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只需提前蓄水就能够达到一定效果,有些人还以为不用投放鱼苗。

只有了解了这个事情才会明白,这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步骤之一。

否则在种植之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生长期,收成方面就不能保证了。

合理投饲。

合理投饲不仅能让鱼吃得好,还能提高收益。

小编曾听过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年轻人种黄豆不能够得到收益,于是请教了自己的爸爸说:“爹,你是怎么种才能得到收益的?”

父亲回答说:“我往黄豆上撒盐!”

年轻人疑惑道:“为什么啊?”

父亲说:“盐能让黄豆越来越好吃啊!”

还有人说:“撒盐时能让豆子更香,更受欢迎啊!”

这就是说法是很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阶段合理投饲,以待获得最佳性能和收益,同时还要注意喂食方法:不要挑食、浪费和三餐一致等,让鱼儿均匀生长!

并且要定期观察鱼儿饮食和生长状态:如果一段时间后发现生长不佳,则可能说明饲料不足或不足以营养。

0 阅读:2
潮流看时尚

潮流看时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