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以王宏坤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0纵为基础,奉命在桐柏地区开辟根据地。这支部队的属性也就不属于野战军性质,而是二线部队了。
随后,成立桐柏军区,司令部由10纵首长兼任,王宏坤担任司令员,徐子荣担任第一政委,刘志坚担任第二政委,同时成立桐柏区党委,徐子荣担任第一书记,刘志坚担任第二书记。
可实际上徐子荣并没有到职,他去哪了呢?
我们先来说说10纵的组成,它是由冀南军区地方部队升格而来,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军区又组建5个纵队分别是,8纵、9纵、10纵、11纵、12纵。其中8纵留在军区,其他部队南下支援作战,9纵划归陈谢集团指挥。其他三个纵队南下归刘邓首长指挥。
这三个纵队南下后,分别被派往地方开辟新区,尽管是野战军序列,可实际上属于二线部队,12纵开辟江汉地区,10纵开辟桐柏地区等等,11纵继续留在豫皖苏地区作战。
当时,王宏坤主动请缨担任10纵司令员,刘志坚担任政委。见到刘邓首长后,接到命令发展地方,他们就展开对桐柏地区敌人的围攻,敌人都是地方杂牌武装,战斗力不强,经过邓县战役等一系列作战打开局面,不断扩大。
根据中原局的命令,上级要求成立桐柏区党委,行政公署、桐柏军区,也就是要建立党政军为一体的二级军区。上级将徐子荣调任第一书记兼桐柏军区第一政委,可此时的他在华东野战军独立师担任师政委。
徐子荣很多人或许陌生,可提到皮定均旅就不会陌生了,这支部队在中原突围时表现出色,出色完成突围任务,抵达苏皖,暂时划过华东野战军指挥,改编为23旅、华东独立师等等。徐子荣担任皮旅政委,后担任独立师政委。
徐子荣在抗战后期,与皮定均一起挺进豫西作战,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和政权,在豫西地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桐柏军区与豫西相连,要发展根据地就必须找合适人情、敌情、地情熟悉的干部,这样有利于发展扩大根据地建设。在这一方面,徐子荣是最合适的人选。
也就在这时候,上级调独立师归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从华东回到军区,与太行军区地方部队组建13纵队,他担任政委,韦杰调去担任司令员,在徐向前的领导下坚持内线作战。按照当时的情况,徐子荣无论在华东,还是晋冀鲁豫军区都距离桐柏军区路途遥远,而且刘邓大军在这里战事频繁。
原本让他在地方发挥重要作用,或许地缘关系以及新成立纵队建设问题,他就没有过去。独立师从华东回到晋冀鲁豫军区,实际上原领导班子也在调整,皮定均早早调离部队,方升普调太岳军区副司令,只剩下他与郭林新两位老领导,然而新组建部队需要加强团结合作等,离不开政治工作等。
13纵此后在内线作战,与8纵等部参加对阎锡山部队围歼,发起临汾攻坚战、晋中攻坚战,太原攻坚战等。后来部队改编为华北1兵团,担任军政委,参加解放大西南、大西南作战。
按说徐子荣的资历和职务可以授予中将军衔,可在新中国成立时,他被推荐到公安部担任局长、副部长,也就没参与军衔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