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毛主席晚年
在毛主席的晚年岁月里,看着中南海大院内的树叶从嫩芽变成青绿色,再变成黄色,最后在北风的呼啸中,纷纷扬扬地飘落......
每当看到黄叶飘落,毛主席总是不自觉地轻声吟诵道: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的吟咏,不止一次地诉出了毛主席的暮年之感,这也使得毛主席对故乡、亲友的思念越发浓厚,为此,毛主席不止一次发出感叹:“家里的亲戚朋友他们怎么都不来看我呢?”
为这事,毛主席问过机要秘书张玉凤,也问过护士孟锦云,面对毛主席的发问,工作人员只能轻声安慰毛主席好好休息。
一天,毛主席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时间湿了眼眶,良久后,毛主席缓缓提笔给政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这样写道:“我实在是年老了,请帮我一个忙......”
毛主席究竟想起了什么?为何会致信政府?又让政府帮他什么忙呢?故事还得从让毛主席惦记一生的一个人开始说起......
时隔22年再见九弟1949年,韶山解放,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令老百姓们欢欣鼓舞。
在进入韶山后,第四野战军一三八师师长任昌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韶山打听毛主席亲属的下落,第一个找到并见到的就是毛泽连。
当任昌辉确认毛泽连是毛主席的堂弟后,立即安排他进京,于是,毛泽连和毛主席的姑表弟李轲便成了韶山第一批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的亲属,在四野的护送下,很快,毛泽连和李轲就到了北京。
这天,当秘书叶子龙把韶山老家来人的消息告诉了正在批阅文件的毛主席时,毛主席半信半疑地问道:“韶山来客人了?”
图|毛主席
见叶子龙点了点头,毛主席脸上惊喜的神色藏不住了,又问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都是谁来了?”
“客人是昨天到北京的,据介绍,一个是您的堂弟毛泽连,一个是您的堂表弟,姓李。”叶子龙说道。
“啊,是九弟润发来了!”毛主席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太好了!太好了!”
但由于工作繁忙,当天毛主席并未与毛泽连见面,而是定在第二天上午在中南海菊香书屋见面,当晚,在工作完成后,毛主席坐在办公桌旁,思绪万千......
1921年春,毛主席回到韶山,召集家族的兄弟们围坐在火炉旁,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去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带着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到长沙,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当时毛泽连内心其实很想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出去,无奈年龄还小无法随行。
1925年2月,毛主席又一次回到韶山,秘密开展农民运动,这让12岁的毛泽连十分高兴,那时,毛主席走到哪里,毛泽连就跟到哪里,因此,他也成为了毛主席的联络员、通讯员。
通过走亲探友、访贫问苦的形式,毛主席广泛接触农民,开展“平民教育”,因为熟悉韶山的地貌人物,每次会议通知时,毛主席都会安排毛泽连传达,毛主席找骨干谈话,毛泽连就端饭送水;毛主席主持座谈会,毛泽连就在周边站岗放哨。
图|青年毛主席
渐渐地,毛泽连跟随毛主席接触了广泛群众,在毛主席培养积极分子的过程中,毛泽连也深受教育。
1927年,韶山支部书记毛福轩陪同毛主席第三次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毛泽连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立即通知有经验的农民到上屋场场开会,并主动向毛主席汇报他们所了解的情况。
在毛主席离开韶山即将前往湘乡考察时,毛泽连和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在毛主席与他们分别之际,毛泽连走上前去不舍的问道:“三哥,你这一去啥时候才能回来哩!”
毛主席眼望蓝天,深思片刻,随即拍了拍毛泽连的肩膀,深情地说:
“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需要几十年时间,再搞三十年革命,反动派不打倒,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
说完,毛主席就与毛泽连和乡亲们告别离开了,而这一别就是22年......想起这些,毛主席更加渴望着能与九弟毛泽连早些见面。
第二天一早,毛泽连和李轲就来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等待着与三哥毛主席见面。
一见面,毛主席就伸出温暖的大手和毛泽连、李轲紧紧地握在一起。
毛泽连激动地握着已经是国家主席的三哥的手,话还没说出口,就泪如泉涌,他望着毛主席喊道:“主席三哥......”
“你就是泽连——润发九弟吧?”毛主席感动道。
“我是润发呀!”毛泽连泪流满面,声音颤抖着,“我这次和表弟一同来北京,是代表家乡人民来看望您的。”
“好!好!”毛主席激动地说,随即毛主席又关切地询问了李轲的家庭情况。
坐下后,毛主席感叹地说:
“几十年不见了,都有些认不出了,我很想念你们,也很想念家乡。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
图|毛主席
在中南海,分别22年的兄弟重逢了。悬殊的身份地位,没有阻碍浓浓的亲情交流;半生的磨难与坎坷,在紧握双手时得到了理解和慰藉。
当毛主席与毛泽连谈到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等许多人牺牲的情景时,毛泽连在毛主席面前痛哭失声,不能自禁。
看到九弟痛哭流涕,毛主席也十分难过,就在此时,毛主席突然注意到毛泽连的眼睛与常人有些区别,便向毛泽连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毛主席关心自己,毛泽连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向主席三哥讲述了自他离开后,自己经历的事情......
原来,在1929年秋,毛泽连在为韶山地下党送信的路上碰见了敌人,为了保护信件,他迅速奔跑,情急之下,跳往路基下躲藏,左眼不慎被树枝戳伤了。
本来是可以治愈的,但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国民党湘潭县党部把毛家上屋场住宅和田地没收了,正四处重金悬赏缉拿毛主席的亲属,所以没人敢公开给为毛家人治病,更没人敢于提供帮助。
无奈之下,毛泽连只得带着伤继续住山洞、钻山沟打游击,这也使得他的眼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快,伤势便开始恶化,发炎流脓并感染了右眼,不到二十岁时,毛泽连就几乎双目失明。
图|毛泽连
在得知这一切后,毛主席轻叹了一口气,随即心疼地说道:“润发,你在北京多住几天,我让岸英陪你去协和医院眼科看看。”
毛泽连听后连连点头,与此同时,毛泽连说道:“这不算什么,让我伤心的是,我的战友和入党介绍人都在1930年前后牺牲了,我的党员身份也......哎......”
毛主席听后安慰道:“润发,你是不是党员都没有关系,你为革命,为党的事业做了那么多贡献,大家都不会忘记你的。”
“你的困难我知道”见面后的第三天,毛主席便派毛岸英和秘书田家英把毛泽连送到了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眼睛。
为了避免进一步影响右眼,主治大夫提议让毛泽连摘除左眼球,期间,毛主席还专程到医院看望毛泽连,并询问眼睛的情况,当得知医生提议装一只假眼球时,毛主席说:“假眼球只是个装饰,看不见,而且需要经常清洗,很麻烦。”
毛泽连十分理解毛主席的想法,也深知刚刚解放,国家也十分困难,为此,他便主动说道:“既然看不见,还不如不装这个假眼球。”
在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治疗后,毛泽连的右眼恢复到能看点一点点微光。
在毛泽连住院期间,李轲曾对毛主席说:“泽连家里生活很困难,您能不能帮他想点办法?”
对此,毛主席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毛泽连治疗期间,无论是护理还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由毛主席派家人照料,不给政府工作人员添麻烦,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会在百忙之中尽量安排时间陪毛泽连一起吃饭,而毛泽连的医疗费、住院费也都是由毛主席从工资中支付的。
图|毛主席和亲友合照
这也让毛泽连觉得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在眼睛情况有所好转后,毛泽连和李轲便主动找到主席三哥要求回家,毛主席挽留他们多住了几日,1950年年初,毛泽连、李轲与毛主席告别,临行前,毛主席特别叮嘱毛泽连说:
“九弟,你有困难,回去以后,不要去麻烦政府,你的困难我知道,我今后如能帮你接济点儿就接济一点儿,你是我的亲戚,凡事要在乡亲面前带个好头,不能大事小事都去找政府。”
毛泽连诚恳地点头答应了,此后的岁月里,他的确是按照“主席三哥”的话去做的。
毛泽连从北京回到韶山后,并没有去找政府,倒是湘潭县委主动关心,并将毛泽连患病的母亲送往县医院进行治疗,但老人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又重病缠身的毛泽连,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可这位淳朴的农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兄长是国家主席而向政府提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是始终牢记毛主席的话,不给政府添麻烦,哪怕是勉强维持生活,也始终是自给自足。
1952年6月,毛泽连母亲病逝,但祸不单行,他也不幸摔伤了,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十分挂念,便立即给毛泽连寄去三百元,其中一百元给毛泽连母亲做安葬费,剩余两百元给毛泽连治病。
图|毛主席
看着毛主席托人送来的钱,毛泽连眼眶一下子红了,哽咽道:“我给主席三哥添麻烦了。”
不久后,毛泽连就用这些钱安葬了母亲、医好了腿伤。
虽然毛泽连在自己最无助时曾向毛主席求助,但即便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去麻烦政府,为国家增添负担,对此,毛主席曾称赞道:“泽连带了个好头,我的亲戚们都应该向他看齐。”
1956年,毛泽连眼疾复发,不得不去北京治疗。毛主席不仅接见了他,而且医药费用也全部替他负担了。
毛泽连到北京的当晚,毛主席邀请他在家中吃饭,吃饭时,毛主席婉转地示意毛泽连不要在北京住太久,毛泽连也非常通情达理地说:“三哥,我是来治病的,不是来住的,病好了我就回去。这次来没有带什么礼物,三哥您不要见怪。”
“不要送什么东西,我们是兄弟,不是外人。”毛主席笑着说道。
随即毛泽连向毛主席转达了乡亲们盼望他早日回故乡看一看走一走的心愿,毛主席得知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会回去的,乡亲们多次邀请,实在欠了他们的情啊!”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终于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当天,毛主席派车将毛泽连接来叙谈,并与他全家合影留念。
图|毛主席在韶山与乡亲们在一起
当毛主席看到毛泽连的一对儿女时,心中十分欣慰,慈爱地抚摸着姐弟俩的头并亲切地向毛泽连的妻子张玉莲询问孩子们的成长情况,当得知一切都好时,毛主席满意的点了点头。
毛主席一直记挂着毛泽连家的生活困难,随即又向毛泽连和张玉莲询问了家庭情况,当得知近二年情况都好后,毛主席再次对毛泽连嘱咐道:“有困难,慢慢克服,要记住,你毛泽连是我的堂弟,是我的亲戚。”
听闻此言,毛泽连望着毛主席,连连点头。
毛主席逝世前致信政府:请帮我一个忙虽然毛主席对亲友要求十分严苛,但他总是默默地帮助着有困难的亲属。
自1949年再次与毛泽连重逢后,毛主席就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为了不给政府添负担,也为了让弟弟的生活过得不在那么困难,连续十年委托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从自己的稿费中给毛泽连寄钱,每次都是二三百元不等,直到湘潭县民政局把毛泽连作为烈属予以抚恤为止。
图|毛主席
此后的岁月里,每当毛泽连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毛主席还是会再次给他寄去一些钱。
在毛主席的晚年岁月里,更是常常会想起毛泽连,为此,他还曾向李敏、李讷嘱咐道:
“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只好请你们做了,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回去看他们。”
这其中一个就是毛泽连,另一个是毛泽嵘。
李敏、李讷听闻爸爸毛主席的话,眼含热泪地点了点头。
可即便是把这件事交代给了两个女儿,但毛主席依旧不放心,1976年,毛主席想起了许久未来看望自己的九弟毛泽连,他突然想到自己若是不在了,没人照顾毛泽连可怎么办,在思虑许久后,毛主席提笔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我实在是年老了,请帮我一个忙,照顾九弟毛泽连一点。”
当地政府在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后,立即给毛主席回信表示一定会尽力照顾毛泽连,并每个月给毛泽连发20元的补助金,当毛泽连得知这一切都是主席三哥的嘱咐后,泪如雨下,他哽咽的说道:“我给三哥丢脸了,最后还是靠了政府的救济......”
图|毛泽连和采访者在一起
1976年9月9日,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当毛泽连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伤心到几乎昏厥。
自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李讷从未忘记爸爸生前对她们的嘱托,每当到韶山时,她们都会去看望自己的叔叔,并给他们放下一些钱。
1995年,在毛主席逝世19年后,九弟毛泽连逝世。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伟人始终不偏不私地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对自己的亲属严格要求;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不谋私利,而毛泽连作为毛主席的亲属,他始终理解并心疼主席三哥的难处,从不以自己生活困难为由向党索取,因为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弟弟!
看天下事
主席之所以让后人难以忘怀,是他大公无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
青山
泪水模糊了双眼
信天游 回复 01-03 21:39
眼泪止不住的流
飞雪
伟大领袖!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心怀天下!人民爱戴!
用户18xxx05
伟人千古!毛主席伟大!
感恩的心
伟人!泪目!
用户14xxx42
革命先辈可歌可敬!
用户89xxx46
泪流满面
用户10xxx25
流着泪看完的,至敬伟人
往事随风
看到这篇文章,我禁不住担泪盈眶!伟大的领袖,心怀国家,心系人民,一切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人民永远怀念您!
遗忘
真正的伟人
李新威
我看哭了,主席一心系着人民,以身作则,广大人民的好主席,我爱你
登登等等等
伟人永远不会老,万岁!!!
休一
伟大
国泰民安
文笔好,抒情感人至深。
白桦
高山仰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WJH释果健
大公无私、高风亮节、一代伟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华夏儿女永远怀念您!
用户10xxx31
致敬伟人,致敬伟人亲属
青山
大公无私啊
用户33xxx21
一代伟人毛主席万岁!
玉米地
伟大[点赞][点赞]泪目
用户15xxx35
伟大的胸怀与见识!
杯中残影
有血有肉的伟人
吉儿
一代伟人,流芳千古!
绿树
敬爱的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