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房价太高了,买不起。”
“但是大城市的工资也高啊,怕什么?”
“唉……”
这段对话,很熟悉。
因为它挑动了我们生活中最为敏感的两条神经——收入和房价。
同样,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客观而朴实的道理:任何离开收入谈房价的言论都是耍流氓。
那么,如何才能将房价和收入这两个指标进行有意义的结合呢?这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有人想到了平均数,这个很抽象,而且看起来不那么真实——那些收入上百亿的人很容易将成千上万各本来零收入的人的收入水平拉上百万富翁的级别。
有人想到了中位数,这个在西方发达国家更多使用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看起来要比中位数具体而真实很多。但是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个体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距离,代入感还是不强。
前段时间,看到了全球知名的财经杂志《财富》发布的一份报告,才发现这才是真正接地气的衡量方式。
之所以说其接地气,是因为在这份报告中,将收入和房价都具象化了。
在收入上,它选择的是一个在服务行业工作五年以上的熟手员工。为什么选择服务行业?因为在服务行业工作五年以上的普通员工,随着工龄的增加带来的收入边际增加值很小,比较稳定。而且,这个样本代表的群体足够大,并且是刚需的集中营。
在房价上,它选择的是距离城市CBD地区5—10公里范围的普通公寓,而且这个公寓的面积划定为650平方英尺(折合约60平方米)。选择这个距离是根据上班族保持基本幸福感下的通勤时间决定,这个面积则是满足正常住宿需求的标准(一个家庭一般为3-5口人,两个主要劳动力可以贡献100-120平方米)。
在这个标准下,全球主要的25个城市(没有将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作为评估对象)的房价和收入对比如下(也就是说在这些城市中,服务行业熟手工人要工作多少年才能卖一套650平方英尺的普通公寓):
从统计图表中得知,排名第一的是中国香港。按照上述标准,2021年在香港地区,熟手工人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赚够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普通公寓。这个时间要比十年前的2011年多加5年。
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份报告的统计里,已经按照当地的其他日常生活成本剔除了相关生活费用,但是并没有剔除掉房贷利息。如果算上利息的话,在香港要完全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普通公寓,需要30年以上。也就是说退休之前的所有工资收入都贡献给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
排在第二到第五名的是:巴黎、伦敦、新加坡和东京。它们在2021年分布要工作17年、14年、13年和13年才能够买到统计标准中的房子。
排在最后五名,也就是第21-25名的城市分别是:波斯顿、华沙、迪拜、洛杉矶和迈阿密。在这些城市,想要买一套60平米的公寓,只需要工作6年、6年、6年、5年和4年。就算加上房贷利息的支出,也不会超过10年。
同样从图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得到另外一个信息,那就是与十年前的2011年相比,除了华沙、米兰、莫斯科和新加坡四个城市之外,其他的21个城市想要拥有相同位置相同面积的公寓,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都会有所增加。其中香港、伦敦和慕尼黑增加的年限最多,分别为5年、4年和4年。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在全球绝大多数的大城市中,普通工薪族收入增长的幅度是远远落后于房价增长的幅度的。
特别是这两年。
根据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从 2020年年中到2021年年中,全球主要城市的实际房价增长率达到6%,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斯德哥尔摩和温哥华等城市,房价增幅已经超过了两位数。值得一提的是,在瑞银的一份报告中,虽然中国香港每间公寓平均成本最高,但是在“泡沫风险”排名上,位居前两位的是德国的法兰克福和加拿大的多伦多。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