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人转行背后,原来很多行业都是草台班子

小颖高高 2025-02-06 13:16:40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大家都急了,2025年开工才第一天的微信就炸了,就业形势真的不乐观啊,小编职位都还没更新,几十个人求职介绍就已经发过来了。

近期跟朋友们唠唠2025年最新形势,也做了一些简单前瞻性思考,特别是与很多早期已经转行的朋友们重点探讨,大家给出了一致的答案:草台班子满天下。

大家在经历30年大周期的行业沉淀了这么多年,本想着早点离开看起来很难起飞的地产行业,万万没想到的是,很多行业比地产行业更加让人摸不到头脑。

今天小编是冒着被骂死的风险,简单从各个维度与很多转行朋友的分享角度聊聊其他几个主流热门行业近况,也给准备转行的朋友一些参考,地产人转行需谨慎。

互联网:地产行业简配的2.0

小编作为深漂20年的武汉人,互联网产业应该是最早接触到的一批人了,当时很多同学都进去了好几个大厂,有软件公司也有硬件公司,因此还不算很陌生。

据我多数同学自己去形容这些我们熟知的企业,大家的工作其实就是抄袭+不停止的开发新品,属于跟着节奏干活,公司也没什么战略可言,大家都在混日子。

如果对比我们地产行业很多房企制定战略的那些PPt,互联网或软硬件企业的战略几乎谁都可以写,殊不知很多企业还花几百万请咨询公司做战略,多数都是纸上谈兵。

互联网是一个真正每天都在变化的风口产业,这里面包括软件与硬件企业,加上第三方的平台开发企业,组成了一个我们外行人看起来高大上行业。

大家看到我们熟知的一些知名APP,都是很多企业拷贝了无数个相同应用存活下来的产品,也是烧掉了无数资金换来的。

因此,很多hr朋友,财务朋友,投资朋友加盟互联网企业,大家都非常懵逼,这比地产简单多了,起码每天干的都是同样的活。

还有一些新型独角兽企业,完全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就跟很多研究所类似,基本上也谈不上什么项目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吃技术到底。

因此,如果在地产行业真正干过超过10年的,其实在运营思维,现金流管控方面都有很强的意识了,在互联网周边行业,这种思路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钱太多,太容易烧。

相对比地产行业注重Zf关系维护,金融机构的维护,互联网其实早期都是很多PE主动送钱,对钱这一块管理非常薄弱,还有很多创始人本身就是想捞一笔走人的视角。

因此,大家如果在地产行业干过的,转行互联网行业,千万别妄自菲薄,地产人才虽然没有程序员有技术,但是很多运营,公关,组织能力还是强很多很多。

新能源:纯风口

2023年开始,周边地产人转行新能源行业是被提到最多的,大家似乎对这个不算新型的行业特别上头,感觉不管跟谁,新能源讲故事能力都不弱当年的地产。

自从早期一批龙湖人去了新能源汽车,周边就开始大面积的朋友留意新能源产业了,大家看起来都想拥抱这个看起来无敌的行业。

大家似乎没细细品味新能源产业的实际情况,其实整体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风电,新能源电池等设备厂家,大家玩的很high的背后只有一个字:赚补贴。

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供应,确实是一个常年的计划,也是对整体实业发展的必经过程,可以说是有利于千家万户的。

但是大家并没有想到,这个巨大产业背后仍然还在享受国家补贴的道路上,现在真正实现民用的新能源产品除去汽车,其他并没应用多少。

可以看看这几年新能源的大环境,要说五年风口小编都觉得算多的,大批量产能还是依托补贴活着,有点地产前期几年的视角,过度消费了这个行业潜力。

受补贴毒害最大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之下,新能源汽车有了让利的空间,并且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出售到海外。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乐观,但人为创造的需求掩盖真正的需求。这种误导性的信号导致新能源汽车产能大开,并且同行之间大打价格战。

光伏行业曾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员,就在国内与国外的共同补贴之下经历了速兴骤亡,前两年势头很足的储能行业似乎还是走的光伏的老路,其底层技术含量并不高。

2024年前面三季度,9家企业亏掉360亿,光伏寒冬比预期还要冷,看起来高大上行业如今距离全面崩盘也不远了。

因此,可以看到,很多早期地产行业的工程,投资,营销,客研等职能朋友纷纷主动加盟新能源行业,最后发现这个行业的周期比想象中更短。

保险行业:地产人集散地

要说哪个行业是地产人的集散地,保险行业应该没人会反对,曾经大家对这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如今已经成为诸多地产人谋生的大平台。

保险行业如今已经是地产金融职业经理人的天堂,似乎只要是找不到工作的朋友,或是完全想换行的朋友,身边推荐最多的岗位就是保险代理人。

其实小编对保险行业还是比较关注的,毕竟自己也买了多年保险,也完全理解地产人为什么是如今保险行业最需要的员工。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身边做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很多精英级的人才和企业高管。

转型做保险人当中有985博士、MBA、咨询公司的,当然前司都是TOP20的地产,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失业了。

其实保险行业如今青睐的不是简单销售员的员工了,更加青睐高学历+金融地产圈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其实再简单点描述就是资源。

第一保险首先其实还是一种投资行为,对于地产人来说,房地产行业积累的很多经验与人脉都可以直接上手,并且买房子的客户与买保险的客户往往都是一批人。

保险行业也有它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其它各个行业都卷得不行,性价比越来越低。而保险应该是目前唯一还没有被内卷到的行业。

大家越没钱的时候往往就不太喜欢大额消费,比如这几年消费持续降级,大物件消费销售业绩都呈现下降趋势,更被提房子这种超额消费的。

越是经济下行,投资收益越不不可靠,A股、基金都跌的惨不忍睹,反而有固定收益的保险逐渐被人接受,这也是多数地产人加盟保险行业的基本认识。

但是但是,话说回来了,保险行业仍然还是一个销售型业务,保险行业仍然还是金融行业,只要是金融行业就是投资逻辑,投资行为势必就有一定风险。

保险也是金融产品,也是金融工具。当然也不能在大环境下独善其身。保险行业如今同行业竞争是巨大的,门槛本身非常低,因此整体来说,很多人接受程度也会受到限制。

保险行业如今在很多人眼里仍然是个骗子逻辑,保险剔除没有支付能力的,因健康无法购买的,真正适合买商业保险的人,如今也会越来越少。

但是可以看看国内如今保险代理人的从业者数量,这几年都在持续下降,很显然就是行业已经开始内卷。

小编客观给出一个建议,如果说很多地产人想要把保险行业作为一个长期职业的话,那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了,需要长期深耕的打算。

在我看来,保险行业只不过是很多人的副业属性,就是简单利用下身边的资源,如果能变现更好,如果不行其实一个过渡岗位属性。

保险行业看起来是一个长久无敌的岗位,但是其内核仍然还是存在投机属性,因此,各位地产人朋友转行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要盲目选择。

总结:

可以看到,地产人转型确实迫在眉睫,但是大家也不要太过焦虑,风口行业与传统行业其实都有可操作空间,但是还是那句话:务必要结合自身,做好长期主义打算。

其实小编还是觉得地产行业的经理人综合素质依然还是拔尖的,转行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也祝贺大家转行的朋友继续在新的行业发光发热。

今天就聊到这里,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留言,也感谢大家这么好看,也愿意给我点赞。

1 阅读:133

猜你喜欢

小颖高高

小颖高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