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细柳问军被文帝重视,七国之乱平定却被景帝所杀

学典历史 2023-12-06 15:30:05

开国功臣周勃晚年曾陷入一场谋反案中;当河东郡守巡视各县时,封地在绛县的周勃胆战心惊,因此披上铠甲,允许家人携带武器面见郡守。

后来有人举报周勃谋反,汉文帝刘恒直接将他下狱,好在有刘恒生母薄太后求情;最后得以善终,可周勃的次子周亚夫,就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周勃去世后,爵位由他的长子周胜之继承;可过了几年,周胜之便与所娶的公主不和,同时又犯下了杀人罪;刘恒对他很不满意,于是将爵位赐予了有才能的周亚夫。

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汉朝边境,汉文帝任命三路大军抵御匈奴来犯;一路是驻军霸上的刘礼,一路是驻守棘门的徐厉,另一路则是在细柳的河内郡守周亚夫。

刘恒亲自去前线慰问,大将刘礼与徐厉都很配合,并且做到了臣子的本分;可去了周亚夫驻守的细柳大营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周亚夫在军营里规定,不准驱马奔驰,刘恒便拉紧缰绳缓缓而去;慰问士兵之时,周亚夫以穿了铠甲为由没有行人臣之礼,刘恒也没有怪罪。

汉文帝慰问细柳兵士虽处处受阻,但对周亚夫的治军有道极为赞赏;因此在弥留之际劝告太子刘启,发生紧急情况时,周亚夫可堪大任。

汉文帝刘恒的包容之心,成就了周亚夫;汉景帝刘启继位后,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叛乱;刘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平定七国之乱。周亚夫不负众望,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将这场叛乱给平息了。

在这期间,产生了两件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是周亚夫得罪了汉景帝刘启与其弟梁王刘武。

刘武打头阵,拼死抵抗吴楚联军,请求周亚夫支援,但他就是不来;后来刘武又求汉景帝发兵,周亚夫依旧置之不理,只派了一些轻骑兵去断绝叛军的后方粮道:这才能够以逸待劳,短时间内平定叛乱。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史记·周亚夫传》

班师回朝后,汉景帝将周亚夫升为了丞相;后来刘武每次进京朝见时,都会向生母窦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

如果说平七国之乱,周亚夫不听汉景帝命令是导火索,那么接下来的四件事,无疑是造成君臣不和的致命因素。

刘启不喜欢刘荣的生母栗姬,想废太子,周亚夫极力劝阻;觉得他并无多大过错。

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周亚夫又极力劝阻;没有功劳不可封侯。

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景帝想封他们为侯,周亚夫不同意,称病不朝;刘启便免去他的丞相之职。

有一次汉景帝请吃饭,故意没放筷子;周亚夫非常不满,因惧怕刘启的威严,便跪下谢罪。临走之时,汉景帝说了一句话,“这个遇事就不满意的人,不能胜任少主的大臣。”

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史记·周亚夫传》

可见刘启已对周亚夫彻底失望,怕将来难以被汉武帝刘彻镇住,因此动了杀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这个时候周亚夫的儿子还不安分,居然为其父购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而且还不给搬运的人工钱,结果被告发;理由是私藏兵器,意欲谋反。景帝大怒,这才找到机会将周亚夫下狱;他自觉委屈,便绝食而死。

从太尉到丞相,周亚夫这一路走来,明升暗降;可最终都没有像其父周勃一样善终,难怪太史公司马迁会给出这样的评价:“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大意是周亚夫用兵如神,就连名将田穰苴都比不上;但不懂得低调做人,终归是败给了自己的性格,太遗憾了。

0 阅读:102
学典历史

学典历史

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