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随着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即将展开,东总准备调整1纵司令员人选,将李天佑调过来,万毅调走,也就说俩人互调。
对于突然起来的变动,万毅表示:为什么?
上级对他的调动并没有多说什么,希望他执行。如果换成一般干部来说,或许不讲价钱走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万毅来到革命队伍时间短,还是什么情况,非要上级给他一个原因。经过几次谈话,并不理想。
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调他去后方,是因为有人比他在1纵司令员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更大。
万毅过去在东北军部队,打硬仗、恶仗、险仗不多,而且过去也就指挥过2个团。抵达东北后,才开始指挥3个师作战。除3师外,1师、2师都是老红军部队,战斗力很强。3师是他率领的东北人民自治军7纵改编而来,属于新部队,战斗力一般。
上级之所以调整领导班子,原因也很简单,随着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斗,彻底粉碎敌人占领南满的企图,而且给敌人有效杀伤。随着后方剿匪结束,部队用了一个可靠的大后方,源源不断的物资供给,以及兵员输送,让东北部队积蓄力量展开反击。
因此夏季攻势即将要展开,1纵作为王牌纵队,资格老,需要担负的作用大。部队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善于打硬仗、恶仗的指挥员,李天佑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红军时期就善于攻坚作战,那时候在缺少炮火支援下打攻坚战,需要勇气、谋略需要并存。
而且1纵1师就是红3军团改编而来,红军抵达陕北后,红3军团番号没恢复直接改为红4师,他担任师长,后改编为115师343旅麾下部队,在平型关战斗中作为主力发挥出色。
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来说,上级调意图是非常明显的,而万毅也是清楚的。
万毅之所讲价格,也并非要担任纵队司令员,他曾经在回忆录说,东北是自己家乡,在解放家乡的问题上自己更应该做出更多,即便降职也行,只要不把自己调离作战部队。
当时,上级给他2个选择一个去当松江军区司令,一个到齐齐哈尔步兵学校当校长,尽管后方工作安心很多,可自己更想留在前线。最后,在其他人的斡旋下,他算是留在前方。
很快,东纵就拟定打四平,这样的安排无疑印证了1纵要担负重任,需要一个善达攻坚作战的指挥员。
李天佑上任后,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发起夏季攻势,夏季攻势最大的战役就是四平攻坚战。他指挥7个师以及炮兵团展开对四平的进攻。拿下四平战略意义很重要,四平是连接长春、沈阳的中转站。如果占领四平,就切断长春与沈阳的联系。到时候长春就成为孤立的城池,打起来也更容易。
四平攻坚战打得很激烈,仅仅差一步就拿下四平。主要还是缺乏打大兵团作战的经验,采取了添油战术,估计敌人兵力不足,以及低估敌守军的反击能力等等。
尽管如此,也让李天佑、万毅等人在这次战役中学到很多,为接下来的第四次攻坚奠定基础。军事指挥员员能打仗,一方面需要天赋,一方面需要实战历练。万毅是科班出身,打仗中规中矩,过硬的作战打得不多,四平攻坚战是他经历过第一个大作战,也刷新他带兵的激励。
在1纵经过一年历练,被改为5纵司令,再次独立指挥作战。
万毅之所以能将价钱,坚持留前线,第一,考虑到他是中央候补委员到身份;第二,考虑到他在东北的影响力。换成一般干部,或许就背个处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