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战役系列研究第3篇文章中,帅克主要就粟裕打上海的作战方案进行了解读分析。今天的这篇文章,着重对粟裕的主要对手,国民党军方面主帅汤恩伯的作战方案进行一下解读。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上海战役关于战役筹划方面的研究探讨。
作为进攻的一方,粟裕的作战方案是钳击吴淞引蛇出洞,把敌主力吸引到吴淞及其周围并加以歼灭,从而尽量减少上海市区内的战斗压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上海的完整性。
作为防御的一方,汤恩伯的作战方案核心内容又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进行排兵布阵的呢?
首先,从防御总体布局上看。
汤恩伯将整个上海分为沪西北、沪西南、浦东三个守备区。整个防御体系分为警戒阵地(即外围阵地)、主阵地和核心阵地三层。外围阵地,主要包括浦西方向的浏河、嘉定、南翔,浦东方面的川沙、北蔡镇等。主阵地,主要包括沪西北的月浦、扬行、刘行、大场、真如,以及浦东的高桥、高行等地,主阵地前沿距离市区3至6公里。核心阵地,主要由国际饭店、四行仓库、百老汇大厦、兰心大剧院等32座著名的建筑物组成,其中国际饭店和百老汇大厦分别作为苏州河南北两个指挥中心。
透过汤恩伯的这个防御体系,外围阵地、主阵地、核心阵地迭次配备,三个层次还是比较分明的。其战役企图十分明显,那就是争取死守上海6个月,如守不住则在核心阵地凭坚负隅顽抗,最后实在不行则将上海炸掉彻底打烂,绝不能把完整的上海交给共产党。
其次,从防御重点上看。
汤恩伯主要采取浦西重于浦东,而浦西的沪西北又重于沪西南,苏州河北重于苏州河南的布防模式。为此,他将第21、51、52、54、75、123军共6个军20个师约15万人,布防于黄埔江以西市区及其周围,将第12军、37军共5个师5万余人布防在黄埔江以东地区。
整个浦西方向,又将防御重点放在沪西北,在月浦、扬行、刘行、大场等诸要点上放置重兵。浦东的防御重点主要放在离吴淞10公里左右的高桥上。
透过汤恩伯的防御重点,不难看出,汤恩伯也深知,吴淞是战役的绝对要点,是防御和撤离上海的主要战役通道。因此,他将防御的重中之重布设在吴淞及其周围的月浦、高桥等要点上。这些要点,均辅以强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形成一个非常坚固、非常完整的防御筑垒配系。
再次,从精兵使用上看。
在守上海的国军8个军中,即有中央军也有杂牌军。若论战斗力最强,当属阙汉骞的54军和刘玉章的52军。54军是全美械军,装备是8个军里面最好的。该军也是唯一参加过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两次大决战的国民党军。52军属半美械军,参加过辽沈战役,战力也是十分的凶悍。
汤恩伯将这两个最能打的军放在了沪西北月浦、刘行、大场、真如一线,既牢牢扼守吴淞,又摒护上海市区的重点苏州河以北防线。
至于吴淞另一侧的防御重点浦东的高桥,汤恩伯则将12军布防在那里。尽管12军是新组建没几个月的一个军,但因其从军长至主要骨干,大部分都是汤恩伯的旧部人员,可以说是汤恩伯的嫡系部队。
我们看,通过对战力最强的两个军52军、54军,以及嫡系12军的使用,可以看出汤恩伯的良苦用心。一方面,他希冀以这些战力强悍的部队和嫡系部队来守住吴淞这个进退绝对要点;另一方面,如战局不测,也可以把这三个军最先通过吴淞海运撤逃。后来的战役表明,国军最后大撤逃的时候,确实以这三个军撤逃的人为最多、保持的建制最为完整。
透过汤恩伯的总体防御体系,特别是他的防御重点与精兵使用,抛开政治仅从军事角度来讲,汤恩伯的总体排兵布阵并不能说差。该是重点的地方有要点防御,该是重兵的地方有精兵把控。仅从他号准了粟裕的作战方案是钳击吴淞这一点,并把重兵和精兵布防于吴淞及其周围一带,就说明汤恩伯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草包,还是有招有道的,还是相当懂得用兵之道的。至于老电影《战上海》当中,汤总司令派韩军长扼守吴淞,并最终因吴淞的丢失而怒将韩军长枪毙,这是与史实完全不相符的。
作战方案并不差,甚至还号准了粟裕钳击吴淞这个脉点。这至少说明,在战役筹划和准备上,汤恩伯做得中规中矩,至少也是及格水平以上。但双方的较量远不止于此。稍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再好的作战方案也得经战役实践检验,再周密的计划也赶不上战场的万千变化。因此,作战方案是一面,战场实时指挥控制又是一面。最终还是看谁更加铁血,谁更善于机变,谁更富有智慧。因此,尽管汤恩伯的作战方案并不差,尽管上海的防御体系号称比斯大林格勒还强固33%,但战场的博弈远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说,那么多的国军名将悍将均败于粟裕,更遑论汤恩伯乎?后面的上海战役系列文章中还将对战局走势及指挥控制情况再做逐一解读和分析。欢迎评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