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狠,亏了130亿的地产老炮儿,改行当“汽车贩子”了

小颖高高 2025-02-10 13:18:36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曾经的地产顶流之一:绿地集团这几年可谓是内忧外患,风波不断,不仅仅是暴雷之后的经营问题,市场上的口碑也是急转而下。

作为一家上海国资混改房企,也是最早一批暴雷房企之一,经历了行业的洗礼之后,这几年似乎低调了一些,纷纷开始选择业务转型,张玉良看起来还是精神抖擞。

其实绿地的发展可谓是中国城镇化急速发展的缩影,大基建让绿地集团腾飞,更是抓住了高铁发展的步伐,成为了郊区商办专家,在当时这一路线还是值得赞叹的。

但是随着地产行业的开发逻辑与城镇化建设的螺母,绿地集团的开发逻辑就不合适如今主流市场了,大批量的超高层建设成本巨大,后续运营又存在短板,绿地集团急速崩塌。

最近,地产圈又出大新闻!绿地集团,这个以“造城”闻名业内的地产巨头,竟然开始卖车了?还是海外销售!

一时间,质疑声四起:绿地这是要“不务正业”?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大的野心?

2月5日,绿地集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首个订单签约5000辆中国产新能源汽车,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主要销往西亚和中东地区。

绿地集团的转型举措,与近些年来业绩的持续下滑紧密相连。绿地集团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集团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处于-110亿元至 -130亿元,和2023年同期的-95.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销售业绩方面,绿地控股2024年度销售额仅为639.2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7%。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地亟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以此来有效应对当下销售疲软的不利局面。

这地产圈真的是魔咒,自从早期龙湖系出走蔚来开始,地产人就对新能源这个领域就开始乐此不疲,这骗了多年的ZF补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从现实角度分析,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几年发展势头超猛,产销量持续增长,出口量也领跑全球。不过,这赛道竞争也异常激烈,厮杀程度可比当年房地产有过之而无不及。

绿地集团这几年地产生意越来越差,本身竞争力确实已经落伍了,不过其全球的投资布局确实可以布局一些其他产业,比如科技产业,国际化的电商贸易等。

从生意逻辑角度来看,绿地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商业地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汽车销售提供展示、体验和服务的场所,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模式。

同时,绿地集团在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布局,也可以为汽车海外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看起来讲故事逻辑是完全说得通的。

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一个产业转型的过渡产品,距离全民普及还有一段时间,加上新能源产业本身就在急速下滑。

绿地集团作为一个汽车行业完全的新手,整体对汽车赛道的认知度,客群,加上售后服务等方面就是个新兵蛋子,难免需要花点钱长点教训,这里面的风险可想而知。

再加上本身如今国内十大新能源汽车厂家,本身背后都有不少的汽车海外供应商的渠道布局,绿地想要在这个赛道分一杯羹不是那么容易。

回顾绿地的多元化转型历程,这些年涉足医疗、酒店、旅游、能源、投资等多个领域,搞跨境电商、电竞、能源贸易、医疗代建,结果大多增收不增利。虽说四年前转型为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司,可实际利润微薄。

绿地集团这几年的转型并不是非常成功,可以说都是被动转型,没有一个相应的核心战略,就是看到别人玩自己也想掺和一下,至于赚钱的底层逻辑其实也是没有的。

我们在看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近期的一些数据:比亚迪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17万辆,同比增长近八成;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12.11万辆,同比增长84%;

奇瑞新能源汽车板块增速明显,单月销售5.69万辆,同比增长172.1%。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仍然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看起来不错的数据背后,仍然还是补贴销售驱动为主,各大汽车厂家为了销售业绩,把补贴让利做到了极致,但是车企背后的亏损仍在持续。

因此,这一个看起来皆大欢喜的集体狂欢,到底是可持续还是阶段性,大家其实内心也都是心知肚明,一个产业如果拿钱砸出来的数据,也着实有点可悲。

再说说汽车经销商行业入如今的整体状况,不知道大家买车已经很久没去过4S店了,现在商业地产似乎都在引进汽车销售展厅,汽车销售渠道似乎正在改变。

2024年新能源车市火爆,传统燃油车经销商困境加剧,约4000家4S店退网。2025年经销商规模将继续缩减,转型新能源面临挑战,行业盈利不佳,车企控本,经销商日子难过,新能源转型是场马拉松。

2024年出现了不少传统经销商转营新势力品牌的案例。表面上看,传统燃油车不好卖,经销商转向新势力,是理所应当的选择。

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经销商都能转型成功,一方面是数量规模大,有些尾大不掉的意味;二是新势力车企本身都在亏损,经销商的利润也不会太高。

因此可以看到,大批量外来者看到的是一个大的环境视角,但是汽车业内的人士并不乐观,可以说是非常悲观,不论是厂家还是消费渠道经销商。

汽车经销商作为车企的销量“蓄水池”,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仍然背负较高的销售任务,使得库存居高不下。为了抢占市场蛋糕,经销商只能以价换量,牺牲利润,甚至出现“价格倒挂”。

因此,小编认为这个时候绿地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营销,可以说是一个豪赌的决定,本身一个门外汉的成本就非常高。

如今地产行业确实已经风光不再,房企老板选择转型也是无可厚非,不过还是那句话,转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跟基本能力。

汽车行业似乎是很多地产老板的终极梦想,房企老板都被汽车行业所迷糊,不过从过去几年几位大佬的惨痛结局来看,无一例外至今还没有成功者。

海外市场?巨头早已卡位!奇瑞、长城在中东卷了十年,绿地拿什么抢蛋糕?更魔幻的是,地产老板似乎集体患上“造车PTSD”,房企跨界造车,至今0成功案例!

说白了,绿地的转型永远是“追风口”,而非“造风口”。

今天就聊到这里,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留言,也感谢大家这么好看,也愿意给我点赞。

0 阅读:711

评论列表

晨轩

晨轩

1
2025-02-10 16:22

[doge][doge][doge]

小颖高高

小颖高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