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九地之率然

评史可不察 2024-09-07 02:57:58

联军法,是在战局的多个地理空间部署力量或开辟战场以形成掎角之势,即“掎势”,从而牵制、分化和消耗敌整体力量的方法。联合法是在地形空间的多个方向/时段组织战事以分化和消耗敌力量的方法,从而形成控驭战场的态势,即“控势”。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利用多个战场空间/时段牵制和消耗敌力量。不同点有两点:一是联军法适用于地理空间,或者说战局层面,由国家统帅部门组织实施;联合法适用于地形空间,或说战役和战斗层面,由战役和战斗指挥员实施。二是联军法的多个地理空间中,有些只部署力量而无作战,有些既部署力量也实施作战;联合法的各个地形空间,大体上都实施作战行动。

由于受所处时代的战争规模的限制,孙武没有将联军法与联合法区分开来,而是将两者合在一起进行探讨。相关论述在《九地篇》。

孙武将战场空间区分为九种要地,即: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散地是“诸侯自战其地”,即边境内的本国领土。

轻地是“入人之地而不深者”,即敌边境地区。

争地是“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即可以有效控扼周边要道或地区的险要地形。不论敌对双方谁得到了此高地,都能凭借山势增强作战能力。

交地是“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即在敌境内或第三国境内,没有军队防备的地区。双方军队都可以自由或偷偷摸摸地行进。

衢地是“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四彻者”,即处于富庶地区或交通要地的第三国地区。

重地是“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即进入敌国境内纵深,有许多城镇的地区。

圮地是“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即不利于部队行军的道路。

围地是“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背固前隘者”,即如口袋型的地区,只要用较少的兵力把住隘口,就可将对方大部分兵力包围在“口袋”中。

死地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无所往者”“ 背固前敌者”,即身后有高山或大河阻绝,前面有强敌进攻,没有其他路径可以走脱。此时,除了与敌疾战,打败敌人获得一线生机外,别无其他的求生之道。

这九种要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敌我友三方所占据的整个地理空间的划分。分为散地、轻地、重地、交地、衢地共五种。另一类是整个地理空间中的某些特殊地形,有争地、圮地、围地、死地共四种。大体上看,联军法主要运用于散地、轻地、重地、交地、衢地;联合法则九地都适用。

针对这九种要地,孙武提出了两套用兵原则,传世本将这两套原则作了如下的区分:

第一套原则:散地无战,轻地无止,争地无攻,交地无绝,衢地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第二套原则: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固其结(按汉简本);衢地,吾将谨其恃(按汉简本);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吾将示之以不活。

笔者思考,孙武为什么要提出两套原则?如果两套原则都是为了达成一种效果,那就没有必要如此整而齐之地提出两套原则。如果两套原则要达成两种效果,那它们又分别要达成什么样的战场效果呢?

基于本篇可以总结出两个主旨。一是使敌分散,即通过九种要地使敌“其众不得聚,其交不得合,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二是使己率然,即通过九种要地使己“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因此,笔者认为这两套原则应该是分别对应于这两个主旨。

但从《十一家注孙子》等兵家解读看,他们虽然都是逐字逐句解读每一条原则,但两套原则解读出的效果都是“使己率然”,而无一人的解读可达成“使敌分散”的效果。

笔者试着按一套原则对应一个主旨的思路,以第一套原则对应于“使己率然”,以第二套原则对应于“使敌分散”,发现第二套原则中除了有三条原则(散地,吾将一其志;交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难以解读出“使敌分散”的效果外,其他的原则都可以解读通。如果将第一套原则中“散地无战”“交地无绝”“重地则掠”与第二套原则中的“散地,吾将一其志”“交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作个交换,则两边都能解释得通。

于是笔者就采取了两套原则、两个主旨的思路,对个别原则进行了调整。再想到《九地篇》是传世本《孙子兵法》中被篡改得最为混乱的一篇,笔者这样改也许正是纠偏了。但这样做,会带来一个问题,即两套原则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0 阅读:4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