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陈锡联率部在川西转战的时候,身边的传令兵意外牺牲,上级首长闻讯后,便重新为他配备了一名传令兵,此人名叫李德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5年革命经验了,是一员合格的老兵,后来,李德生靠着自己的努力,更是当上了正国级领导!
李德生加入红军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当时他又瘦又小,还不能上前线杀敌,所以首长便先安排他到后勤部门工作。一直到他十六岁的时候,首长才允许他到战斗连队服役。1933年,他跟随部队向四川进军,途中遭到一股敌军的拦截,双方随即爆发激烈战斗。子弹打光之后,随着首长一声令下,全体上刺刀,和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在此期间,李德生将一名敌人刺伤,他正要补刀,却突然被一颗流弹击中,一头栽倒在地上,登时昏死过去。等到红军打跑敌人,清扫战场的时候,战友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李德生,随即将他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李德生的肺叶被打穿了,左肩膀也受到了重创,伤及神经,这导致他的左胳膊失去了一部分抓握能力。
好在经过的医生的全力抢救,他的性命被挽回,伤愈之后,他回归原部队,并且被提升为班长。然而,在长征期间,他因为跟张国焘唱对台戏被革职,上级首长经过慎重考虑将他安排到陈锡联身边当传令兵。陈锡联在得知李德生的遭遇之后,对他进行了耐心开导,劝他事事都要想开一点,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自怨自艾,党组织从来不会空白无故污蔑一个好人。在陈锡联的开导之下,李德生重新燃起了对革命的希望。
1937年,红军接受改编的时候,作为团长的陈锡联特地跟团党委打了招呼,将李从班长提拔为排长。这让李德生对陈锡联很是感激,往后数十年间,李一直将陈视为最亲密的老首长。整个抗战期间,李将军在华北摸爬滚打,屡次立下重大战功,从排长一路升迁为团长。1945年初,他响应党中央的反攻号召,决定拔掉部队驻地附近的一座碉堡。
该碉堡由一个小队的日军驻守,另外有50多名伪军协防,并且配备有轻机枪和掷弹筒,是个很棘手的目标。但李德生并没有因此放弃攻打该碉堡,他首先亲自带人到碉堡附近做侦察,充分了解敌人的布防、换岗情况,随后回团里挑选了80多位精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到碉堡的围墙之外。
等到深夜时分,敌人睡下之后,他悄悄带人翻过围墙,迅速突入敌人的宿舍,用手枪快速杀死熟睡中的敌人,紧接着又与部分敌哨兵展开战斗,仅用了50多分钟便将敌人全歼,己方仅损失一人。此战的详细过程后来被刊载在了延安的报刊上,毛主席看了之后盛赞李德生有勇有谋。
建国后,李将军出任某军军长,在动荡时期,他曾奉周总理的命令进驻安徽平息武斗。1968年,他受邀参加党代会,期间毛主席专程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站起来,向主席敬礼,并响亮的回答道“李德生!”,主席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来,并夸赞他安徽干得好。1969年,在毛主席的推荐之下,他进入政治局工作,一跃成为国家级领导人。
1973年,王洪文想要拉拢他,但遭到他的严厉拒绝,他只忠于党和人民,绝对不会搞山头主义!王洪文因此记恨上了他,随即对他施加迫害,他最终不堪忍受舆论的压力,主动退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只担任军职。1976年,党中央打击“四人帮”的时候,他积极予以配合,极力稳住局面,让中国从动荡的泥潭中挣脱出来,重新走向辉煌。
动荡结束之后,李将军获得党中央的重用,几度兼任要职,党内地位早就超过了老首长陈锡联,可即便如此,李将军见了陈锡联,也还是恭恭敬敬,从未居功自傲。90年代,他离开了政坛,不过他并未就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旧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革命精神发扬到底,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爱国教育活动,旨在向年轻人传播正能量,鼓励年轻人接过革命的旗帜,奋力前行。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多部军事理论书籍,其中有一部分被军校选为教材,这也算是他为人民武装建设所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